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05 00:58:35
寒流來襲,冷風兮兮,大盤指數走過十載,竟再回原點。
花旗銀行與清華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共同發布的調研報告顯示,在超過1萬個中國家庭中,雖約有22%的受訪家庭持有股票,但大多數家庭仍選擇了風險度最低的投資品種。不難發現,即便在時下品種繁多的理財市場中,以“唯穩”見長的低風險產品依然受到一致青睞。
張愛玲說,成名要趁早,而對于普通投資者,準備過冬糧倉亦是如此。而據了解,目前以貨幣基金、債券基金和保本基金為代表的固定收益類產品,是過冬最佳的糧食儲備。
與股票投資追求企業增長不同,固定收益投資熱衷經濟衰退,因為經濟增速一旦放緩,債券就變得有利可圖。而度過前期緊繃的市場環境,固定收益類目前已然頻現采購良機。此外,在經濟增速和通脹率的雙重下滑的背景中,具備“平民精神”的固定收益類基金產品,相對于銀行理財產品動輒幾萬元的門檻,更適用于家庭儲備。
如近期榮升為“當家掌柜”的貨幣基金,截至11月末,7日年化收益率達到自2009年以來的歷史高點,使得一批固定收益類的投研名門斬獲頗豐。以廣發貨幣基金為例,其7日年化收益率破5%,絲毫不遜于銀行理財產品。而當市場進入反彈階段時,利用廣發基金錢袋子還可有效將低風險基金品種轉換為股票型基金,博取超額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固定收益投資并不提倡速成,而是在好的時點準備,經過經濟周期的積累,方能顯出不俗的復利效應。而綜合考慮到收益性、流動性、安全性等多方面因素,糧倉貯備除了要提前準備,更要選擇好建倉的地基,選擇歷史業績居前且穩定性較好、資產規模較大的基金公司,將更顯穩固。如長期以來穩扎穩打的廣發基金,縱然窗外大雪紛飛,屋內仍可暖炕烘熱酒。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