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05 01:03:47
據環保部規定,若上述兩家上市藥企不能限期完成整改,將報請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責令關閉。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陳時俊 劉曉杰發自上海、武漢
每經記者 陳時俊 劉曉杰發自上海、武漢
15家企業因環境指標不合格,被國家環境保護部掛牌督辦,并于日前被曝光。其中,上市公司永安藥業 (002365,SZ) 和 海 正 藥 業(600267,SH)上榜。
根據環保部披露的信息,湖北省潛江永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1.4萬噸酒精法環氧乙烷生產裝置未批先建,并已投入生產,且污水處理站排水長期超標排放,現場檢查時弄虛作假。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外排廢水COD超標排放,電纜溝積存高濃度污水;抗生素菌渣等危險廢物擅自出售給無資質的企業;與環保部門聯網的在線監測數據弄虛作假。
根據環保部 《關于2011年環境保護部掛牌督辦環境違法案件的通知》,若上述兩家上市藥企不能限期完成整改,將報請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責令關閉。
昨日(1月4日),永安藥業、海正藥業皆臨時停牌,永安藥業將原因解釋為“公共傳媒出現關于永安藥業的信息,可能對公司股票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海正藥業昨晚也發布公告稱,公司將嚴格按照環保部通知要求,及時有效地落實整改方案,在限期內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
“這15家企業只是整個行業中的‘九牛一毛’,”中投顧問醫藥行業研究員郭凡禮如是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永安藥業:曾否認超標排污
事實上,遭環保部曝光前,永安藥業污染事件就已鬧得沸沸揚揚。據悉,潛江工業園區有企業違規排污,導致湖北漢江支流污染一事,在當地引發了強烈關注。
最新曝光的環保部通告顯示,永安藥業環境違法案主要是由于其1.4萬噸酒精法環氧乙烷生產裝置未批先建,并已投入生產。另外,企業污水處理站排水長期超標排放,“現場檢查時弄虛作假”。
基于上述情況,環保部已責成湖北省環境保護廳依法責令永安藥業1.4萬噸酒精法環氧乙烷生產裝置立即停止生產,限期補辦手續,未經環保部門同意不得擅自恢復生產;責令永安藥業限期治理,處以罰款,逾期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務,報請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責令關閉。責令完成的時間為今年6月底以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永安藥業此前的公告發現,此番被督辦的酒精法環氧乙烷項目設計總產能達到4萬噸/年,“項目預計于2011年10月31日達產,達產后主要原材料環氧乙烷將完全實現自給,這將擺脫對環氧乙烷原材料供應商的依賴”。
而就在數月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曾實地探訪過潛江工業園區內企業肆意排污一事。對于輿論的質疑,永安藥業董秘呂金朝均予以否認。昨日,記者多次聯系其本人,但截至發稿時,尚未得到回復。
但永安藥業昨晚發布公告稱,公司因環境違法被環保部掛牌督辦屬實,并承諾將嚴格落實環保要求,積極整改,強化管理。
海正藥業:發公告逐一回應
事件的另一主角——海正藥業,則很快就此事發布了一份公告。
公告顯示,2011年10月至11月,環保部對部分省(區)開展醫藥制造企業和危險化學品、危險廢物企業專項執法檢查情況及重點環境問題進行了督查,發現部分企業存在違反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規定、污染治理設施不正常運行、污染物超標排放、違反危險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有關規定或危廢處置不規范等環境違法行為及問題。
對于“關于外排廢水COD超標排放問題和電纜溝積存高濃度廢水問題”,海正藥業解釋為工廠實際建設中的客觀問題以及“部分污水輸送管道的破損”等原因。對于“抗生素發酵渣擅自出售給無資質單位問題”,海正藥業稱,公司已通知雅賽利進行整改。現雅賽利已與臺州市德力西長江環保有限公司簽訂處置協議,其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發酵廢渣,全部由后者依據環保有關規定進行焚燒處置。
在環保部門聯網的在線監測數據被指弄虛作假問題上,海正方面給出的解釋 “頗有意思”:“該套系統是環保部門依據相關規定委托專業公司統一安裝的,并委托臺州市環科環保設備運營維護有限公司負責運行、維護與保養,本公司沒有開箱、操作及校驗權限。”
專家:兩企業品牌短期受損
“國內醫藥行業整個大環境還是缺乏環保意識,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此次牽涉到的兩家上市公司,或許只是短期內品牌會受到一定影響而已。”郭凡禮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
究其深層原因,一位醫藥行業業內人士表示,國內有8000家藥品生產企業,八成以上是中小企業,這些企業年銷售額大多在100萬元以下,而環保的投入是巨大的,少則上千萬元,多則過億元,這根本不是中小企業可以承擔的,可以說,這與國內藥企在環保處理方面普遍做得不好和整個醫藥結構有關。
“由于國內藥企并未形成環保意識,外加監管不嚴,因此有關部門對我國藥企的環保指標檢查,依然停留在常規檢查上。同時,檢查的標準與國外標準也有很大差距,這根本無法達到應有的效果。”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