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評論

每經網首頁 > 評論 > 正文

張茉楠:全球制造業復蘇 是反彈而不是反轉

2012-02-16 01:28:27

張茉楠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研究員)

1月份,不論發達國家還是新興經濟體,制造業PMI指數均出現回暖跡象,制造業需求開始筑底回升,但是這種增長能否持續仍有非常大的不確定性。

涵蓋了30個主要經濟體的摩根大通全球制造業PMI指數顯示,1月份全球PMI指數升至7個月高位的51.2,較上月回升0.7個百分點,連續第二個月高于榮枯分水嶺50,其中生產指數為52.0%,比12月份回升0.2個百分點。對周期性非常敏感的新訂單對存貨比例上升,盡管達到10個月高點,但僅是小幅增長。全球制造業下滑態勢得到緩解,但如果就此說是進入一個穩定增長周期,恐怕為時尚早。根據我們的判斷,當前的全球制造業復蘇更像是一種反彈而不是反轉。

各國制造業并未真正改善的原因,在于與制造業相關的兩大周期尚未明顯啟動。一是庫存周期尚未步入良性循環。以美國為例,數據顯示,美國1月購進價格指數達到55.5%,較2011年12月的47.5%大幅提升,原材料庫存指數達到49.5%,較2011年12月的45.5%大幅提升,購進價格提升下的原材料庫存回補動力較強,但這很可能是產成品庫存大幅調整背景下的加速生產補庫存。由于外部需求只是稍有企穩而并沒有形成向上的拐點,最終需求不旺,零售庫存對供應商庫存消化幅度有限,企業進一步補庫存動力不足,因此這種補庫存可能只是階段性,難以進入良性循環。

二是離資本投資周期的真正啟動還為時尚早。資本投資周期是由利潤驅動導致投資擴張所帶來的經濟周期,這是一種平均持續時間在10年左右的經濟周期 (朱格拉周期)。美國自2002年四季度開始的最近一輪周期,至少要到今年底才結束。投資周期的一個顯著觀察指標是設備投資,在2008年和2009年,投資的萎縮嚴重影響了美國的經濟增長。按照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測算,2008年和2009年,美國國內投資對實際GDP增長的貢獻分別是負的1.53個百分點和負的3.24個百分點。由于短期內缺乏新興技術和產業變革來提振資本回報率,進入新的固定資產投資周期還為時尚早。

最后,全球制造業難以進入穩定增長軌道,是全球供需失衡的深層次矛盾還未有效解決,全球經濟的潛在總產出和潛在需求構成長期負面影響。

以產出缺口衡量,全球產出總缺口收縮還十分明顯,2008年~2009年的衰退,造成美國產出缺口約為GDP的6%,差不多是歐元區的2倍。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世界產出缺口的均值水平大約為-1.02%,2010年的缺口大約為-3.80%,而2011年的估算值為-3.30%,從趨勢看世界GDP產出缺口縮小的趨勢還將持續。產出缺口的另一個衡量指標是產能利用率,以美國為例,去年12月份,美國產能利用率為75.9%,比較1972年至2010年統計期間的長期均值的80.4%,仍有不小距離。

去杠桿化是每一輪危機后的必由之路。次貸危機引起了居民部門的去杠桿化,歐債危機引起政府部門的去杠桿,伴隨著全球經濟由衰退走向復蘇,主要經濟體都會經歷3至5年的去杠桿化過程。2012年是去杠桿化過程的中前期,經濟增速較2011年將有所放緩。從需求缺口看,發達國家過度消費導致了龐大的家庭債務,美日歐現階段陷入了規模約為1萬億美元的總需求不足狀態。對全球而言,總需求缺口更大。

而展望未來,對全球經濟和總需求最大的拖累還是主權債務危機。2012年發達國家債臺高筑仍將是拖累全球經濟復蘇的最大隱患,資產負債表的艱難修復、中長期增長放緩以及主權債務危機解決的復雜性和艱巨性,都決定著世界經濟的走向變得越來越不確定。

歐元集團主席、盧森堡首相容克14日晚間表示,由于希臘仍無法滿足國際救助方提出的全部條件,歐元區決定取消原定于15日在布魯塞爾召開的財長會議。這意味著希臘救助協議的批準被擱淺。由于歐債危機久拖不決,很可能把歐洲經濟拖入“溫和衰退”期。

今年上半年全球融資高峰期集中到來,除美日需要大量融資外,2012年歐元區各國政府大約需要融資7940億歐元,比長期平均規模高出1000多億歐元。其中,第一季度預計將發行債券2340億歐元,占全年需融資規模近30%。第一季度2340億歐元發債預期中,1月份就占820億歐元,2月份和3月份則將減至760億歐元。2011年同期發債規模分別為850億歐元、780億歐元和800億歐元。

歐洲經濟將陷入財政緊縮、融資困境以及隨之導致的私人部門信貸量減少之間的惡性循環。這必將通過貿易鏈和信貸鏈,影響全球經濟、貿易及制造業產出。從長期來看,世界經濟將不得不面對 “有效需求不足”與“生產過剩”之間的雙重矛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張茉楠(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研究員) 1月份,不論發達國家還是新興經濟體,制造業PMI指數均出現回暖跡象,制造業需求開始筑底回升,但是這種增長能否持續仍有非常大的不確定性。 涵蓋了30個主要經濟體的摩根大通全球制造業PMI指數顯示,1月份全球PMI指數升至7個月高位的51.2,較上月回升0.7個百分點,連續第二個月高于榮枯分水嶺50,其中生產指數為52.0%,比12月份回升0.2個百分點。對周期性非常敏感的新訂單對存貨比例上升,盡管達到10個月高點,但僅是小幅增長。全球制造業下滑態勢得到緩解,但如果就此說是進入一個穩定增長周期,恐怕為時尚早。根據我們的判斷,當前的全球制造業復蘇更像是一種反彈而不是反轉。 各國制造業并未真正改善的原因,在于與制造業相關的兩大周期尚未明顯啟動。一是庫存周期尚未步入良性循環。以美國為例,數據顯示,美國1月購進價格指數達到55.5%,較2011年12月的47.5%大幅提升,原材料庫存指數達到49.5%,較2011年12月的45.5%大幅提升,購進價格提升下的原材料庫存回補動力較強,但這很可能是產成品庫存大幅調整背景下的加速生產補庫存。由于外部需求只是稍有企穩而并沒有形成向上的拐點,最終需求不旺,零售庫存對供應商庫存消化幅度有限,企業進一步補庫存動力不足,因此這種補庫存可能只是階段性,難以進入良性循環。 二是離資本投資周期的真正啟動還為時尚早。資本投資周期是由利潤驅動導致投資擴張所帶來的經濟周期,這是一種平均持續時間在10年左右的經濟周期(朱格拉周期)。美國自2002年四季度開始的最近一輪周期,至少要到今年底才結束。投資周期的一個顯著觀察指標是設備投資,在2008年和2009年,投資的萎縮嚴重影響了美國的經濟增長。按照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測算,2008年和2009年,美國國內投資對實際GDP增長的貢獻分別是負的1.53個百分點和負的3.24個百分點。由于短期內缺乏新興技術和產業變革來提振資本回報率,進入新的固定資產投資周期還為時尚早。 最后,全球制造業難以進入穩定增長軌道,是全球供需失衡的深層次矛盾還未有效解決,全球經濟的潛在總產出和潛在需求構成長期負面影響。 以產出缺口衡量,全球產出總缺口收縮還十分明顯,2008年~2009年的衰退,造成美國產出缺口約為GDP的6%,差不多是歐元區的2倍。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世界產出缺口的均值水平大約為-1.02%,2010年的缺口大約為-3.80%,而2011年的估算值為-3.30%,從趨勢看世界GDP產出缺口縮小的趨勢還將持續。產出缺口的另一個衡量指標是產能利用率,以美國為例,去年12月份,美國產能利用率為75.9%,比較1972年至2010年統計期間的長期均值的80.4%,仍有不小距離。 去杠桿化是每一輪危機后的必由之路。次貸危機引起了居民部門的去杠桿化,歐債危機引起政府部門的去杠桿,伴隨著全球經濟由衰退走向復蘇,主要經濟體都會經歷3至5年的去杠桿化過程。2012年是去杠桿化過程的中前期,經濟增速較2011年將有所放緩。從需求缺口看,發達國家過度消費導致了龐大的家庭債務,美日歐現階段陷入了規模約為1萬億美元的總需求不足狀態。對全球而言,總需求缺口更大。 而展望未來,對全球經濟和總需求最大的拖累還是主權債務危機。2012年發達國家債臺高筑仍將是拖累全球經濟復蘇的最大隱患,資產負債表的艱難修復、中長期增長放緩以及主權債務危機解決的復雜性和艱巨性,都決定著世界經濟的走向變得越來越不確定。 歐元集團主席、盧森堡首相容克14日晚間表示,由于希臘仍無法滿足國際救助方提出的全部條件,歐元區決定取消原定于15日在布魯塞爾召開的財長會議。這意味著希臘救助協議的批準被擱淺。由于歐債危機久拖不決,很可能把歐洲經濟拖入“溫和衰退”期。 今年上半年全球融資高峰期集中到來,除美日需要大量融資外,2012年歐元區各國政府大約需要融資7940億歐元,比長期平均規模高出1000多億歐元。其中,第一季度預計將發行債券2340億歐元,占全年需融資規模近30%。第一季度2340億歐元發債預期中,1月份就占820億歐元,2月份和3月份則將減至760億歐元。2011年同期發債規模分別為850億歐元、780億歐元和800億歐元。 歐洲經濟將陷入財政緊縮、融資困境以及隨之導致的私人部門信貸量減少之間的惡性循環。這必將通過貿易鏈和信貸鏈,影響全球經濟、貿易及制造業產出。從長期來看,世界經濟將不得不面對“有效需求不足”與“生產過剩”之間的雙重矛盾。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