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24 01:23:35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劉旭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劉旭 發自北京
廣汽菲亞特國產車型上市,終于進入倒計時。而首款國產新車將不是傳聞中菲亞特風格的精品小車,而是克萊斯勒風格的美式“大車”。
日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廣汽菲亞特處了解到,這款名為C-Medium的車型將于今年7月上市。而在此之前,博悅、菲亞特500以及SUV菲躍被認為肩負著重振中國市場的重任。
菲亞特與克萊斯勒攜手后,重回全球汽車市場的主流陣營,是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CEO馬爾喬內肩負的使命。他發布的“復興計劃”中,到2014年,菲亞特和克萊斯勒全球銷量總和將達到550萬~600萬輛;其中,中國市場銷量達到50萬輛,占據集團近十分之一份額。
但是,如果僅依靠菲亞特的車型,顯然難以支撐起50萬輛的產銷體系,因此克萊斯勒的國產也勢在必行。廣汽菲亞特相關負責人表示,克萊斯勒在中國實現本地化生產只是時間問題,目前具體方案正在洽談中。
新車型舍小求大
“C-Medium是我們合資公司第一款產品,而且菲亞特現在對中國市場非常重視。”廣汽菲亞特市場部總監高冉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實際上,自2010年始,廣汽菲亞特已經開始為該車造勢。菲亞特500的高價入市也被業界解讀為拉升菲亞特品牌,為C-Medium在緊湊車型市場“后發制人”,而提前積淀品牌資源。
據悉,目前該車型已經在位于長沙的廣汽菲亞特新工廠試生產,7月將全面投產。在市場定位方面,C-Medium鎖定緊湊車市場,與雪佛蘭克魯茲、福特福克斯和大眾新速騰等展開競爭。此外,這款車的國產化率已經達到90%以上。因此,先期進口車積累的品牌優勢,以及本地化的價格優勢,是廣汽菲亞特高管們寄望其成為車市“黑馬”的重要基礎。
廣汽菲亞特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C-Medium這款車型僅投放中國和美國兩個市場。美國版是道奇Dart,已在北美車展亮相。據悉,兩款車同屬菲亞特C-EVO平臺打造,采用這個平臺的還有阿爾法羅密歐Giulietta。“根據中美市場的不同特點,車型做了本土化改造。”該負責人表示。
為適應中國市場偏愛 “大”和“長”的要求,廣汽菲亞特將首款國產車型打造為長軸距“大車”。據高冉介紹,未來菲亞特的國產車型,也會充分考慮中國市場的特點,借鑒克萊斯勒。不過,這也意味著菲亞特在市場上銷售的三款進口車均未被納入國產計劃。
作為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聯合開發的第一款車,該車型無疑集中了雙方的技術特點。高冉告訴記者,C-Medium搭載1.4T的發動機,來自于菲亞特;變速箱DDCT是菲亞特跟克萊斯勒聯合開發的一款干式雙離合變速箱。
在銷售渠道上,廣汽菲亞特今年的目標是經銷商網絡數量翻倍達到100家。高冉介紹,目前廣汽菲亞特開業經銷商45家。據悉,這些經銷商主要來自于菲亞特原有的經銷商和廣汽集團其他品牌經銷商加盟。
根據計劃,菲亞特每年將國產一款車型。由于廣汽菲亞特在長沙的新工廠初期產能只有14萬輛,這顯然無法滿足馬爾喬內對于中國市場的期待,克萊斯勒的國產也勢在必行。
克萊斯勒國產倒計時
強勢的馬爾喬內在接管克萊斯勒之后,正讓新組建的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逐漸走上盈利軌道。盡管2011年市場狀況不均衡,但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的收入與利潤均顯著超過目標,分別達到596億歐元和24億歐元,全年汽車發運量總計400萬輛。
2012年,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提出了770億歐元的銷售目標,在歐洲經濟未見起色的情況下,全球汽車銷售的重點市場還剩下北美和中國。相比之下,北美作為較為成熟的汽車市場,繼續增長的幅度并不高。因此,押寶中國,成為眾多汽車公司的選擇。
這對于期待復蘇的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更是如此。2014年,中國市場將起承擔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約10%的銷量任務。但是,以每年國產一款菲亞特車型的速度來看,未來三年內的3款車型,仍難以成為50萬銷量的主要來源。
克萊斯勒在中國市場,無論銷量還是品牌認同,均比菲亞特更具優勢。數據顯示,2011年克萊斯勒在中國市場銷量達到2.2萬輛,比2010年增加了1萬輛。
但是,進入2012年的克萊斯勒,將面對因 “雙反”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此前,由于中國政府對部分原產地美國的車型啟動了“雙反”處罰,對全部車型都采取進口銷售的克萊斯勒來說,市場前景堪憂。如何化解這種不利的影響,盡快在中國市場國產克萊斯勒車型也成為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高層迫切希望推進的工作。
“我們進軍中國市場的時間已經較晚。”高冉承認目前面對的市場困境。因此,抓住中國市場在豪華車和高端SUV領域的增長機遇,仍是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的當務之急。
“中國經濟增速正在放緩,且汽車市場產能較大,沒有任何一個車企愿意放棄現有的市場份額,但我們會加倍努力。”廣汽菲亞特相關負責人表示。該負責人還告訴記者,克萊斯勒國產的相關事宜正在洽談。
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的逐漸降溫,相關審批政策對于車型國產化的要求越來越嚴苛,克萊斯勒的國產化顯然還有諸多挑戰有待解決。業內人士分析,隨著中國對于油耗標準、生產資質審批制度越來越嚴格,克萊斯勒的國產化將日漸明朗。
事實上,無論菲亞特,還是克萊斯勒,重新回歸中國市場的關鍵仍然是認清中國市場特點,對其相對小眾的車型風格實施本土化改造。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