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27 02:10:46
停工原因是原屬國有企業的“西湖啤酒”在一系列的改制過程中,職工并未從中享受到經濟補償等利益。
每經記者 徐杰 發自杭州
一場職工停工事件已導致華潤雪花杭州西湖啤酒廠停產一星期。
昨日(10月26日),華潤雪花啤酒(杭州西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潤杭州)發布通告稱,截至昨日,華潤杭州已停產和停供貨七天,公司遭受巨大經濟損失,今天公司要恢復正常經營,若未能按期恢復正常生產經營,公司將被迫關閉。
華潤杭州復工前景仍不確定。該公司多名職工昨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職工補償政策未明朗,目前仍沒有復工的打算。而這一切距離華潤雪花全資收購 “西湖啤酒”(華潤杭州前身)剛過2個月時間。
根據職工代表介紹,停工原因是原屬國有企業的“西湖啤酒”在一系列的改制過程中,職工并未從中享受到經濟補償等利益。杭州華潤昨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該問題屬于歷史遺留問題,使企業蒙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停工起源
昨日,杭州氣溫再度下降,陰沉中透出寒氣,天空愁云難散。
位于杭州西湖區西溪路545號的西湖啤酒廠內聚集了上百職工,“有在崗的,也有已經退休的”,廠房進口處掛著多條橫幅。
老王18歲就在杭州西湖啤酒廠工作,看著公司一路走來,他現在58歲了,“當初只有一個車間,逢到雨天就撐著傘干活。”在現場,不少老職工表示,工作時間少則30年,但在企業改制過程中,并未享受到補償政策。
現場員工訴求主要是勞動合同問題和企業改制過程中的利益保障問題。
勞動合同方面,杭州西湖啤酒廠被華潤雪花全資收購后,與原杭州西湖啤酒廠簽訂終身合同的員工是否按照新勞動合同重新簽訂,華潤雪花提供的新合同涉及條款比較籠統,職工認為不合理。
在職工利益方面,職工認為杭州西湖啤酒廠1992年第一次轉讓國有股份時,職工沒有享受經濟補償,杭州市1999年發布的《關于我市國有中小企業改制若干問題處理意見通知》明確,企業改制時,1983年前參加工作的在冊職工,以人均1.5萬元的標準從國有凈資產中提取,用于置換職工工齡,職工理應享受該政策。
資料顯示,西湖啤酒廠原屬國有企業,其前身為杭州桃園嶺啤酒廠,于1958年建廠,是浙江省第一家啤酒廠,目前已有50多年的發展歷史。西湖啤酒廠目前擁有杭州、德清兩個生產基地。西湖啤酒廠1992年變為合資公司,2000年朝日啤酒正式入股西湖啤酒,繼2010年11月29日以2.68億元成功競購西湖啤酒45%股權及“西湖”等16件注冊商標之后,今年8月2日,華潤雪花再次斥資2.7億元收購西湖啤酒55%股權,全資控股西湖啤酒。
或被迫關閉
對于職工利益,華潤杭州總經理張志武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杭州西湖啤酒廠在1992年改為合資公司,但上述杭州有關工齡置換的政策在1999年出臺,不在政策規定范圍內。
但職工代表認為,根據杭州市1999年發布的《關于我市國有中小企業改制若干問題處理意見通知》,企業改制時未對職工進行工齡置換,職工仍留在企業,并繼續履行原合同期限的,原企業改制后企業工齡連續計算。
根據張志武向記者出示的杭州市信訪局(2010)313號紀要文件顯示,文件下發前已經完成改制的企業,改制時未執行工齡置換的按勞動用工制度的政策執行。該紀要還明確,西湖啤酒廠應妥善解決職工問題。
為什么1992年改制變為合資企業時,該企業不給職工執行工齡置換?現場多數職工表示,目前未領取國企改制過程中任何經濟補償和生活補助金等。這也得到張志武的證實。
“華潤雪花”方昨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該問題屬于歷史遺留問題。在協商未果的情況下,幾十名員工以封堵廠門的形式阻礙企業正常經營秩序,使企業蒙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由于改制時間較早,當時沒有相應的政策文件,未予以工齡置換,在以后出臺的相關文件中,企業又不在政策規定的范圍內”。
10月26日,華潤杭州通告稱,從10月27日8時起,公司恢復正常生產經營,如果公司不能正常生產,將被迫關閉。關閉期間,公司將停發對企業停產有直接責任的員工的薪資福利,大部分員工放假回家,公司將依國家政策向員工發放生活費,由此給公司和員工造成的一切損失將由造成停產的責任人負責。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