2011-09-21 01:13:42
從外圍來看,美國最近公布的幾個數據都顯示宏觀經濟繼續(xù)疲軟。上周初申請失業(yè)救濟人數增加1.1萬人至42.8萬人;四周平均數增加4000人至42萬人;這兩個數據都是6月份以來的新高。消費者信心指數也較8月大幅下降;居民消費指數也不太理想;制造業(yè)訂單也不盡如人意。由于失業(yè)率依然在9%以上居高不下,通貨膨脹也有加劇趨勢,美國8月份CPI同比增長3.8%,核心CPI增長2.0%;過去6個月CPI增長2.7%;通脹率將繼續(xù)維持高位。此外,8月份全球通貨膨脹依然居高不下。
總體上,發(fā)達國家依然在為了經濟復蘇而努力,政策制定者依然在想盡辦法促進經濟增長,但各國的財政政策已經受到了限制。英國和歐元區(qū)已經沒有能力實施財政政策了,而奧巴馬4470億美元(占GDP的3%)就業(yè)刺激方案已經遭到了國會的強烈反對,這讓貨幣政策面臨更大的負擔。G4央行希望在未來幾個月內出臺特別政策以應對目前的問題,但這僅能夠保持目前的情況不再惡化。未來幾年,貨幣政策將會被使用得更加頻繁。
相對來說,中國政府制定的政策執(zhí)行得不錯。中國用過去20年的時間,建成了世界工廠,這讓中國一大批低技能的人獲得了就業(yè),并發(fā)展了新技術,基礎設施也得以完善。與之相對應的,是中國獲得了巨大的貿易盈余。然而不幸的是,中國的這種模式已經到了轉折點,中國需要開發(fā)西部地區(qū)或者刺激消費以繼續(xù)維持經濟增長,但這是個兩難的選擇。此外,全球主要經濟體的消費狀況,已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樣增長了,所以中國需要轉變(之前外向型的)發(fā)展戰(zhàn)略。
市場仍在等待CPI下降。8月份,中國CPI增幅從上月的6.5%下降至6.2%,投資者依然需要再等待一兩個月才能確定CPI下降的趨勢是否能夠持續(xù)。從歷史上看,股市總是在政策轉向寬松、流動性增強時出現轉折點。但這個時間是不確定的,主要由以下幾個因素決定:一是經濟周期;二是政策周期;三是外部沖擊。從過去相似的投資環(huán)境來看,金融、餐飲、服務、地產等對利率敏感的行業(yè)最先跑贏大盤,隨后是耐用消費品行業(yè),而中上游的金屬開采、化工、家電往往是因為需求疲軟和利潤下降將跑輸大盤。
MSCI中國A股指數目前只比2008/2009年的估值高1%,這是個不錯的抄底機會。中國市場將跑贏全球大盤,除非經濟大幅衰退。由于資本賬戶管控,A股與世界股市關聯并不緊密,從另一個角度上說,這就是在全球市場動蕩的環(huán)境下提供了一個“安全港”。MSCIChinaindex上半年的營收和利潤分別增長27%和23.4%;在A股市場,營收和利潤的增長都差不多,同比增速分別為26.4%和22.7%。如果有需要注意的,那就是每股現金流下降了44.3%。
(作者系DWS大中華基金經理,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與公司無關)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