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1-12-06 14:04:04
數據統計顯示,截至12月5日,至少有130家上市企業“遭遇”重組或是重組成功、或是傳出重組概念而被市場追捧。
年底將至,各路資金越發活躍,尋機押寶重組概念股。
數據統計顯示,截至12月5日,至少有130家上市企業“遭遇”重組或是重組成功、或是傳出重組概念而被市場追捧。
其中,重組股中有70家左右為ST企業,并有半數以上成功實現重組或是摘帽。而在130余家重組概念股中,材料和工業制造業占比最多。
而值得投資者注意的是,雖然正值樓市調控年,房企重組獲批乃至成功重組的案例層出不窮:包括ST華源、金科股份等在內的房企重組股均重組成功并恢復上市。
材料能源概念股最受追捧
截至12月5日,數據統計顯示,有135家上市企業發生名稱變更。除去少數ST公司是因為盈利能力或是財務狀況進一步惡化而披星戴帽外,絕大多數上市公司均作為重組概念股被市場廣泛炒作。
其中,歸屬于材料、能源類企業最被市場追捧。數據顯示,有34家材料類上市公司發生名稱變更,其中有12家成功實現重組或是摘帽,占比逾40%。
而在這13家公司中,以攀鋼釩鈦最具代表性:彼時,曾名為“ST釩鈦”的攀鋼釩鈦,因重組和涉礦兩大概念,在過去的一年時間里實實在在走出一輪暴漲暴跌的行情:去年12月份,攀鋼釩鈦因重組事項,股價從9.03元/股開始,在5個工作日內暴漲了32.7%。隨后,借助重組概念,其股價一路攀升至峰值,達到14.61元/股。然而,隨著攀鋼釩鈦屢屢發布業績下滑公告,其股價也隨之一路走低截至12月5日,攀鋼釩鈦的股價收于6.29元/股。與4月份的峰值、14.61元/股相比,攀鋼釩鈦的股價已經跌去52.13%。
有分析人士如此評價:“攀鋼釩鈦是一個極端股,其本身并沒有什么亮點”,而其極端之處就是“被炒的熱火朝天的資產重組事項。”
在上述材料、能源重組股中,被市場廣泛關注并炒作的還包括獅頭股份、ST盛達、山西焦化以及剛剛重組失敗的*ST昌九等數十家上市公司。
房企重組喜憂參半
自樓市調控開始,房企重組就被叫停。自彼時起,市場就擔心房企重組遙遙無期。不過事實顯然要好于預期:既有ST華源、金科股份、新華聯 、華夏幸福在內的房企重組成功“珠玉在前”,又有ST蘭光在內的久候上市企業重組獲批在后。
不過,監管部門仍舊反復強調,上述房企重組獲批乃至成功重組,僅作為個案。并不意味著房企重組的大門就此打開。包括ST國藥、*ST遠東在內的多家上市房企借殼重組依舊受挫,顯示監管層依舊嚴格把關房企在資本市場運作。
近期,備受關注的房企重組案例是ST德棉。11月28日,ST德棉發布重大事項停牌公告。之后,ST德棉在公告中宣布將于潛在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進行資產置換。值得投資者注意的是,此次ST德棉的資產置換并未將上市公司的全部資產置出,從而避免構成重大資產重組,進而規避開有關部門的監管紅線。
吊詭的是,在ST德棉停牌前一日,公司股價以跌停收盤。有分析人士指出,這有可能是“機構故意砸盤清洗散戶的操作”。或許,ST德棉的重組之路開始漸行漸近了。
謹慎“押寶”重組概念股
2011年的“妖股”要以ST盛潤為最。今年8月,*ST盛潤公布重組預案,計劃用新增股份的方式換股吸收合并富奧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雖然重組尚存變數,但是此消息一出,ST盛潤股價居然被連續拉出18個漲停股價從9.07元/股飆升至21.81元/股,30日累計漲幅高達129.44%。
旋即,9月26日,*ST盛潤2658萬股限售股可以上市流通。自當日起,*ST盛潤連續7天被釘死在跌停板上。截至12月5日,*ST盛潤收于10.81元/股,46個交易日累計跌幅高達50.53%。
除去*ST盛潤這種“極品”的妖股外,剛剛重組失敗的*ST昌九也讓股民飽嘗股價“落山車”之苦。
據媒體數據統計,截至12月1日,今年明確表示終止重組且無新重組動向的上市公司達到26家,而去年同期遭遇重組失敗的上市公司只有13家。
事實上,受監管部門重組新規影響,上市公司借殼重組標準與IPO趨同。再加上目前整體經濟環境相對低迷,分析人士指出,在目前的弱勢環境下,投資者應該慎重押寶,謹慎投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