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23 01:16:14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新江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李新江 發自北京
ST股年初在游資和機構的瘋炒下秀出一波強勢的行情,提前布局的基金卻似乎未能 “漁翁得利”,甚至有的被套到高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3家去年4季度獲得基金增持的ST個股年報發現,期間沒有一家披露機構調研的信息。而公募基金投資相關的ST股,必須根據研究員的調研和分析報告,才可這些股票納入旗下的股票池中。而前期*ST盛潤套住機構的案例,也讓公募基金豪賭ST個股的風險暴露了出來。
機構布局游資爆炒
截至昨日(2月22日),已經有ST金葉、*ST金馬、*ST華控和ST化工等11家ST上市公司披露了年報數據,其中部分個股因公募基金2011年度的火爆追捧,而引起市場人士關注。
記者統計發現,去年四季度期間,工銀瑞信和海富通分別大手筆布局了*ST建通和ST中源;另外,華商基金、新華基金和海富通等基金公司旗下5只基金聯袂增持*ST金馬。
不過,從機構增持三只個股的股價走勢來看,由于去年年末曾出現一波大跌,盡管近期漲幅驚人,這些提前布局者仍難以賺錢。
每年的開年都是ST個股的“秀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截至昨日,ST板塊指數年初以來上漲17.64%,大幅跑贏同期上證指數9.28%的漲幅,其中ST波導、*ST建通、*ST盛潤和*ST昌九等區間漲幅分別高達22.81%、23.57%、64.10%和69.94%,成為場內不折不扣的“牛股”。
數據顯示,在ST個股炒作中機構席位也屢有現身。北京某基金研究人士昨日受訪時指出,參與炒作“殼資源”和對賭重組概念,已經成為機構投資者謀求超額收益的方式。
*ST盛潤套住機構
以10個漲停開場,3個跌停收尾的妖股*ST盛潤,成為近期ST個股爆炒的一個典型案例。
2月14日,*ST盛潤走出第九個漲停板當日,機構席位現身現身。根據深交所披露的盤后數據,這家機構買入233.73萬元,為當日第三大買入席位,也是年后機構席位首次現身該股的交易,而在此后的盤后數據中,機構銷聲匿跡。
早在*ST盛潤2月10日拋出新的收購富奧股份方案之前,早有游資進行了布局。從2月1日起,在游資瘋狂的吸籌中,股價由8.94元飆升至14.56元,漲幅達到60%。
而在機構席位布局不久,包括金元證券烏魯木齊黃河路營業部和國信證券深圳泰然九路營業部,已經開始伺機離場,此前大手筆吸籌的國信證券濱湖北路營業部等開始大舉拋售。機構席位被套在高位。
另一只“妖股”*ST建通,早在2011年12月6日,一家機構席位現身買入984萬元,按照當日均價約合180萬股。從該股年報中流通股東來看,這一買入席位或是工銀瑞信旗下基金。
選股依據遭質疑
根據3家去年4季度獲得基金增持的ST個股年報來看,沒有一家披露機構調研的信息。而公募基金投資相關的ST股,必須根據研究員的調研和分析報告,才可這些股票納入旗下的股票池中。
從以往的公開信息來看,公募基金豪賭ST個股的風險不小。以ST廈華為例,去年一季度期間,普天收益、鵬華行業、嘉實服務、豐和價值和鵬華精選等基金密集增持該股,到二季度末時,除了普天收益一家還堅守且逆市增持255.17萬股外,其余系數在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遁形。
而ST廈華從去年4月中旬達到高位之后連續下跌,普天收益也在去年三四季度被迫連續減持。
記者注意到,普天收益與鵬華行業、鵬華精選等隸屬同一家基金公司旗下,而且與鵬華行業系同一名基金經理張卓管理。截然相反的投資策略令持有人存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致電北京某基金公司詢問其配置ST股的投資思路,但截至發稿時尚未收到相關回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