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1-11-07 08:47:17
就上市公司破產重整中出現的行政權與司法權沖突問題,最高人民法院與中國證監會正在協商一種在債務重整環節引入專家出具意見的解決機制。這是記者上周末從第四屆中國破產法論壇上獲悉的信息。
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長宋曉明在會上透露,最高法原來擬就《企業破產法》出臺一個統一司法解釋,但考慮到這樣耗時較長,故調整為出臺系列司法解釋,其數量可能超過十個,條數達200多條。系列解釋主要解決《企業破產法》實際執行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包括立法和實施熱點問題兩個方面。從縱向來說,有案件受理、重整、和解、清算等立法程序層面的司法解釋;從橫向角度,有就上市公司重整、金融機構破產重整、企業合并破產重整等方面問題作出的司法解釋。至于出臺時間,將成熟一個出臺一個,整個過程歷時較長。
實際上, 9月中旬,《企業破產法》司法解釋(一)就已經出臺,規定了破產原因、舉證責任的認定、申請人權利救濟等。
即將陸續出臺的司法解釋中,與資本市場最為密切、最為直接的是關于上市公司破產重整問題的司法解釋。該解釋就上市公司重整中的重要問題,如申請程序方面的問題、重整計劃內容的規范以及行政權和司法權沖突等問題進行逐一“破解”。如就行政權和司法權交叉沖突問題,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長張勇健透露,最高法正在與中國證監會進行協商,擬在法院下達裁定重整計劃之前,提請證監會組織各專家委員會討論并出具專家書面意見,以便于法院參考并裁定重整計劃。
上市公司的破產重整一般分債務重整和資產重組兩個環節,債務重整環節需要法院司法裁定,資產重組環節則主要由證監會進行行政審核。由于破產重整公司在債務重整時常常需要引入“外援”的重組方,并涉及資產注入、發行新股、股權讓渡的重大安排,而這些事項均需要證監會審核批準,若兩權完全脫節,往往容易出現因程序相互沖突而功虧一簣的現象。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