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30 01:13:56
湖南邵陽計生部門被指強行將十余名嬰幼兒抱走送入福利院。計生人員向家屬收取社會撫養費以贖回小孩,對于交不起罰款的家庭,嬰幼兒被以收養名義“銷往”國外。9月28日,邵陽調查組稱未發現買賣棄嬰行為,但對12名責任人給予開除黨籍、撤銷職務處分。調查結果稱,事件發生在2002年至2005年間,涉及嬰幼兒14名。其中,8名屬當事人非法收養的棄嬰,1名屬生父母非婚生育因無力撫養自愿送社會福利院,5名為當事人隱瞞血緣關系,將撫養的嬰幼兒說成是“棄嬰”。
令人毛骨悚然的 “邵氏棄兒”案,經過近5個月的漫長調查,結果終于公布出來了,原來并不存在所謂的買賣嬰兒行為,原來所謂的“福利院還與人販子互相勾結,收買嬰幼兒,并將其變為‘棄嬰’,送入涉外收養渠道,從中牟利”,純屬子虛烏有。遺憾的是,調查結果甫一公布,迅即引發了公眾更強烈的質疑。
也許不必指責編劇太差、導演膽太大,在這里,我們不妨輕度感慨一番,輕度追問一番。
老子調查兒子,調查出的結果能否服眾?“邵氏棄兒”案震驚國內外,對這樣駭人聽聞的事件,如果僅由邵陽市、縣紀委監察、審計等部門組成聯合調查組進行調查,難免給人一種老子調查兒子、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之感,即便沒有貓膩,即便出乎公心,也不能冰釋公眾疑慮,公眾必然本能地認為調查組在為丑聞背書。
既然不存在買賣嬰兒行為,12名相關責任人員為何被分別給予開除黨籍、撤銷職務等處分?從報道看,這些人被處分是因為“工作不實,方法簡單,存在嚴重違規違紀問題”。試問,工作如何不實、方法如何簡單,又存在哪些嚴重的違規違紀問題?如果存在了嚴重的違規違紀問題,僅僅開除黨籍、撤銷職務,是不是過于輕飄飄,與罰酒三杯何異?讓人懷疑其潛臺詞,是不是通過小小的處分,以應付洶涌的輿論質疑?
沒有買賣行為,與沒有強搶行為是兩碼事。此前,財新《新世紀》周刊報道,湖南邵陽相關計生部門為收取“社會撫養費”,將所謂的“非法”嬰幼兒強行抱走,送入邵陽福利院,統一改姓“邵”。“強行抱走”的表述,足以說明了棄嬰案的惡劣程度,人們有權知道計生部門有沒有強搶嬰兒,而調查結果不能用一句簡單的“沒有買賣行為”打發公眾。
沒有經濟關系,與沒有關系更是兩碼事。調查結果信誓旦旦地稱,高坪鎮計生辦、民政辦與邵陽市社會福利院沒有發生經濟關系。問題的關鍵在于,邵陽市社會福利院與收養孩子的外國人,有沒有經濟關系?更關鍵的問題是,沒有經濟關系,不代表沒有關系。如果計生辦野蠻闖入民宅,強搶嬰兒,然后粗暴地將孩子送到社會福利院,即便他們之間沒有經濟關系,也改變不了違法事實。如果社會福利院不分青紅皂白,收留搶擄的孩子,即便與計生辦沒有經濟關系,也脫不了干系,改變不了他們聯合犯罪的事實。
“一腔無聲血,萬縷慈母情”,那些無故失去孩子的無辜父母,心在流血,望眼欲穿,而如今這調查結果,也許將粉碎他們最后的夢想。
“邵氏棄兒”案真相是個奢侈品,在不少政府部門公信力薄如蟬翼的現實語境中,要一個真相太難。有網友感嘆,“我們沒猜到開頭,卻都猜到了結尾”。不少網友早已悲觀地預料了這一調查結果,并感嘆,相關責任人一定都是臨時工……真相在哪里?如果沒有相對超脫的部門進行調查,民眾和調查組也許就難以找到最大公約數。所謂的調查結果,對失去孩子的父母來說,是二次傷害,對渴求真相、期待公義的民眾來說,也是二次傷害。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