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14 01:29:26
每經記者 齊文婷 發自深圳
在國內團購網站銷售規模居前的窩窩團近日爆發裁員風暴,與其合作的中小商家陷入難以收回賬款的窘境。
據窩窩團內部員工透露,此次公司裁員涉及員工人數約3500人,比例高達70%,在國慶長假期間共有35個地方分站被整體撤掉,撤站比例高達21%以上,涉及范圍覆蓋濟南、青島、成都、南京等10個銷售大區。
閃電裁員分站被撤
本月10日,窩窩團韶關站十幾名員工來到位于深圳車公廟的窩窩團深圳大區維權。據這些員工稱,9月30日晚,窩窩團韶關站20多名員工同時收到一封來自總部的辭職郵件,辦公室在兩天內被搬空,此時他們才明確得知,韶關站已被正式撤銷。而此前公司與商家簽訂的合作項目,在超過結款日期半個月后,商家仍沒有收到貨款。
昨日,對于被裁員工以及公眾的質疑,窩窩團公關總監楊國強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窩窩團會依據考核成績進行人員的調整,是一個優勝劣汰大浪淘沙的過程。人事變動不超過10%。”
“團800”發布的8月團購統計報告顯示,窩窩團以1.71億元的銷售額位居各團購網站之首,其注冊用戶數量超過了360萬,日均頁面訪問量達600萬人次,并在全國200多個城市建立了分站。
窩窩團成立于2010年3月,是中國最早成立的本地限時團購網站之一。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窩窩團通過自建分站,以及并購其他城市排名居前的團購網站的方式,在全國范圍內實現了迅速擴張。
裁員風波沖擊團購業務
“公司內部將11月上市設為目標,要求各站都必須盈利。10月份內部要求,二三線城市分站必須以70萬銷售業績為紅線,11月則要達到100萬,如果不能達標,公司就會再一次縮編或撤站。但是要完成這個任務,對于三線城市根本沒有可能。”一名窩窩團員工向記者表示,公司是先從后勤人員開刀,由總部提出裁員人數,再由各站提交裁撤名單。“大規模地裁撤分站崗位也經常發生,上個月公司撤了窩窩天使,這個月如果縮編就會撤品控經理,只要簽了自愿離職的協議,被撤的公司員工得不到任何補償。”他說。
在曝出裁員風波后,窩窩團的業務開始受到沖擊。
“受裁員傳聞的影響,現在已經有很多合作商家要求我們終止合作,并要求盡快打款回去,這些客戶天天打電話來催,業務員因為怕擔責任,已經不愿意去簽單了。”這名員工說。
他同時透露,窩窩團高中層的人事變動十分頻繁,因為韶關員工集體維權事件,目前深圳大區的相關負責人都已經辭職。
為了解詳情,《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窩窩團深圳站多名被裁撤員工,但這些人都對該事件三緘其口,表示不愿多說。
在記者的再三追問下,一位窩窩團前員工表示,該公司所有員工在入職時,都需簽訂勞動合同以及保密協議,協議要求他們對公司內部情況以及相關資料進行保密,“如果追究下來我們根本承受不了,只不過是為了拿回點工資,這樣做不值得。”他無奈地說。
行業過快發展管理難跟上
“這次員工維權事件對于窩窩團已經造成了致命的打擊。”團呀網COO鄭重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鄭重分析指出,由于目前團購行業亂象叢生,已經使得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謹慎控制風險,“在獲得融資希望渺茫的情況下,一些處于關鍵崗位的企業中高層開始對未來失去信心,甚至集體離職,這在短時間內給企業的管理造成了嚴重沖擊。”
他同時表示,由于窩窩團采取快速擴張模式,在管理模式上無法迅速跟進,使得總部對各大區的監管難于到位,也是造成問題的重要原因。“一些區域負責人為了達成銷售目標,把當地其他公司本來已經售出的商品做成團購項目,迅速提升當月銷售額,以在賬面上造成業務迅速擴張的假象,欺騙總公司來拿到銷售獎勵。”他指出,“目前整個行業都在走下坡路,但是他們先滑下去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