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26 00:21:11
股市“跌跌不休”,大部分私募遭遇“寒冬”,清盤、發行失敗、贖回……不過,今年以來有超過兩成私募產品取得了正回報,較之公募基金全軍覆沒的表現形成鮮明對比。在本周上證綜指再度創下年內新低時,私募基金有何“過冬”法寶?面對低迷的市場,私募基金中的精英如何看待后市?
“不虧,保本”,盡管是最低限度的要求,但隨著2012年腳步聲越來越近,很多私募經理想要在年內“回本”的想法,似乎越來越不靠譜。但即使再不景氣的行情,也有人能夠在市場的波動中尋找機會,全身而退。
今年以來,除了空倉躲過大跌的外,還有部分私募通過各種各樣的辦法對沖風險,有的更是大賺特賺,在熊市這些私募精英又到底是如何“過冬”的呢?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私募基金公司的生存現狀進行了一番調查。
空倉躲大跌公司如何“過冬”,早在今年5月的一次晨會上老王就已經把這一艱巨的任務交給了公司研究員。
老王是深圳一家私募的老板,在此之前公司戰略方向都是自己拿主意,但此次鑒于形勢太過復雜,他希望研究員們能給自己一些好的啟發和建議。
“內憂外患,各種因素都疊加在一起,市場根本沒有統一的共識,只有巨大的分歧。”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老王自己也拿不定主意。但研究員反饋的信息,讓老王有些失望,除了推薦股票就是補倉。對于這些建議,浸淫市場多年的老王并不滿意,到了7月份,老王作出了決定,毅然在7月份的反彈行情中全數清倉,隨后出國度假。從最近幾個月市場走勢看,老王當時的決策是無疑是正確的,讓許多私募們佩服不已。
對于陽光私募經理而言,受制于政策限制,股指期貨對沖尚不能全面實現,所以在行情不好時,選擇空倉無疑是私募們最好的選擇。在今年業績靠前的私募中,不少都是靠空倉或者保持低倉位躲過了大跌。
“相比公募,私募的一個優勢就是倉位靈活,市場看好的時候可以滿倉,不看好的時候可以一股不留,今年就是這樣,我們除了有一些債券外,股票全數空倉。”來自北京的一位私募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解釋。
“凈值虧損,特別是損失到本金,來自客戶的壓力會非常大,所以我們內部有規定,一旦凈值觸及1,不講任何理由,倉位必須降下來。”盡管陳先生的私募今年略有虧損,但客戶的本金卻一分未損失。
轉戰一級市場除了空倉策略外,不少私募還在熊市積極布局,試圖轉戰一級市場。
今年9月,一只私募產品的清盤引起了業界的關注。8月29日,山東信托一則公告:“關于終止山東信托-景良能量藍海3期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的公告”,公告稱該產品的投資顧問深圳景良投資書面申請,決定于2011年8月31日終止該信托計劃。
資料顯示,景良投資核心人物是廖黎輝,曾擔任江南證券首席分析師、國海證券總裁助理、證投部總經理等職務。其管理的產品,今年有不俗的表現。據壹私募研究中心的數據,截至8月底,量良3期近6個月的收益率為14.9%,景量1期近6個月的收益率也有13.32%,在近1000只私募產品中,業績排名前三十名。
“抓住波段機會,然后空倉,”廖黎輝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享了他的策略,“之所以選擇清盤,主要是想把資金投向一級市場,為此在新疆投了一個項目,目前進展十分順利。”同時他表示,“如果做一些實業項目,同時又能給資本市場結合,相對來說風險會進一步降低。”
與廖黎輝一樣,在二級市場難以賺錢的情況下,許多私募紛紛轉戰一級市場,在他們看來股市高速擴容帶來巨大的機會,這正是賺錢的好時機。在今年業績排名靠前的私募中,有不少是投資一級半市場(即參與增發),這說明私募們正在努力向一級市場進發。
做空期指大賺特賺除了利用空倉、參與一級市場應對市場外,還有部分私募在熊市中更是利用做空期指大賺特賺。
“滬深300指數,從4月中旬高點3380點,到昨日收盤2669點,整整下跌700多點。有私募基金經理指出,“如果在當時期指市場放1手空單,短短半年1手盈利就將超過20萬元,做空期指在這種下跌行情中無疑于暴利。”來自深圳的私募基金經理牛先生盡管不肯透露自己在這輪下跌行情中賺了多少,但他表示最近半年是他投身資本市場十幾年來最賺錢、最高興的半年。
從股指期貨推出以后,期指成為了極少數人的“天堂”。“日內交易,短、平、快很難持續性賺錢,能賺大錢就是某種大趨勢出來的時候。”牛先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
“9月21日大漲,盡管勢頭很猛,但我只是買了ETF做了一些對沖,因為我認為下跌趨勢還沒有結束。”9月23日創出的新低驗證了他的看法。
其實期指出現,帶給了私募更多的選擇余地。徐先生是地下私募的負責人,在2008年熊市最悲觀的時候購入了大量白酒股票,抄到了大底部,今年白酒有不俗的表現,不過近來跟隨大盤出現調整,但自己又舍不得賣出自己的股票,于是就選擇放空單對沖風險,總體來看,也有不俗的表現。
一些不甘寂寞的游資,盡管行情持續低迷、熱點缺乏,但也敢于試錯,打游擊戰,參與一些短線熱點,但為了盡量規避風險,在參與前放空單對沖,已成為很多短線客的習慣性做法。
做空期指、空倉、積極布局一級市場,私募們在熊市中也是“奇招”不斷。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