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23 22:47:41
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三季度GDP增幅為9.1%。如果進行分解,會發現最重要的7、8、9這三個月呈現逐月下滑態勢,9月下滑明顯,有“跳崖”跡象,這一點從新疆螺紋鋼市場價格走勢可以很清晰地看出來。為什么看新疆?因為新疆是我國建設工地最多的地區,也是農民工工資最高的地區,同時也是相對不缺錢的地區。經濟下滑,債務鏈斷裂,很多工地處于半停工狀態,但宏觀調控方向卻讓人捉摸不定。
目前的世界已經被債務危機嚇怕,無處避險,中國的債務危機可能更甚。筆者最近到西部考察“三農”問題,尤其注意了農民工問題。表面上看,農民工工資節節高,在去年增長30%左右的基礎上,今年再提高30%,而且還招不到人。絕大多數地方都在鬧民工荒,用工荒。以前是農民工給工頭、老板送禮才能上崗,現在是工頭和老板要看農民工臉色;以前是動不動就拖欠農民工工資,現在是沒什么人敢拖欠,加班費也不敢拖欠。但如果仔細地觀察,還是發現宏觀調控已經開始影響到農民工群體。
筆者調查了幾個工地,并與承包商交談,他們反映,今年甲方支付的勞務費大約上漲了5%~8%,但農民工工資卻上漲了30%,這個差額是靠勞務公司或建筑商墊付的。雖然可以通過加強管理降低費用,但仍然入不敷出,不可能持久,很多臨時搭湊的“草臺班子”已經挺不住。而進入8月以后,甲方明顯地開始拖欠工程款或勞務費,建筑商和勞務公司為了穩住隊伍,只能墊付農民工工資,但很難挺過年關。
農民工目前是市場化程度最高的群體,無論是短工,還是相對長期的工地,流動性都很大。目前這個群體仍然相對穩定,是因為中國很大,東方不亮西方亮,東部和沿海地區經濟降溫,中部尤其是西部經濟還在升溫;超級大城市的房地產市場 “瘟”了,三線城市、縣城等還會火一段時間。因此今年的農民工越來越少地外出打工,農民工收入的地區差異被迅速地抹平,比如原來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農民工工資高,而現在這些大城市的農民工工資與河南、四川等勞務輸出大省當地城市的農民工工資相比,已經差不多了。以小工為例,北京120元/天,四川的中等城市也是120元/天,鄉鎮也要100元/天,還要管吃。當然,北京的農民工相對穩定長期,而四川的農民工多為打短工。
針對這個現象,四川當地的農民工告訴筆者,現在家鄉的工作相對比大城市好找,尤其是建筑工。而他們更覺得,如果能夠在家鄉附近找到工作,即使是短工,或者工資低30%,也愿意,因為這可以兼顧家里,遠比背井離鄉強。從農民工工資待遇可以看出中國經濟的熱點在哪里——越是向西,農民工工資越高,新疆的農民工工資要高出內地25%左右,西部中小城市的農民工工資反而比沿海地區高。
中國經濟的熱點地區在西部,在建筑工地,在國家級基本建設項目,而不是出口外貿加工企業,也不是在房地產業。筆者在浙江調研時發現,純粹做出口的企業,9月以來倒閉家數明顯地增加,而杭州、寧波的房地產工地已經很少有人施工,北京、上海的工地也在減少。這種情況預期從東到西有個蔓延過程,貨幣緊縮周期也會有波浪式蔓延過程,不僅經濟整體降溫是大趨勢,而且當宏觀面都感覺到經濟明顯降溫后,一些地區可能難以過關。
經濟在降溫,原因是什么?貨幣收得太緊是主要原因。截至9月份,社會融資規模相比去年同期下降1.26萬億元,下降比例大約在13%,而今年的物價和人工成本上漲多少,大約是15%(主要是建筑成本),因此實際的資金缺口大約在20%以上。缺口這么大,有些項目卻必須保,比如國家級的建設項目。有保必然有壓,壓了誰?生產企業、中小企業,這就是很多企業越來越做不下去的原因。
未來很多企業會更加做不下去,原因很多,只說人工成本。據筆者調查了解,今年農民工工資抬高幅度的確很大,但城市白領的工資基本沒有動。現在物價在大漲,工資不漲,生活水平等于下降。年初政府曾經承諾,工資漲幅不能低于GDP,更不能低于CPI,馬上要到年底了,很多企業卻根本沒有錢給員工漲工資,政府公務員也漲不了,因為地方政府今年都虧空。很多企業最近都在抱怨人民幣升值太快,其實不明白,應該是人民幣升值后,用工成本大幅度上升,企業一下子受不了。由于物價在漲,農民工工資在漲,企業壓力越來越大,很多企業恐怕挺不過年關。
怎么辦?恐怕還是要保增長,要放松銀根。但目前看,很多人仍然感覺不到壓力,甚至仍然堅持“要挺住,宏觀調控不能松勁”。對此,中國股市已經給出負面的回答,本周股市上證指數再度摸底2300點附近。筆者以為,如果再不釋放出宏觀調控轉向的信號,上證指數很可能在下周跌破2300點。而這很可能引發一場災難:資金鏈的斷裂將引發股市暴跌,中國經濟也可能出現斷崖式的下跌。到時候,全球債務危機的攻擊點很可能不是歐債,而是中國的三個十萬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