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四大工程軟件企業:廣聯達這種高增長匪夷所思

2011-11-09 02:02:18

如此靚麗的業績報告,卻遭到競爭對手的強烈質疑:高增長源于財務造假!

Default-thumb_head

每經記者  趙笛  實習記者  樊國棟

 

    一家上市一年半的中小板企業,今年上半年收入和凈利潤的增速分別高達72.45%和83.83%,如此靚麗的業績報告,卻遭到競爭對手的強烈質疑:高增長源于財務造假!

    一石激起千層浪,該質疑被《每日經濟新聞》公開報道后,股價出現連續下挫,兩個交易日內跌幅高達9%,即使該公司迅速發布澄清公告,但股價顯示,市場仍然投下了不信任的一票。資料顯示,該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全是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其中還包含兩家社保基金。

    該公司正是主營工程造價軟件的廣聯達(002410,收盤價35.46元),而質疑其財務造假的是行業翹楚——魯班集團董事長楊寶明。針對魯班集團和廣聯達的論戰,日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經過多日聯系,終于采訪到了與廣聯達同行業的多家工程軟件企業的負責人,并就論戰中最為核心的問題對他們予以了專訪。

    綜合該行業多位老總們的觀點,他們對于傳統工具軟件(包括造價軟件)市場并不樂觀。有企業路橋造價軟件銷量近年來大約每年下滑10%;也有人旗幟鮮明地指出,全國造價軟件市場不超過6億元。此外,整個行業還面臨盜版的困擾,收入增長大幅受限。

    可就在業內愁云密布時,同為造價軟件企業的廣聯達卻實現了高速增長。定期報告顯示,2010年廣聯達來自造價軟件產品的收入高達4.3億元,同比增長49.36%。到今年上半年,造價軟件產品的營收已高達2.8億元,同比增速進一步擴大至69.45%。若下半年廣聯達取得和上半年相同的成績,其造價軟件總收入將高達5.6億元,按照同行的上述觀點(6億元市場總量),廣聯達的市占率將高達93%。

    在業內其他龍頭企業的掌門人看來,受行業空間限制,出現業績超過50%的高增長是幾乎不可能的。反觀廣聯達近年的財務數據,營業收入的基數已經高達4.5億元,其在造價軟件領域近70%的高增長著實讓人匪夷所思。

同望科技董事長劉洪舟:傳統工具軟件市場已飽和

 

    廣東同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望科技)成立于1997年,產品和服務廣泛應用于交通、建筑、石油化工、市政公用等行業領域。

    昨日,同望科技董事長劉洪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傳統工具軟件市場目前處于飽和狀態。

    “傳統工具軟件市場目前肯定是處于一種飽和狀態,以往的工具軟件在商業模式發展上,是走不通的。”昨日,劉洪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隨著邊際效用的累積,在公司產品銷量達到峰值以后出現下滑趨勢是一種正常狀態。

    劉洪舟指出,以同望科技自身的發展為例,同望最早從路橋開始,發展到目前進入石油、化工等多個領域。但是在傳統造價產品領域如路橋造價軟件,銷量近年來大約每年下滑10%左右,計價軟件銷量比峰值時低了約1/4~1/3。

    對于銷量下降的原因,劉洪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些傳統工具軟件技術含量不高,技術上講沒有太大本質區別,市場競爭還是相當充分的。”

神機妙算總裁張昌平:國內造價軟件市場不過6億元

 

    上海神機妙算軟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神機妙算)成立于1997年,根據其官網資料,神機妙算是國內第一家專業從事可視智能工程造價軟件研發、銷售、服務的高科技企業,是中國四維圖形算量軟件、三維構件鋼筋計算軟件、智能造價軟件的開拓者,是工程量鋼筋計算平臺,工程造價計算平臺的創導者。

    神機妙算總裁張昌平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指出,造價軟件全國的市場容量不超過6個億,規模不可能出現爆發式增長。

    “公司從事造價軟件這一行業有很長時間,目前在很多省市公司的市場份額已占到8%左右,做得好的地區達到80%~90%的水平。”張昌平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他多年來與業內同行交流和公司銷售市場實際情況統計下來的數據,對于經濟中等發達的省份,工程造價這一行業的市場份額差不多在2000萬左右,“總的算下來全國的市場份額六個億左右,應該不會超過六個億。”

    對于軟件行業的增長情況,張昌平認為,就以往工具軟件市場來看,規模不可能出現爆發式增長。這是因為,目前這個市場已經發展了許多年,很多業內人員、公司都有好幾套軟件,以往模式的瓶頸很難突破。工具軟件的增長速度目前不好預算。

    對于管理軟件行業,張昌平表示,管理軟件有較大空間,因為工程管理軟件集成度非常大,未來誰能在這方面形成技術突破,誰就可拿走市場。橫向來看,公司產品要跨行業發展也是非常困難的,例如公路行業本身就已經存在幾家公司的競爭,壁壘是很高的。現在國內軟件市場銷售價格呈下降趨勢,銷售價格在下降,但費用水平在大幅增長。行業內純利潤水平肯定是往下走,很多算量軟件、預算軟件目前的價格都只有幾百塊一套,利潤肯定會接近其他行業平均水平,甚至會低一些。

易達建信董事長高峰:盜版對行業影響很大

 

    廣州易達建信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易達建信)成立于2001年,是專業從事建設項目投資管理信息化的高科技企業。根據其官網資料,易達科技開發的“建設項目投資增值軟件”產品是廣東省市場最大的供應商,占據了廣東省工程造價行業50%以上的軟件市場份額。

    易達建信董事長高峰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盜版對行業影響很大,行業凈利潤率水平在20%左右,增長幅度在10%是比較合理的。

    “算量軟件和計價軟件在行業內已經用了十幾年了,從九十年代初就開始使用,到目前為止,應該來說是比較普及的。”高峰指出,計價軟件和算量軟件,處于比較飽和的狀態。而管理軟件這方面跟中國建筑企業的成長有關,就目前來說企業購買管理軟件的意愿受管理意識和經濟條件等制約,發展比較遲緩。

    高峰指出,技術上講,傳統產品同質化現象非常嚴重;就企業利潤而言,如果沒有新的產品創新,僅僅是銷售傳統產品的話,應該不是會很高。“按我們易達自身的發展規律來講,凈利潤率水平在20%左右,增長幅度在10%是比較合理的。”

    “盜版的存在對企業利潤的影響非常大。”高峰指出,公司許多客戶如果不是政府工程,而是一些民營私人項目的話,基本都在用盜版,因為政府工程主要是擔心發生對數出錯等情況被追究法律責任。在銷售層面上看,目前基本上是光碟加密鎖的銷售方式,雖然可以通過例如新平法規范實施進行升級收費,但是傳統軟件的升級空間已經所剩無幾了,而且并不是所有客戶都要進行升級,只有有項目開工的客戶才有升級的需求。我們估計只有50%的客戶會進行升級,這和建筑市場大環境還是有很大關系的。

北京某管理軟件總經理:廣聯達或是“寅吃卯糧”

 

    昨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同樣位于中關村園區的一家高新技術軟件企業的總經理。在對方的強烈要求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這里隱去該公司及采訪對象的名字,僅以J公司、J先生替代表述。

    資料顯示,J公司是全國領先的建筑造價系列軟件開發商,產品包括預算軟件、清單軟件等。由于與廣聯達同屬北京中關村企業,其對管理軟件行業以及廣聯達的情況也較為熟悉。

    NBD:軟件行業競爭的激烈程度高嗎?

    J先生:每個產品的個性化都比較強,所以不能簡單說都能等同起來。很多企業有自己特點需要定制,短期內不會出現業績大幅增長的情況。

    我的觀點是,國內軟件已經不是拼東西,不是一個新概念,如互聯網出現的微博等,有爆發性增長的東西。(軟件)這個東西不是有爆發性增長的東西,有爆發性增長,早就爆發出來了。國內軟件企業誰爆發性增長多少,我覺得都是有可能的,關鍵是看它的基數有多少。

    至于廣聯達,作為同行企業,造不造假我們不好說,但有些數據挺出乎意料的。它現在有些寅吃卯糧的情況——本來明年收的錢,今年就收了。比如換定額,明年換定額,它今年年底就開始收了。所謂定額,你可以把他想象成一種參數指標,國家幾年換一次。軟件企業根據這些指標去編軟件,但指標還沒有出來,它(廣聯達)就開始收錢了。

    NBD:這是針對廣聯達的計價軟件嗎?

    J先生:對,計價軟件。計價軟件受政策影響較大。國家出個定額,計價軟件就可以收一筆錢。不出就沒有辦法。

    NBD:據我們所知,有些地方好多年不更換定額了。如果這個軟件是單機版,好多年都收不了錢。

    J先生:對,就是這樣的。北京地區就存在這個情況,十年沒有換定額。

    NBD:管理軟件的模式還是單機版嗎?一次性付費?

    J先生:恩,這種情況比較多。國內軟件,如果是靠收服務費的模式,這種風險更大。管理軟件有時候用一兩年,壞了或換領導了,軟件就不用了,就收不到服務費了。

    NBD:您認為,工程管理軟件領域,凈利潤率一般多少比較正常?

    J先生:20%~30%比較合理。

    NBD:盜版對軟件企業影響大不大?

    J先生:比較大。特別是個工具軟件,50%的盜版率都不夸張。有些單位可能需要十套軟件,但他只買一套、兩套正版的,其他的用盜版。像北上廣深,都是這樣。

    NBD:您關注過魯班和廣聯達之間的爭論嗎?

    J先生:關于廣聯達的業績,我們也沒有進行過研究。我們也不太關心這個。但總有一天,事情會搞清楚的。

其他業內人士觀點不一

 

    日前,《每日經濟新聞》也采訪了多位不愿具名的軟件業內人士。

    有業內資深人士表示:“很明顯,目前每年市場份額就只有這么多,如果僅僅廣聯達一家高速增長,那市場上其他企業肯定無法存活,可是事實并非如此,所以對于廣聯達的高增長業績,我表示懷疑。”

    也有業內資深人士表示:“我認為,如果廣聯達報告的財務數據準確的話,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有可能是它把其他對手的市場份額搶了過來,這也不是沒有可能。”

    另一位業內資深人士表示:“管理軟件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廣聯達在這方面非常重視,花費近1億元收購夢龍軟件也是出于這方面考慮。但斥3億多巨資收購興安得力,去搶占傳統市場,能夠取得的效果和收益值得懷疑。”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