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上市公司調查

每經網首頁 > 上市公司調查 > 正文

維穩僅能治標“貧血”A股何去何從

2011-10-23 22:49:01

Default-thumb_head 每經記者  王硯丹

    弱市中每一次大盤股IPO,都會攪動市場脆弱的神經。更何況,還是三只大盤新股正排隊準備上市。

    中國水電  (601669,收盤價4.53元)過后,陜煤股份、中交股份、新華人壽已經整裝待“發”。而且每一家IPO規模都不小,陜煤股份計劃募集資金約172.51億元;中交股份回歸A股擬募集不超過200億元;據報道,新華人壽“A+H”IPO的融資規模最高可達到40億美元。

    穩定的市場環境是大盤股順利發行的基礎。國慶剛過,匯金公司出手增持四大行,被市場解讀為“維穩”信號,最終幫助中國水電順利著陸。但其后,A股市場繼續尋底,中國水電也最終未能逃脫破發命運,那么面對后面三只大盤股發行,A股又將何去何從?

歷史經驗看熊市發大盤股

    從歷史經驗來看,熊市中如果有大盤股發行,管理層往往會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向市場傳遞維穩信號。

    2008年是A股大熊的一年,但是這一年大盤股發行也并沒停止腳步。7月底,中國南車(601766,收盤價4.99元)開始招股,A股募集資金凈額63.69億元。

    在此之前,《人民日報》整版刊發了  《全力維護資本市場穩定運行》一文,闡述了證監會主席尚福林的維穩四策,其中之一便是  “堅持市場化導向,合理平衡市場供求關系,有序調節融資節奏”。

    那時,雖然上證指數已經由年初的5200點跌至2700點一線,市場對大盤股融資已經到了情緒崩潰邊緣,南車仍然按計劃進行招股。7月28日申購當天,上證指數反彈1.28%,隨后卻繼續下挫,直到10月底中央4萬億刺激計劃出臺才止跌回穩。

    去年農行上市則更為典型。這單“史上最大IPO”風頭出盡,成為當時全球資本市場最大焦點,媒體圍繞農行IPO的報道熱潮前后持續了數月時間。而為了農行這頭巨象平穩上市,證監會在農行招股前集中放行基金發行,甚至連新華社都專門發表題為《三大視角解讀農行上市》的文章,明確表明維穩態度。

維穩思路下難有像樣行情

    但是每一次熊市中大盤股發行,即使管理層維穩,市場也難有像樣的行情。

    中國南車發行前,由于有《人民日報》那篇文章,上證指數一直維持在2800點上方震蕩。南車2008年7月28日完成招股后,大盤再次一泄千里,演出了著名的“奧運慘案”。農行于2010年7月1日網上申購,而在此之前大盤就已經暴跌,反而在申購完成后次日,上證指數見底到當時低點2319點。

    一位策略研究員指出,一般來說,大盤股IPO帶來的資金面壓力被普遍認為是對市場最直接影響。一方面是發行期間大規模申購資金凍結,另一方面是上市后對市場流動性的消耗。“在目前貨幣政策沒有實質性放松情況下,這種對流動性的擔憂更容易被放大”。

    中國水電本次IPO,網上網下合計凍結資金816億元,而目前滬市日成交僅有四五百億元;上市后,中國水電本周五成交金額最小,為11.56億元,已經占了滬市的2.64%。

    南車凍結資金更強勁,雖募集資金只有中國水電的一半,但光是網上凍結資金就接近2萬億元。2008年8月8日,南車2萬億資金解凍,卻并未能完成對市場的輸血。由于當天正值北京奧運會開幕,出于對管理層維穩結束的擔憂,大盤暴跌逾4%。

    上述策略分析師指出,投資者視大盤股為猛虎也是影響市場走勢的重要因素,特別是熊市中,恐慌具有乘數效應,每一個利空都會被無限放大。“另外相比于海外成熟市場,A股市場的發展歷程尚短,涌現過不少上市公司利用股票市場進行圈錢的行為,因此投資者對于大盤股的發行更多關注于會從市場上圈走多少資金,而不是大盤股是否有投資價值。此外,A股IPO發行節奏原來受到監管政策影響較多,大型IPO的暫停審批往往被投資者認為是監管機構對于市場的一種維護,于是投資者習慣將大型IPO的審核通過解讀為監管機構的一種政策方向,從而對于后市的政策面產生擔憂。”

實質性政策利好是王道

    大盤股發行只是資本市場的正常事件,隨著這些大塊頭們正式掛牌交易,圍繞著它們上市的各種爭議終究會煙消云散。盡管熊市中發行的大盤股在招股時,往往使得市場偏弱,但等到它們真正掛牌后的市場走勢,則不盡相同。

    南車上市初期,一度吸引了不少資金炒作,但A股總體來說卻處于繼續尋底階段,從2700點跌到1664點,直到10月底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出臺才見底。而農行上市后則顯出靴子落地的特征,A股市場展開一波中級反彈,10月重回3000點上方。

    北京某券商資管研究員指出,大盤股發行只是插曲,不會改變A股市場走勢的根本特征。“最終決定市場走勢的,是基本面、政策面、資金面的綜合作用。這三個方面的好轉程度將決定市場高度。從基本面來看,經濟已明顯出現放緩趨勢,許多上市公司第三季度業績環比下滑;由于四季度投資可能繼續下行,上市公司基本面可能會進一步惡化。

    但另一方面,管理層對經濟放緩有著容忍限度。在適當的時候往往會為刺激經濟復蘇而實施有利的財政政策,甚至貨幣政策,使得市場對基本面的預期改善。因此從歷史上來看,資本市場往往先于經濟狀況見底。那么,后續三只大盤股的發行,不管管理層是否維穩,都不會改變A股長期運行的格局。只要不出實質性政策利好,即使匯金再增持、官方媒體再說得厲害,市場很可能就在牛皮中運行,即使反彈也是脈沖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