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11 01:37:02
隨著樓市“入秋”,曾過熱的房地產信托似乎患上了“風寒”,而關于其兌付風險之憂也在市場上擴散。
九月下旬綠城百億信托融資遭調查,這也被視為房企資金鏈危機的一個信號。被寄予厚望的“金九銀十”,卻以慘淡開始和延續,另外銷售回款率過低,部分中小房企因不堪重負而出現“斷炊”。
那么,在監管加碼的情況下,房地產信托如何突破風險重圍呢?倘若交棒,誰能接呢?其實,礦產、藝術品已經蓄勢待發……
通過信托計劃融資,房地產公司曾迎來過一波“小陽春”,但隨著兌付期的臨近,公司資金鏈將受到一次考驗。
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多數信托公司表示,雖然目前傳聞一些信托公司無法兌現,但是到目前為止,并沒報出具體哪家公司,而監管層也未出文。
西南財經大學信托與理財研究所副所長李勇認為,“信托公司的壞賬率遠低于國有大行,2005年以來,成立的近1萬個產品還沒出現過未能兌付的情況?!?/p>二季度資金余額環比增24.3%
受到樓市調控政策影響,部分中小房地產企業資金鏈開始出現 “斷炊”,雖然信托融資成本有增無減,但相對于銀行的高門檻,仍有很多房地產企業對信托渠道趨之若鶩。
目前,房地產企業通過信托融資的成本已經普遍超過15%。而華智咨詢報告顯示,房地產信托融資成本已上升到20%左右。面對市場環境、政策因素和銷售現狀,房地產企業如履薄冰。
“所謂的不能兌付,其實不太可能出現。但有逾期兌付的現象卻是事實,從《合同法》的角度來看,逾期兌付是違背當初合同兌付期的承諾。但我們從現實角度來看,信托公司雖然逾期但還是會把資金兌付給投資者。”李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信托公司的風險現在不是資金池,而是管理風險壓力加大,確保從融資方按時、足額拿回資金給投資方,才是他們的困難所在。”
來自中國信托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二季度末,我國信托資產規模達37420.15億元,較今年一季度增加了4739.84億元,增幅達14.5%。今年二季度,投向房地產領域的資金余額較一季度的4868.83億元,增長了24.3%。
根據用益信托報告,9月26日~10月2日共成立57款產品,規模約為99.98億元。
用益信托理財分析師顏玉霞認為,由于7天國慶長假,為了穩定資金流,信托公司大多選擇將早前發行的產品在節前成立,而有些規模較大的產品則采取分期成立的方式穩住投資資金,以免投資者將資金投入到銀行短期理財產品中,影響后續產品的融資情況。
她表示,與此前一周相比,上周成立產品增加15款,環比上漲35.71%,達到近10周以來的最高水平;而成立規模也較上周環比上漲117.2%,為近10周以來的次高水平。
用益信托數據統計,上周成立產品發行的機構有30家,市場參與度為46.15%,其中平安信托居成立數量首位,共成立7款產品,其中的“秋實一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募集資金146580萬元,為本周成立規模最大的產品;湖南信托和新時代信托分別成立4款產品,居成立數量第二位;興業信托、中誠信托和中鐵信托分別成立3款產品;剩余的杭州工商信托、百瑞信托等24家信托公司則分別成立2款和1款產品。
真正兌付期還未正式到來今年9月,綠城集團曝出百億信托融資被調查。該企業在2010年通過信托渠道6次融資,共籌資31.5億元,主要涉及中泰、上國投、中誠、中融和、平安、中海、山東國際信托。
今年1~8月,華融、中泰和北京國際信托又相繼和綠城合作成立了三款產品,募集金額分別為3億、2.57億和20億,共計25.57億元。
此前與綠城有關的信托機構有11家,共發起15款信托產品,已融資近百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任何一份信托合同中,都會清楚注明“不保本收益”條款。
而在信托產品投資中,投資方以及融資方的信息相對保密,一個產品的具體投資計劃,外界并不能清晰了解。
“其實根本不用擔心兌付逾期,如果信托公司覺得到期不能兌付,那么他們可以成立一個新的信托計劃,把原來的接管過去,這就不存在兌付不了的問題。比如,你每個月10號還房貸,那么你11號還房貸銀行就把你列入黑名點?顯然不是。”李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坦言。
“事實上,房地產信托的真正兌付期還未正式到來。”國內一大型信托公司市場部副總向 《每日經濟新聞》表示,“一個房地產產品,我們假設它的最長投資年限為2年,那么2009年房地產市場還沒有像2010年那么嚴格,那個時候融資的企業都是些大型房地產公司?!?/p>
上述副總認為,2013年~2014年才是考驗房地產公司和信托公司的時間節點。因為大部分房地產企業開工時間大多在春季,是融資最緊迫的時候。保障房也納入了“十二五”規劃,可以看到,保障房里面可以有商業地產介入,那么有公司打“擦邊球”通過保障房開始融資,到“十二五”末期,兌付投資人才是要考慮的。
滬上一信托公司人員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由于擴張太快,一些信托公司的產品已經存在風險,但是沒有具體信息,如果監管層不去排查,外界是很難知道它的風控已經出現漏洞?!?/p>
“項目、信托公司和房地產公司都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綠城的事就不具有普遍性。相對其余金融工具,信托是比較安全的一個投資產品?!鄙鲜鋈耸勘硎尽?/p>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