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26 00:21:11
指數持續下跌,市場信心再度回落,投資者損失慘重,這一切正是A股市場的真實寫照。那么機構大佬們的日子是否好過?業績不佳、募資遇冷……私募目前遭遇著“寒冬”。
持續虧損“傷不起!傷不起!”面對低迷的市場,深圳一位私募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而業績不佳已經成為了不少私募的“心頭痛”。
以明星基金經理裘國根為核心的重陽投資,今年多只產品大幅度虧損,不少產品已跌破1元凈值。其中,7月份剛成立的重陽8期,截至9月16日單位凈值只有0.91元,短短兩個月左右累計虧損幅度超過8%。
一位投資者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其實,不僅僅是私募基金經理夜不能寢,投資者在如此大的虧損中也是心煩焦慮。
私募排排網數據中心統計顯示,截至8月31日存續期在八個月以上的非結構化私募證券產品共有695只,平均收益率為-5.73%。到了9月份,私募的虧損仍在持續。
相關數據顯示,已披露9月最新凈值的非結構化私募證券產品共有789只,凈值日在9號以上的產品共有641只,平均收益率為-3.69%,跑輸大盤0.03%。在這641只產品中,實現絕對收益的僅有25只,占3.9%;漲幅在1%以上的只有4只;虧損幅度在5%以上的產品有172只;虧損幅度在10%以上的有10只。
對此,私募排排榜研究員張鶴表示,從9月的業績表現看,私募基金是大面積虧損。不少私募在8月的大跌后都進行了 “抄底行動”,其中倉位較高的私募損失慘重。
募資遇冷在行情低迷以及管理業績不盡如人意的情況下,私募基金的發行舉步維艱。Wind資訊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9月份有27只私募產品設立,平均發行規模為4500萬元,與8月份7169.69萬元的平均募集規模相比下降37.24%;與7月份13673.21萬元的首募規模相比,更是萎縮了67.09%。
一位私募研究員表示,從目前來看,在股市大幅下跌、基礎市場缺乏賺錢效應的情況下,無論是公募基金,還是私募產品,發行遇冷已是必然。
“最近私募面臨著巨大壓力,比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時還要大。在面值以下的私募基金遍地都是,很難面對客戶。更麻煩的是,大盤沒有止跌的跡象,如果跌勢不改,投資人就坐不住了,贖回潮將會讓私募管理人更加難過?!彼侥寂排啪W負責人李春瑜日前在微博中嘆道。
經理無奈變客服上海是全國私募聚集較多的城市之一。其中,不乏規模較大的私募,比如管理超過200億元資金的重陽。不過,也有規模較小的私募,往往只有一兩只產品。
徐明(化名)管理的就是這樣的小型私募。在目前“跌跌不休”的市場環境下,徐明管理的私募凈值持續下跌。他向記者表示,今年以來,其產品虧損幅度已經超過了20%,近幾個月虧損尤其很大。
現在每日清晨,他做得最多的事情是接聽電話,自己的身份已經從基金經理變為了客服。打來電話的基本是他的客戶,被提及最多的問題是最近幾個月為何虧損那么多。
“以前有一位同行跟我分享過他的經驗,凈值在0.9以上,來自客戶的壓力往往很小,但一旦跌破0.9,客戶往往就坐不住了。我現在正處于這個階段,壓力很大。”徐明表示,自己常常夜不能寢,因為近期已有幾位客戶開始贖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