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11 00:54:27
余華莘
2012年1月,世界風險資產市場實現了上漲,全球股市上漲約8%,新興市場指數上漲了12%~16%,標準普爾500指數的表現為15年來最好的。大多數證券分析師去年預測,2012年的新興市場股市基于均值回歸理論將上漲約20%~30%。而在筆者看來,基于均值回歸理論的反彈大部分已在1月完成,由于目前股市仍然有相當多的悲觀論者,股價反彈的幅度和時間應該能進一步擴大。
許多投資者不相信自去年10月初以來的股市上漲能持續下去,他們對股市的期望較低。因此股市上漲還沒有到位,尤其是市場認識到,歐洲領導人正在努力找到歐債危機的解決辦法,美國經濟增長將繼續保持樂觀,以及企業業績前景仍然看好。
經濟基本面方面,1月份發布的經濟數據表明,這個月風險資產的上漲有宏觀經濟的基礎,即全球經濟增長正向好的方向轉變。全球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實現了超過長期趨勢的上升,顯示1月份全球經濟增長將達到3%。具體來說,全球PMI制造業指數預示的增長,仍不如實體經濟數據顯示的那樣樂觀。相比之下,全球PMI服務業指數1月上升至55.4,已經完全扭轉了2011年的下滑。
此外,新興市場消費者情緒今年1月仍保持堅挺,全球各個市場商品銷售都獲得較大增長。在發達市場中,1月的商品銷售環比增長4%,上升至2008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重要的是,新興市場商品零售去年年底仍實現加速增長,對歐元區經濟衰退的影響起了緩沖作用。經濟復蘇的另一個信號,來自1月美國非農就業數據和ISM非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這兩個數據都表明美國服務業步入復蘇的軌道,這對于保持勞動力收入和整體需求是關鍵。美國經濟復蘇提振了市場情緒,使市場對2012年較為樂觀。鑒于美國大企業對世界經濟的重大影響,美國企業信心的任何上升都不容忽視。
在大洋彼岸,歐元區成員國的經濟增長出現了分化。德國穩健的經濟數據與歐元區外圍國家疲軟的經濟數據形成鮮明對比。但占據歐洲媒體頭條新聞的是流動性緊張的報道,歐洲央行發放了更多的短期貸款,而更多的銀行向歐洲央行隔夜存款機制中存入更多的現金。歐元兌美元匯率降至2010年9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這對處于困境中的歐元區是個好消息,如果歐元區當局被動地支持歐元進一步貶值,人們也不應該感到驚訝。全球制造業的增長惠及亞洲,亞洲多個國家去年12月制造業產出增長,其中以日本環比增長近4%最高。這些增長伴隨著亞洲各國1月PMI指數普遍上升,亞洲PMI訂單指數的上升,可能與最近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回升有關。同時,亞洲PMI原材料庫存指數的下降趨勢現在出現調整。亞洲新興市場增長恢復的跡象,將鼓勵決策者繼續維持目前漸進和有選擇性量化寬松的政策措施。
這些最新數據綜合起來,讓人們看到了2012年經濟增長的前景:發達市場脆弱的經濟復蘇與新興市場經濟增長的反彈,雖然筆者不認為新興市場能避免歐洲債務危機的影響。特別是,許多新興市場經濟增長正在放緩,主要原因是為遏制通脹上升,這些國家2011年采取了緊縮政策,同時出口受到歐洲經濟放緩的沖擊。但是,最新的美國數據將對出口下降的擔心略有緩解。關鍵是,原來對美國、歐盟和中國經濟增長的擔憂現在正逐漸消退,而且消退的速度超過預期,只是要完全消退還要幾個月的時間。同樣重要的信號是,由于通脹進一步下降,各國央行對刺激經濟增長采取了更積極的立場。全球通脹正處于持續下降中,使消費者購買力得以增加,并使各國央行在政策上具有更大的靈活性。最新一輪的消費物價指數(CPI)報告顯示,1月份全球通脹率同比上漲3.3%,相比2011年9月最高峰時的3.9%有明顯下降。唯一意外的是,9日公布的2012年1月份中國CPI同比上漲4.5%,較去年12月份漲幅擴大了0.4個百分點,超出了市場的預期,很多分析認為是春節等因素推高了中國CPI漲幅。有經濟學家預計,全球通脹率今年年中同比上漲將下降至2.5%。
經濟政策方面,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已表示,預計將保持目前的極低利率至2014年底,這比市場預期的2013年中期足足晚了1年半時間。在歐洲,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9日宣布將繼續執行量化寬松政策,把其規模擴大500億英鎊(約合800億美元),至3250億英鎊 (5200億美元)。此外,歐洲央行定于2月28日進行第二輪三年期再融資操作,市場預期將向銀行提供3500億歐元至4000億歐元的資金,而其中2500億歐元至3000億歐元將是新發貨幣。在新興市場,印度央行出人意料地將存準率下調0.5%。這可能不是一個大的變化信號,但投資者們預計隨著印度國內通脹下降,印度央行將于今年第二季度降息。
總的來說,發達市場和新興市場的央行,過去幾個月在支持經濟增長上顯得更為積極,而這,也支持股市上漲。
(作者系DWS大中華基金經理,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