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02 01:05:56
10月的固安,天氣清冷,但陽光明媚,街頭的冰糖葫蘆和“老北京炸醬面”招牌,乃至相差無幾的口音,都訴說著這里與古都不盡的淵源。
作為一座三線城市,這里生活舒適,經濟平緩增長。不大的城區內,街頭巷尾似雞犬相聞,人們忙碌又自得,好似對生活無甚追求,卻又無時不在享受著臨近首都的一切便利。
然而此時的固安,并不是一座悠閑的城市。城區周圍到處是熱火朝天的施工現場,不時有運沙子石料的卡車穿城而過,激起一片塵土;外地的工人聚集成堆,在街邊吃著河北特產的驢肉火燒。
循著卡車軌跡向南行駛,從一座鐵路橋下穿過后,道路瞬間變得開闊起來,兩側的綠化帶四季常青,不少掛著外地車牌的轎車在路上駛過。當地人說,這里就是固安工業園區,與城區的道路不同,這里的街道等基礎設施是由專業開發區投資運營企業——華夏幸福基業承建,建設中下了不少工夫。
而那些外地號牌轎車的車主,多是前來洽談落戶的外地企業主。上午10點半,固安工業園區展館的工作人員小李剛送走了兩批客戶,據她介紹,規劃展覽館每天都能接到數十批這樣的來賓以及考察團。
始建近十年來,這個園區的發展和運營模式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與研究。
“一招”突破體制桎梏 固安工業園區的啟動,還要追溯到2002年。當地政府預見到環首都區域的發展機遇,擬設開發區,承接北京的溢出產業,同時拉動當地經濟增長。然而,作為一個經濟增速排在河北省末位的縣,固安并沒有足夠的財力完成開發和運營。即便廊坊市出手增援,其力量也只是杯水車薪。且在開發區運營上,政府也缺乏足夠的經驗。
經過一番考察與論證,當年6月,由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固安縣人民政府和華夏幸福基業三家出資成立廊坊開發區三浦威特園區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由該公司負責工業園區的開發建設。
按照約定,園區還成立了管委會,作為縣政府派出機構,為園區建設提供全方位服務和管理。
政企合作優勢互補的機制,被認為是突破固安工業園區體制桎梏的關鍵手筆,也是保證此后開發區發展的重要一環。
“工業園區的開發機不可失,但縣里一沒有錢,二沒有相關人才。政府包辦不了,只有放開讓企業來參與開發。”一位固安縣的主要領導至今認為,固安工業園區首創的“政府主導、企業運作”的開發模式,完全得益于大開放思路下的政府放權理念。
緊緊圍繞區域規劃和產業定位,開發公司在不長時間就累計投入了3000多萬元從全球范圍內邀請咨詢公司來給開發區出謀劃策。而當時,固安縣財政收入才7000萬元,園區規劃投資數十億元的基礎設施建設更是縣財政難以企及的巨大投入。
這位領導還說過,“按照老辦法,建一個園區,政府必然要花一大筆錢,搞基礎設施配套,安排相關人員。這種模式在縣級開發區幾乎是千篇一律,結果也是大同小異,很多工業園有名無實,空占農田。最后國家還要來清理整頓。”
正是吸取這種教訓,固安縣開始轉換思路從新的角度來考量這個工業園區的將來。
這種模式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多年來,工業園區的建設幾乎從未遇到過資金困境,政策上的突破還帶來了如火如荼的招商情況。
順著這個鏈條,企業的活躍給當地財政帶來了大量收入,使固安一躍而成為河北省最強縣之一。2010年7月,固安實現財政收入5.0482億元,占當年目標的101%,提前5個月完成全年的財政收入任務。隨著園區的加速建設和企業的不斷入駐,這樣的增速還將持續。
此外,采用了新的運營模式后,開發區管理也體現出難得的高效率。據介紹,新企業在入住園區的過程中,一般情況下不出一周就能將所有行政手續辦理完畢。園區企業遇到各種行政問題時,就會有專業的服務人員來對接,并快速解決問題。
而在不少考察者看來,固安工業園區給當地帶來的品牌價值更是不可估量。固安這個位于天安門南50公里的小城,如今已成為全國企業的投資圣地,更是不少區縣政府考察、學習的對象。
“投資顧問型”招商模式 走在工業園區的大路上,無時不感受到“蒸蒸日上”的氛圍。南邊的現代裝備及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中不少企業已經投產,并已快速帶來經濟效應;北邊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也已初步成型,京東方等大企業的進駐,極大地提升了其品牌價值;還有不少地方,是火熱的施工和建設的場面。偌大的工業園區,正在以不可思議的速度變化著。華夏幸福基業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園區剛剛規劃時,很多地方都是沙荒地,很難想象如今會成為企業的樂園。直到現在每次過來,都會發現有很大的變化。
在位于106國道邊的固安工業園區展館門口,小李結束了一上午的解說工作,出來找口水喝。這天上午,她共接待了5組客戶,忙得無暇自顧。
作為一名講解員,小李的工作是在展館內為客戶介紹園區,從固安的歷史文化,到園區規劃、產業布局,再到招商政策、發展前景,最后則播放一部精心制作的宣傳片,中間還要解答客戶各種疑問。
小李告訴我們,這里每天都要接待數十批這樣的來賓和考察團,她們的工作雖然辛苦,但頗有成就感。讓她興奮的是,規模更加宏大的新展館明年就要開放,那里能夠更全面地展示園區的規劃、建設和發展。
小李只是固安工業園區里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在她的背后,是一支干練的隊伍。
自2004年起,華夏幸福基業設立了專業的招商機構。與大多數政府部門的招商局不同的是,這里的工作人員不再是傳統公務員,而是采取了全員聘任制的聘用人員。
到目前為止,他們建立了由產業研究院、策劃推廣部、招商部等共計500多人的“特種部隊型”專業招商隊伍,其中不乏博士、碩士等高學歷專業人員,并將招商窗口前移至北京CBD核心地帶。強大的招商引資能力,高效率、優質化的招商模式,帶動了當地產業迅猛發展。
這些招商人員具有相關專業知識,他們可以在圍繞電子信息、汽車零部件等主導產業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礎上,確定招商的主攻方向。與此相配套,公司還制定了激勵政策,按任務定期進行考核,實現績效與利益掛鉤。
這個被稱作“投資顧問型”的招商團隊,的確有不凡之處。
有人可以就汽車零部件產業區域分布登臺演講分析,有人對國內外電子信息領域發展走勢了然于胸,甚至對業內龍頭企業的相關數據都能隨手拈來。
他們是園區承接企業的第一道橋梁,在他們的努力下,企業陸續進駐,使園區活力四射。
到目前為止,園區累計簽約引進項目336個,項目總投資362.08億元、1.93億美元。在園區企業中,除北京溢出的企業以外,還包括大量從江蘇、浙江、廣東、福建遷入的企業,以及不少外資企業。
引進企業后,園區還提供一系列的標準化服務,確保真正滿足企業需求。據悉,華夏幸福基業設立了專業的投資服務中心,從投資咨詢、廠房建設、生產經營到飲食起居、事務協調等為企業提供個性化服務。
園區還設立了產業促進部門,項目建設中的一切行政審批手續均由專人全程代辦,同時開通了24小時服務熱線,明確專人負責與政府職能部門做好對接。
產業定位走向高端 今年3月6日,投資15億元的青島錦繡前程節能玻璃項目和投資10億元的河北冀雅電子項目正式落戶固安工業園區。青島錦繡前程節能玻璃項目,投資方為青島錦繡前程玻璃有限公司,是中國北方最大的環保節能玻璃制品生產企業,主要產品為厚板玻璃、節能玻璃、藝術玻璃等。該公司擬投資15億元,在固安工業園區與住建部合作建設新型節能玻璃研發中心,與中央美院合作建設藝術玻璃研發生產基地。
河北冀雅電子項目,投資方為河北冀雅電子有限公司,該公司建于1993年,是一家生產、經營液晶顯示屏及液晶顯示模塊的高科技企業,產業關聯度高、帶動性強,其主導產品LCD/LCM處于液晶顯示產業鏈的中游,將全方位輻射從上游玻璃基板、保護層材料、導電膜、半導體材料、液晶材料等原材料到下游驅動IC、PCB板、金屬件、塑料件等原材料的完整供應鏈,其發展將帶動電子、機械等相關產業的進步。
這兩個項目的落地,被認為是固安工業園區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打造京南新興產業高地的一個縮影。
據固安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姚運濤介紹:固安工業園區在其建園之初,曾花費巨資用于園區規劃工作,從而確定了以電子信息、汽車零部件制造、現代裝備制造業為核心的產業定位。
事實上,這種產業定位的確立,與北京產業外移,環渤海區域競爭力提升的大背景密不可分。
2005年的北京“兩會”上,北京市明確表示不再做“經濟中心”的態度,學者們普遍認為,這預示著一場規模宏大的產業轉移即將開始。
2010年,“環首都綠色經濟圈”概念提出,經濟圈覆蓋北京周邊的13個縣(市、區)。在首都負荷過重的情況下,產業外溢的趨勢不可阻擋。
事實上,在北京奧運會之前,一大批的污染型企業就已搬離了北京,遷往河北省。其中,首鋼搬遷至唐山的曹妃甸,讓河北東部地區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可以判斷的是,即便是現在的“后奧運時代”,仍將有一大批產業選擇外遷。
在固安工業園區,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定位的確定就與首都企業的外遷有關。
以北京為中心的軟件產業帶,尤其以中關村軟件最為發達。北京具有軟件開發與生產的諸多優勢,全國最大的100家軟件企業中有1/4集中在北京。天津、大連、青島等地的IT產業也在高速發展,而且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由此,地處京南的固安縣,便可率先承接信息產業的溢出,不僅形成完整的電子信息產業鏈,還可成為“環京產業帶”的助推器。
以京東方為代表,東方信聯、冀雅電子、阿爾西、薩牌電器等大批電子信息企業已經入駐園區,總投資額達數十億元,成為園區的支柱產業之一。與此同時,園區北部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仍在承接來自各地的企業。
然而,為了保持園區的經濟活力和生態平衡,固安并不是對所有企業都敞開大門。
去年底,西北一家生產農用化學制劑的企業看中了固安工業園區的區位優勢與投資服務能力,以數十億的投資希望在固安覓得一方發展空間,并承諾吸引上下游企業入駐。盡管該企業在全國同業內享有廣泛的知名度,可以給當地帶來豐厚的稅收、就業回報,但由于不符合工業區的產業定位,還是被園區管委會婉拒。
在固安縣縣委書記薛永純看來,“高科技、大規模、外向型”將不再是固安招商引資的唯一標準。建設環首都綠色經濟圈,必須打好“生態牌”,這是全部工作的生命線。
他強調,在產業發展過程中必須始終堅持“四個標準”,一是環境友好型項目;二是占用資源少的項目;三是帶動能力強的項目;四是社會貢獻大的項目。
政府角色的“華麗轉身” 不少來固安采訪的人都會發現,當地縣委宣傳部專門有一個詳細的采訪計劃和接待方案,包括采訪內容、涉及部門、被采訪對象等等,其中還有約定的采訪縣委書記的時間安排。按照固安縣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解釋,這是其工作流程的硬性要求,而這種要求,也是在效仿工業園區的運作模式。
是的,在固安實現完美“轉身”的過程中,政府的角色也在不斷的轉變。這不僅是政府視野開闊、執政能力逐漸提高的結果,也是在受工業園區潛移默化的影響。
企業運作的過程中,更加強調協作、服務、服從,這是多數企業效率更高的原因所在,也是一些政府部門所欠缺的。
按照一位固安縣領導的說法,很多干部變得更加開明、更有紀律性。以往工作中的拖沓、扯皮和推脫責任的現象正在逐漸消失,政府部門的協作意識越來越強。
在開發公司引來投資者考察時,一般都會提出要求縣里的領導或部門負責人出面作陪。
開始時,很多政府官員不愿意“放下身段”親自接待企業代表。
但隨著工業園區的不斷發展壯大,這樣的觀念開始改變。不少政府官員意識到,在經濟飛速發展、區域一體化的大潮中,政府應該及時做好角色轉變,不能讓舊思路阻礙了縣域經濟的發展。
在雙方的努力下,政府角色逐漸發生轉變。如今,固安縣的政府人員早已習慣了這樣的接待工作,對各個流程輕車熟路,對考察者更具有了發自內心的服務意識。
為了創造寬松的發展環境,固安縣委、縣政府先后出臺完善了系列文件,同時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削減50%的行政審批事項。
如今,發改委、財政、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等11個職能部門派人進駐園區,負責為入區企業跑辦相關手續、協調服務。這也是固安工業園區的行政審批高效率的原因。
由于園區規劃到位、建設質量高、接待規格高,固安縣政府還把很多重要的會議搬到園區里開。還有很多政府工作人員喜歡工作之余開車去園區里看看,仿佛園區就是自己的孩子。
研究者指出,在經濟飛速發展的時刻,政府角色亟待轉變。
30年前,我國開啟的第一次政府轉型,使中國進入了經濟體制改革時代。在不少研究者看來,第二次轉型已經到來,“經濟建設型政府”急需轉向“公共服務型政府”。
而在這一轉變的過程中,“固安案例”無疑已成為一個重要模板之一。
開發區建設新模式 開發區的規劃和運營從來都是重大課題。開發區運營的成敗不僅關系到整個區域的經濟增長與衰退,還帶有強烈的示范效應,會影響到體制創新、人才引進乃至創業的積極性。1979年、1980年,中央做出了關于興辦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經濟特區的決定;1984年4月,又開放了從大連到北海14個城市的港口;同一年,國家又在上述14個城市中選擇了12個興辦經濟開發區。這是開發區最早的起步。
十余年后,開發區在聚集經濟方面的特殊作用日益顯現。到1992年,在新一輪的經濟增長中,全國開發區的數量大大增加,成為地方經濟的重要拉動力,不少地方政府甚至將開發區建設作為地方政績的考核標準。
然而,隨著開發區擴張過快,盲目建設、產業布局混亂、浪費土地、環境污染等亂象頻頻出現。2003年至2004年,中央決定整頓各類開發區,各類開發區數量核減70.1%,規劃面積被壓縮64.5%。
而當時剛剛起步的固安工業園區,卻因規劃超前、經營模式創新而被保留。
研究者指出,固安工業園區的規劃和運營,都突破了以往的制度障礙,在實際操作中體現出優勢,這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
“招商引資”是開發區運營的關鍵。一些地方政府在招商時,對開發區的規劃、產業定位、基礎設施建設等基礎功課往往重視不夠。
而在開發區運營過程中,繁雜的行政審批程序也讓企業疲憊不堪。企業需要的各項政策支持也往往無法兌現,開發區管理混亂導致政企矛盾、甚至企業退出的現象時有出現。
企業的退出,不僅影響到當地的經濟增長、就業與財政收入,還造成土地等資源浪費,加劇園區混亂的現狀,并給當地投資環境帶來不良的聲譽。可謂有百害而無一利。
固安工業園區卻從未遇到過上述問題。9年間,固安工業園區投入基礎設施的資金已達到49.2億元,從未遇到過資金困境。在管委會的協調下,政企溝通順暢,從未發生過企業投訴事件,更無企業退出的案例。
在研究者看來,在開發區的建設運營案例中,“固安模式”的創新之處就在于“政府主導、企業運作”。
政府主導,就是把園區開發建設作為政府的一個項目來運營,立足于發揮政府所獨具的政策、政治、行政資源管理等方面的優勢,為企業提供寬松的投資政策、優良的社會環境、高效的行政服務。
企業運作,則是園區引進作為開發建設主體的園區開發公司,充分發揮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靈活性、自主性和創新性,更加有效地解決資金、人才、資源優化配置等難題。
短短幾行字,凝聚了固安工業園區近十年的發展經驗,這也被很多地方政府奉為開發區運營的“制勝之道”。
在受到市場追捧的同時,“固安模式”也被河北省商務廳作為重要經驗推廣。同時還在園區開展市場化運作和利用閑置土地等一系列試點。
掐指一算,固安工業園區即將迎來第十個發展年頭。按照當年“未來城市試驗區”的設想:“公園城市、產業聚集、休閑街區”,中央公園、未來城市規劃館、五星級商務酒店等城市核心區已經在2011年全面啟動建設,一個源于工業區而高于工業區的城市概貌已經漸漸清晰。
未來的固安,已不僅僅是一個開發區,而將以一個未來城市的形象展現在世人面前。
(文/張敏)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