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27 01:25:48
9月21日,美聯儲宣布將維持聯邦基金利率在0~0.25%的區間不變;同時決定將在2012年6月底前購買4000億美元6年期至30期國債,并將在同期出售相同規模的三年期或更短期的國債。這被業界稱為“扭轉操作”(OT)。
此舉與市場預期相差甚遠,而美聯儲對經濟持續發表悲觀言論;加之歐元區問題惡化,標普調降意大利主權債務評級;歐債危機制造的沖擊波正向新興經濟體蔓延。在此背景下,上周至本周一的金融市場仍然劇烈動蕩,股市、原油等風險資產價格暴跌。受強勢美元打壓,國際金銀價同樣大跌,紐約商品交易所的12月黃金期貨價格更是創下5年來的最慘重單日跌幅,全球經濟風雨飄搖,有觀點認為美元將再度稱王,全球經濟二次衰退的聲音又起。
“扭轉操作”究竟為何方神圣?給全球經濟帶來什么影響?美聯儲是否還會出臺QE3?全球經濟形勢將產生怎樣的變化?就以上問題,《每日經濟新聞》采訪了幾位學者。
OT為何物?美債是新貨幣創造機制NBD:美聯儲推出OT(扭轉操作),用意是什么?OT和QE3的政策效果有什么區別?還會不會推出QE3?
張茉楠:美聯儲壓低長期國債收益率為目的的政策立場再次凸顯。美聯儲的意圖,需從三個層面來看:第一個層面,變相QE3的基本內涵是不改變資產負債表的總規模,只改變其期限結構,也改變了風險配置結構;第二個層面,短期國債的風險遠遠高于長期,這種“賣短買長”是降低了整個資產負債表的風險結構和期限結構,達到了壓低長期國債收益率以及平滑美債收益率曲線的目的;第三個層面,無論QE3還是現在的OT,其真正的目的都是改變預期,尤其是現在可以借助外部動蕩,如歐債危機等,以達到壓低長期國債的目的,改變預期或許比采取QE3和“扭轉操作”的效果更好。在此情況下,美聯儲也面臨兩難選擇,因為即使投放過多貨幣,也改變不了美國金融系統信貸創造流動性的機制。
美聯儲之所以推出兩輪量化寬松,是因為金融危機后,美國的商業銀行面臨大規模的去杠桿化過程,包括平衡資產負債表。很多銀行并非手中沒錢,根據美國最新公布的數據,商業銀行在美聯儲的現金儲備達到了1.6萬億美元,比金融危機前還要高。所以說,并非缺乏流動性,只是從美聯儲到商業銀行、再到實體經濟的這種貨幣創造機制斷了,只有貨幣創造卻沒有實際的信貸創造。美國也知道這種狀況下,即使推出QE3,也不能改變這種系統問題。
美聯儲的根本目的還是壓低長期國債收益率,在目前的全球金融市場背景下,美元又稱為最可避險的“避風港”,美債又成為最低廉的最低風險的融資產品,目的就達到了。
現在QE3還是在等待時機,實際上“子彈”已經準備好,美債上限的提高,也是為再次量化貨幣寬松做好了準備。美國的量化寬松和其他國家不同,它不是直接發行美元,而是通過購買美債來量化寬松,所以美債和美元是互相依存的,美元本質上早已演變為債務本位制了,美債實際上就是一種新的貨幣創造機制。
何志成:美國經濟現在處在非常低迷的狀態下,且隱患不少,比如低就業、高赤字,美國需要釋放一些信息刺激經濟,但是美聯儲推出刺激手段比較麻煩,現在利率已經非常低、無法再低了。而且美國經濟跟中國經濟不一樣,中國貨幣寬松一些經濟就變熱,美國不是這樣,釋放出來的貨幣需要和生產要素結合才能推動經濟,但是美國的生產要素很貴,美元作為世界貨幣,一旦釋放出來會跟其他國家的生產要素粘合起來,而不一定能夠刺激美國的經濟,所以美國這次沒有推出QE3。
扭轉操作不是釋放流動性,買入長債、沽出短債是一種結構調整,這一舉措的用意,一方面是釋放信息,表示美聯儲短期內不會收緊流動性,另一方面是壓低短期利率、刺激銀行放貸。
推出扭轉操作是一種比較負責任和穩妥的做法,沒有擴大資產負債表的規模,并定在2012年6月前完成,這個過程比較緩慢,對市場影響也比較溫和。從目前看,QE3推出的可能性不大,除非全球經濟危機延續,美國發生嚴重的危機。
孫哲:美國現在需要持續推出些新鮮的舉措來提升投資者的信心,同時也是配合奧巴馬的經濟振興計劃,如果推出QE3的話,一方面會讓其他國家不滿,另一方面還會讓美元貶值更快,而且前兩次的量化寬松政策都沒有看到太大效果,所以美國現在更多地采用其他的政策組合辦法,不會大肆讓貨幣充斥市場,同時也能起到令美元回流、刺激樓市等作用。
張國慶:扭轉操作跟QE3不是一回事。這等于是說賣短債買長債,是減少成本,抑或說是拆東墻補西墻的做法,這也反映出美聯儲已經沒什么太好的辦法了,在經濟刺激方面該用的手段也都用了,而QE3也不敢輕易拿出來,市場考慮到這點后作出的反應也就比較消極,歐美股市大跌,美聯儲“黔驢技窮”了,那么包括大宗商品的拋售,經濟真的就是存在困難,投資者對反彈和復蘇的希望越來越小了。
美國若推出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產生的破壞效應會很大,主要是加劇全球通脹,具體從四個方面來說:首先最主要的是會加大各國的通脹壓力。目前很多新興經濟體的國家通脹壓力都比較大,一旦美國QE3展開后,必然會對這些國家的通脹產生新的壓力。
第二,國債的縮水會影響經濟的現狀和人們的信心。
第三,會加大熱錢的涌入。美國印鈔,主要有兩個用途,一方面是為了償還國債,盡管償還了,但客觀上購買的美國國債就縮水了。另一方面,大量的錢便會流通起來,進入投資市場,但由于美國整個的經濟狀況比較低迷,這樣很多錢就會選擇去中國等新興的、發展中的國家去尋找機會,而大量的資金涌入便增加了這些國家的通脹壓力。第四,會造成國際大宗商品的震蕩和炒作。
扭轉操作之后,未必不會有QE3,因為一旦扭轉操作不見效,美國會鋌而走險推出QE3。
有更大危機?全球還會迎來新打擊NBD:這種“售短買長”的扭轉操作對刺激經濟復蘇是否有用?
何志成:美聯儲并不希望推出強勁的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美國更加信奉市場經濟,希望通過內生的經濟增長動力產生效果,而不是人為地拔苗助長。這次推出扭轉操作的主要目的是穩住陣腳,而不是希望借此刺激經濟高速增長。當然,奧巴馬希望經濟能盡快復蘇,但是美聯儲不完全歸奧巴馬管,美聯儲希望盡量小地干預市場。
孫哲:沒多大作用。人們曾經還對美國的“無就業復蘇”抱有希望,但現在期望值也越來越下降,我們年初對美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測是2.5%~3%,現在能達到1.5%甚至說不是負增長就不錯了。美國本來是有其他辦法來拯救經濟的,比如科技資產轉賣、出口政策的改革等配套措施的出臺,如果美國兩黨不再在細節上爭論不休,美國是有實力以自己的一已之長讓全球走出經濟危機的,但我們看到的只是無休止的黨爭和一些修修補補的措施。
張茉楠:根本沒有好處,而且長期來看,對經濟的影響很大,同時也會加大金融機構惡化的幾率,實際上商業銀行的利潤已經很薄,負利率對銀行和儲蓄者都是一種損害,而現在美聯儲的這種壓低長期利率的做法勢必會產生不利影響。
從數據來看,8月份的美國通脹率是3.8%,負利率的狀況就更嚴重,而美國的貨幣政策和利率基準又是全球資產的風向標。最大的一個問題是標普調降美債評級后,整個全球資產重心的價值中樞都已下移,在全球3A信用評級中,美債占七成,是全球資產定價的基準。美債信用級別調降后全球就出現了降級的風潮,隨之而來的是無論是股票、金融,還是大宗商品市場都在暴跌。我認為標普降低美債,是對全球金融的一種極具標志性意義的事件,等于全球資產價值的中樞都大幅下降,全球資產價值開始重估。
NBD:美國今年以來為挽救當前危機投入的資金遠遠超過2008年10月金融危機爆發后,經濟有沒有探底?
何志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機正在不斷深化,歐債危機會進一步影響美國。歐債一爆,美國銀行機構會受損,雖然美國銀行系統持有的希臘、葡萄牙債券不是太多,但是全球金融危機會影響消費者的信心,從而對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實體經濟產生影響,美國還會迎來一輪新的打擊,所以,說美國經濟探底還早。
張茉楠:現在我覺得全球經濟形勢比2008年更惡化,可以預測和確切判斷的是,2012年全球大的金融危機一定會到來,因為主權債務危機已經進入到金融危機的新的發展階段,而現在危機最惡化的時候還沒有到來。
張國慶:不是說比救助資金總額的多少,只是說危機并未過去??磥韸W巴馬對經濟的判斷還是比較幼稚,在2009年年中他就已宣稱美國經濟沒問題,復蘇了,這是盲目的樂觀。
現在看來,美國經濟并沒有好轉,反而是越來越差,尤其在失業率問題上。奧巴馬對危機的認識不足和盲目樂觀也給了我們一個啟發,無論是中國政府、業界,還是投資者,對即將到來的金融風暴都應該有充分的認知,不能過于樂觀。
有無避風港?美債“安全”又“不安全”NBD:歐債大亂,美債成為避風港,美債安全嗎?
張茉楠:歐債大亂,美債全球“無風險資產”效應再次凸顯,全球資金流入美債市場,包括美國國債及其他機構債券在內的美元資產大受追捧,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由2.66%下跌到1.9%以下,創下歷史最低水平,繼續維持全球最廉價的債務融資成本,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更加趨向于投資美債資產。從最新公布的數據來看,美國國債以最低廉的融資成本獲得了超額認購。據美聯儲季度數據顯示,二季度美國家庭、企業和政府債務的總和已達到上世紀40年代以來的最高水平,美債泡沫已經被吹得越來越大。
孫哲:里根的經濟顧問曾跟我算過一筆賬,美國現在有200多萬億的美元資產,其中135萬億是金融性的資產,70萬億是房子、土地等有形資產,金融危機損失了10萬億,可以說只受了輕傷,而歐洲受的是重傷,中國由于正面臨結構性調整,受的是內傷。美債成為避風港,只是相對來說,對美債的信任還在,并且各國還不斷在買美債,應該說這才是最大的“扭曲”操作。
何志成:美國已經成功地將危機轉嫁給歐洲和中國,美元已經成為避風港,美元和美債都相對是安全的。事實上,美國是這次全球金融危機的最大“受益者”,金融危機讓各國受損,但是美國的受害程度更輕,危機會引起全球經濟結構的調整,美國在危機進行的過程中是處理得最好的,因此說危機過后美國將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張國慶:我不贊同“美債是避風港”的說法。美國在評級下降后,世界都已經意識到美債的風險很大。我覺得現在不能說美債是安全的。
NBD:如此來看,美國釋放出來的是廉價美元,而回流美國的是創造出真實財富的美元資本,這不管對中國還是全世界公平嗎?
張茉楠:實際上就是這樣的狀況。從中國的角度來講,我曾看到評論說“中國是經濟的巨人,金融的侏儒”,我們面對的金融危機,實際上就是財富的再轉移。每次無論是債務危機還是金融危機,財富和債務都不會消失,只是會在不同的經濟體之間發生轉移。
張國慶:其實,美國這幾年來都處在金融危機的后遺癥中。美國基本上處在一個一方面是讓全球經濟體來買單,同時也并未認真總結經驗教訓的狀態。
前者說的很多,不詳細贅述;后者可以看看不久前的華爾街大游行,其實能看出來。一個是因為就業問題,第二個是在痛罵資本家的貪婪,第三是對政府沒有懲治不良資本家的抗議。換句話說,是美國還是沒有反思金融危機的教訓。因為在金融危機后,美國的富翁數量反而上升了10%以上,這就很能說明問題。至少能說明美國盡管有這么一個巨大的經濟刺激,貧富差距加大了,而且資本家并未減少。
正是這些原因,部分導致了奧巴馬政府的經濟刺激計劃上出現了很大偏離,他沒能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和本質,而是一廂情愿地實施計劃,“輸血”給金融機構,并未對實體經濟進行刺激。所以,美聯儲和白宮現在也是聽天由命的狀態,看未來一年能否有奇跡性的扭轉。
對話記者陳舒揚 楊芮 對話嘉賓何志成 農行總行大客戶部高級專員孫 哲 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主任張茉楠 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副研究員張國慶 中國社科院美國問題研究專家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