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03 00:51:38
余豐慧
目前,中國經濟增速逐步放緩,實體經濟經營出現困難,而銀行去年利潤卻出現了大幅增長。根據銀監會統計數據,去年前三個季度,中國商業銀行累計實現利潤8173億元,同比增長35.4%,人均利潤近40萬元。估計2011年商業銀行累計實現利潤會超過1萬億元,那么人均利潤會超過50萬元。相比之下,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去年前三個季度實現利潤3.68萬億元,除去個人所得稅,人均凈利潤不過3萬元,以此計算,銀行的人均凈利潤是工業企業的12倍。
一邊是銀行利潤超過壟斷的煙草石油,被指為暴利;另一邊是匯金公司又以增加利潤留存補充資本金為名要讓利于銀行。
必須搞清楚上市大型銀行資本金屢屢緊缺,補充資本金壓力大的原因何在?主要是商業銀行,特別是工、農、中、建四家大型銀行不顧資本金狀況,盲目擴張耗費資本量大的貸款資產造成的。資本約束機制的目的就是為了制約銀行盲目擴張貸款資產,防止盲目擴張帶來金融風險。資本約束機制就是要讓盲目擴張貸款資產者自食其果,承受盲目擴張帶來的懲罰性后果。而現在倒好,匯金公司竟然出來給銀行解憂了。那么,銀行就可以無所顧忌的繼續盲目擴張貸款資產,耗費侵蝕資本金,反正有匯金公司通過不斷降低分紅比例讓利來幫助銀行補充資本金。這是在把銀行往壞處寵,這是在弱化甚至是褻瀆資本約束機制。
補充資本金的正途是商業銀行通過正常利潤增長機制補充,通過控制貸款擴張,根據自己的資本金規模發放貸款,從而防止消耗過多資本金,防止超過資本金約束比例發放貸款而造成資本金相對不足。強化商業銀行內生資本的補充,增加內部資本積累是有效途徑,比如:增加中間業務收入,既能提高銀行利潤,又不像貸款那樣耗費資本金。當然,銀行正常的資本市場融資并不是不可。
經濟決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經濟。商業銀行作為第三產業,其利潤來自整個經濟產業鏈條的中間環節。如果這個中間環節在產業鏈條上攫取利潤過多,那么,實體經濟的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利潤必然就薄。這時,金融對經濟的反作用就不是促進經濟的發展,而是制約經濟發展了。當前,這種情況在中國似乎已經開始隱現。
銀行利潤高甚至暴利是事實,匯金公司分紅比例高也是事實。筆者完全同意匯金讓利,但是,絕不是讓利給銀行,更不是讓銀行用來補充資本金。這種高利潤蛋糕不能在匯金和銀行之間分割,不能只在匯金和銀行之間打轉轉。匯金讓利給商業銀行,商業銀行應該讓利給實體企業以及百姓。辦法就是通過單邊提高存款利率,或者一邊提高存款利率,另一邊降低貸款利率來實現。
單邊提高存款利率、縮小存貸利差有利于實體企業。最少有兩大好處:一是增加實體企業在銀行的存款利息收入,二是如果實體企業貸款利率限制在基準利率上或者適度降低貸款基準利率,那么,將大大降低實體企業的貸款利息負擔。
單邊提高存款利率、縮小存貸利差有利于抑制通脹,有利于縮小負利率水平,能夠讓利于民,增加大多數百姓的利息收入;能夠迫使商業銀行提高資金運營效率,積極創新金融產品,開辟新的業務收入渠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