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04 01:26:20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趙笛
每經記者 趙笛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日前,一股來自“養老金”的制度性春風正吹向股市。盡管這一春風時而乍暖還寒,但春天的步伐已無法阻擋。
2005年,政策春風也曾降臨股市,“股改”雖不等于“黃金十年”,卻實實在在地帶來了持續兩年的大牛市。對此,市場親切地稱之為“制度性紅利”。
2012年,在世界經濟因錢而衰(歐債、美債),中國經濟因錢而困(通脹、地方債、中小企業)的環境下,未雨綢繆的管理層似乎在醞釀釋放一個新的制度性紅利,即“養老金入市”。
新年伊始,A股市場的每次漲跌似乎都被養老金的動向牽住了神經。一會兒是入市,一會兒又不入市,市場已經被它搞得發毛了。入還是不入,痛快點行嗎?
消息眼花繚亂
最早掀起市場波瀾的是證監會主席郭樹清。
2011年12月15日,就在股市一片低迷的情況下,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在《財經》年會上建議,養老保險金和住房公積金可以學習社保基金,投資股市獲取收益。
郭樹清指出,目前全國有2萬億元的養老保險金余額分散在各省,此外,住房公積金累計繳存3.9萬億元,扣除貸款后余額還有2.1萬億元。如果這些資金組織起來,設立一個專門的投資機構或者委托一個機構,投資資本市場,“對市場、對機構、對全體居民都大有好處。”
在郭樹清公開表態建議養老金入市后,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會長戴相龍于2011年12月20日對此表達了力挺的態度。戴相龍建議對社保養老基金投入運營,并表示養老金投資股票應該是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和責任投資,投資比例應該低于全國社會保障基金,高于商業養老基金。
2012年1月9日,郭樹清在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上再次表示,要鼓勵社保基金、企業年金、保險公司等機構投資者增加對資本市場的投資比重,積極推動全國養老保險基金、住房公積金等長期資金入市。
1月14日,戴相龍在第三屆中國經濟年會上再次力挺,稱養老金入市并不是全部投資股票,而是用其小部分投資股票。
一個月內的多次表態,似乎已經讓養老金入市成為了板上釘釘的事。
誰料風云突變。1月20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言人尹成基就“某省養老金委托給社會保險基金理事會投資運營”相關報道作出回應。他說,按照現行規定,養老基金仍然只能存銀行買國債。
一時間,關于人保部否認養老金入市的說法又迅速傳開。
不過,也有市場人士在仔細分析了尹成基的答記者問內容后指出,人保部否認養老金入市是 “誤傳”。尹成基也表示,人保部已經先期開展了研究和論證,正在研究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運營辦法。
股指隨之騷動
近一個多月來,“養老金入市”的說法此消彼長,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
就在郭樹清表態建議養老金入市的第二天,股指大幅反彈,滬指漲幅為2.01%;2012年1月9日,郭樹清的再次表態給了市場更大的信心,當日股指出現大幅拉升,并一舉突破5日、10日、20日線,市場底呼之欲出。隨后一日,股指繼續上揚,兩日累計漲幅近6%。
不過,就在1月20日人保部回應養老金入市傳言后,春節休市復牌后的股市沒能迎來開門紅,滬指下跌1.47%。
在二級市場之外,市場人士也就“養老金入市”展開了論戰。
“挺入者”——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表示,養老金入市是大趨勢,2132是“養老底”;大同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胡曉輝認為,分紅得以實施是養老金入市的前提,同時養老金入市也意味著長期震蕩上行,長達十幾年的慢牛走勢;國信證券分析師李鯉則表示,養老金入市短期內難以實現,但屬于長期利好。
“拒入者”——北京邦和財富研究所所長韓志國認為,養老金入市絕無可能;財經評論員葉檀則認為,養老金入市相當于落水;“空頭司令”侯寧表示,預想都是幻想。
/趨勢/
養老金入市引股市風向之爭
無論養老金入市的制度性建設有多么困難,這都是大勢所趨。那么,養老金入市對股市而言,到底是利好還是利空呢?
“請君入甕”之憂
有人擔心養老金入市會遭到吞噬,一旦虧損,我們下半輩子將無米下炊。真的會這樣嗎?
有分析人士指出,近5年間,社保基金的年均投資收益率達到15.83%,而保險行業僅為6.17%。預計保險資金2011年投資收益率不及4%——憑什么說社保基金的投資天然好于保險資金?憑什么說養老金的投資就一定會好于社保基金呢?
記者注意到,郭樹清在建議養老金入市時,給出的參照物是社保基金。他指出,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于2000~2010年在資本市場達到了年均9.17%的收益率,值得其他機構和資金學習。從某種意義上說,養老金比社保基金更加金貴,更加“輸不起”。養老金一旦入市,A股資金層級,從高到低的排序將變成養老金——社保基金——保險資金——機構資金——散戶資金。實際上,對于A股市場而言,上述資金層級反映的也是資金對政策的把握、對風險的控制、對消息的靈通的高低。
也有市場人士指出,美國401K的投資者同樣經歷了慘痛的2008年,同樣有被長期套牢的情況。怎能保證養老金入A股不遭此下場。
的確,投資就意味著有輸有贏。但在A股這個“政策市”市場,很多海外經驗的借鑒意義或許打了折扣。君不見5.30暴跌前社保基金的撤退?
“股改紅利”之相
2005年中期之前,市場對國有股減持問題也激烈論證。政策也經歷了一系列的反復。最終,2005年6月的“股改”新政造就了998點歷史大底,創造一輪大牛市。這里,我們不妨回顧一下“股改”行情的背景。
記者注意到,“股改”新政后,A股市場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一方面,大股東“做”股價的沖動促使公司質地得以改善。更多的利益相關方開始關心股價,整體上市風起云涌,大股東通過各種方式向上市公司注入優質資產,上市公司競爭能力持續提升,擁有了相對更獨立的經營和發展能力,經營業績大幅提升。僅2006年,1453家上市公司實現凈利潤3604.51億元,同比增幅高達45.81%。
另一方面,股改的順利推進使得市場的融資功能重啟。同時也造就了投資隊伍的擴大,社保基金、保險資金、公募基金乃至私募基金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從而為股市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血液。
目前,A股市場最主要的問題就是缺乏增量資金,而其根本源于A股并非一個長線投資的好去處。這就是為何郭樹清日前反復強調的要鼓勵長線資金入市。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養老金入市將給股市帶來巨大增量資金。截至2011年底,我國養老保險累計結余約2萬億元人民幣。以30%投入股市計,養老金入市資金將達到6000億元。據中金公司測算,2012年股市資金需求量約1.25萬億元,而目前預計的資金供給是約1.03萬億元。顯然,如果6000多億元的養老金入市,可以補上缺口。
當然,6000多億元對于22萬億的A股總市值來說并不算什么,關鍵是其示范效應。這勢必會引導長期資金,如企業年金、熱錢、居民儲蓄的入市——這或是郭樹清近日來反復提倡的長線資金入市策略,以及“十二五”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的途徑之一。
中金公司分析師汪超也認為,養老金入市是制度性紅利進入嘗試期。他指出,全國地方養老金的規模大概在2萬億元左右。若2012年有25%規模的地方養老金入市,有近5000億元資金,按照30%的社保基金投資股票市場的上限比例測算,可帶來股票市場潛在1500億元的新增入市資金,這相比之前年均新增資金大約有15%~20%的增長。
/關注/
克隆“后5.30行情”?養老金入市或劍指藍籌股
如果養老金真的入市了,哪里才是他的主戰場呢?投資者又將如何把握養老金行情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認為,養老金入市或將掀起新一輪“后5.30行情”。
入市首選藍籌股?
養老金入市會投資哪些股票呢?記者注意到,自從郭樹清上任以來,就加大了對內幕交易的打擊力度,并多次表示應鼓勵長線投資。顯然,后者的主要投資對象是藍籌股。
這不由得讓市場連線到了5.30行情。據了解,2007年5月30日,A股市場因為財政部凌晨宣布上調印花稅,從1%提到3%,從而導致股市在短短一周內從4300點一路狂泄至3400點,眾多股票連續遭遇3個跌停板,投資者損失慘重。史稱“5·30暴跌”。
5.30暴跌后,市場將政策利空解讀為題材炒作的“零容忍”,加上暴跌中公募基金因為倉位限制而損失較少,于是藍籌股行情由此展開。
當前不斷進行的打擊內幕交易,鼓勵長線資金入市的政策信號,不與5.30暴跌之后的行情前有些相似嗎?養老金一旦入市,其資金目標首選大盤股、藍籌股是毋庸置疑的。首先,藍籌股的流動性更加大,更便于進出;其次,多數藍籌股也是“國家隊”,與養老金“一脈同宗”;再次,藍籌股業績更為穩定,符合養老金保值增值的要求。
需要強調的是,養老金絕不會是“一個人在戰斗”。一位不愿具名的私募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由于養老金背景雄厚、消息渠道靈通,不排除其將成為市場上的又一塊“金字招牌”,與數年前的QFII、社保基金一樣,會吸引更多的資金跟風。
若如此,又一輪“后5.30行情”恐出現,又一個牛市或已不遠。
創業板估值向下
需要注意的是,“后5.30行情”并非是所有投資者都能賺大錢的行情。由于資金瘋炒藍籌股、大盤股,指數得以大幅上漲,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較少熱衷于大盤股的他們,顯然無法分享受益。因此,市場必須警惕的是,一旦養老金入市的消息落實,A股市場的“后5.30行情”或將變成“賺指數,不賺錢”。
其中最關鍵的因素或是,那些估值較高的中小板、創業板股票或出現難以估量的估值回歸。
有一個現象同樣值得市場深思。2011年底,面對股指的連續下跌,監管層卻并沒有因此暫停或減緩IPO。2012年2月1日,證監會預披露了500余家等待上會的企業,IPO勢頭依舊兇猛。這或許提供了一個信號——IPO的力度不會弱。那么其目的何在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至少從目前的情況來看,IPO不斷發行的最直接后果就是中小板次新股以及創業板股票出現大幅殺跌。由于新股不斷發行,提供了眾多投資標的,一批業績、經營、管理不佳的中小板、創業板股票勢必會被市場遺忘,股價回歸在所難免。而這實際也與納斯達克、港股創業板的發展歷程類似。
目前,上證綜指和深證成指已經逼近60日均線,而中小板、創業板指數卻距離60日均線很遠。這一情況,是歷史大底998點、1664點、2319點時不曾出現過的,顯然需要引起高度關注。
盯住社保基金持倉
根據南方某省養老金入市的說法,未來養老金的投資管理人極有可能是社保基金。顯然,分析社保基金的持倉思路對把握未來養老金主攻對象大有裨益。甚至不排除養老金將會和社保基金“抱團”。
巨靈數據統計顯示,2011年三季報,A股共有253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出現了社保基金,其中,持股最多的是萬科A(000002,收盤價7.79元),持股數量高達約8450萬股,市值約6.5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去年三季度,全國社保基金103組合還增持了萬科A645.97萬股。
社保基金持倉第7位的是華僑城A(000069,收盤價7.55元),去年三季度,全國社保基金102組合增持321.7萬股,全國社保基金104組合新近加入。
此外,美的電器(000527,收盤價12.66元)、中國鐵建(601186,收盤價4.23元)、國投電力(600886,收盤價6.11元)等藍籌股也有不少社保基金持股。
/困局/
養老金入市面臨難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多方激辯下,“養老金入市”已經成為當下市場最火爆的話題。不過,隨著事態的發展,話題的重點已經不是養老金會不會入市,而是養老金何時入市,入市后對市場影響幾何。
入,還是不入,這不是一個問題。無論從世界各國養老金運作的經驗看,還是從國內養老金自身的迫切需求來看,養老金入市是遲早的事情。
投資需求
要了解養老金為何一定會入市,就必須先搞懂什么是 “養老金”,以及目前可以投資資本市場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簡稱“社保基金”)。
實際上,市場目前熱議的“養老金入市”中的“養老金”,是指企事業職工繳納的留在地方的 “養老保險金”。這部分資金并非統一繳納給了國家,而是繳給了地方,由各省市地區自行管理。根據人保部的說法,目前養老金主要存放于銀行或投資國債。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養老金入市有著迫切的需求。首先,在通脹的大背景下,僅通過存銀行、買國債來運作的養老金,實際上是在貶值。
上海交通大學證券金融研究所所長楊朝軍認為,長期通脹局面之下,養老金實際已經處于隱性虧損狀態。而中國政法大學法和經濟學研究中心副教授胡繼曄撰寫的 《社保基金監管立法調研報告》顯示,2010年以來,全國五項基本社會保險基金結余,實際縮水將達100億~300億元。
其次,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之前的社保推廣落實不夠,這導致養老金存在不小的缺口。據世界銀行預測,到2015年,我國基本養老金缺口將達1510億元,并逐年增加。
另外,老齡化社會趨勢進一步凸顯養老金缺口。據悉,目前我國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已經超過2000萬,社會保險基金缺口在2035年左右將達高峰,每年會產生1000億元的“赤字”。舉個最通俗的例子,未來一對夫婦要照顧兩對即4個長輩,這就是養老金的缺口將成倍放大的一個縮影。
不入市,養老金還有別的更好的投資渠道嗎?總不至于去炒房吧。在投資渠道相對匱乏的中國市場,投資股市或許是唯一可行的方案。
入市難題
然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養老金入市有迫切的需要和必然,卻同樣面臨一連串的制度性難題。
首先是法律難題。有法律人士撰文指出,養老金是社保費用受益人的私產,顯然,國家相關部門不對該資金擁有所有權,自然就不能輕易決定養老金的投資品種,“這便涉及到公權與私權的邊界問題,以及公權侵蝕私權權屬的問題”。
其次是投資風險問題。從某種意義上看,養老保險與公募基金有些類似,即都是集民眾之資金,養老保險管理機構和基金公司只擁有管理權,沒有所屬權。不過,基民投資公募基金是有合同約束雙方行為的,而養老金卻沒有這樣一個合同。如果養老金入市出現虧損,誰來擔負這個責任?
再次是資金分散,如何運作的問題。社保基金由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進行管理投資,主體只有一個。但是,養老金則由全國各地方自行管理,由于省級養老保險統籌尚未真正形成,據統計,目前收繳的養老保險基金仍然大部分掌控在市級政府、縣級政府等2000多個社保統籌單位手上。資金大小不一,管理者的水平不一,盲目入市的結果可想而知。
最后是誰來運作資金投資。是交給社保理事會,還是由各地方自行尋找專戶理財?若是前者,投資的勝算顯然更大,但運作起來很麻煩;若是后者,運作起來相對容易,但投資收益似乎很難保證。
小貼士
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屢屢提到職工繳納的“社保”,并不是股市中的社保基金。股市中的社保基金是由國有股減持劃入資金及股權資產、中央財政撥入資金、經國務院批準以其他方式籌集的資金。通俗來講,就是國家的撥款。當然,職工繳納的“社保”中的“養老保險”,有極少的一部分也被提交給了社保基金。2001年7月,社保基金試水股市,目前,其股票投資的比例不高于4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