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01 01:13:40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許金民
每經記者 許金民
滄州明珠 (002108,收盤價8.42元)從事的是PE管材、BOPA薄膜的生產和銷售,業務不具想象力;2009~2011年實現凈利潤1.02億元、1.16億元、1億元,也沒有大的飛躍。然而,昨日公司披露的2011年年報顯示,機構的調研記錄長達3頁,共26批次;十大流通股名單曾先后被海富通系、中郵系基金“占領”,如今換成了華夏系基金。原來,滄州明珠已于去年下半年實現鋰電池隔膜批量、穩定生產,產能約500萬平方米/年。并已交付比亞迪(002594,收盤價26.14元)試用成功。
華夏系基金加倉
滄州明珠昨日披露的2011年年報顯示,公司業績方面并無太多亮點。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16.6億元,同比增長21.80%;實現凈利潤1億元,同比下降13.33%;扣除非經常性損益,降幅16.07%。基本每股收益0.33元,去年為0.38元;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15.47%。
具體業務方面,管材實現銷售收入10.02億元,毛利率為21.11%,同比下降3.53個百分點,連續兩年下降;薄膜實現銷售收入6.16億元,毛利率僅為7.59%,同比下降7.19個百分點,慘過2008年。
即便業績不太靚麗,機構對其熱情依舊不減。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從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前往滄州明珠實地調研的機構眾多,公司光調研記錄就寫了3頁、53條、26批次。華夏基金更是 “三顧茅廬”,2011年6月9日派出倪邈、孫彬前往調研;2011年10月27日由范鵬偉、倪邈、鄭煜組隊;2012年1月5日又變成了李華松、王龍。
而且華夏基金并非只看不買。滄州明珠2011年三季報顯示,華夏成長持有315.06萬股,華夏藍籌核心持有199.99萬股,在“前十大流通股”名單中分列第四、第五位。而滄州明珠2011年半年報里,這兩只華夏系基金并沒有現身。2011年公司年報則顯示,華夏系基金已在滄州明珠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占據四席,持股數量接近1300萬股。其中,華夏成長加倉至420.56萬股,華夏藍籌核心持股數量不變,華夏優勢增長持有474.19萬股,華夏紅利混合則持有202.49萬股。
產品已交付比亞迪試用
機構為什么對滄州明珠情有獨鐘?華夏系基金“瘋狂”買入,這又是為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滄州明珠于去年7月推出定向增發預案,公司擬向包括控股股東東塑集團在內的投資者發行不超過4000萬股,不低于8.16元/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32640萬元,用于投資建設“年產19800噸聚乙烯(PE)燃氣、給水用管材管件項目”和“年產2000萬平方米鋰離子電池隔膜項目”。
該定增方案于去年12月23日獲發審委審核通過,但批文還沒有下發;年報顯示,募投項目還在前期準備,滄州明珠并沒有利用自有資金大舉投入;華夏系基金“賭”定增實施、股價高開高走,不能成立。
市場人士表示,上市公司推出定向增發方案后,一般會在年報披露時推出優厚的分紅預案,這樣能刺激股價上揚。但滄州明珠2011年的分紅方案是“10派1”,還不如2009年的“10派1送2轉5”、2010年的 “10派0.3送2轉6”;華夏系基金“賭”分紅超預期,也難說得通。
分析人士認為,華夏系基金買入業績下滑的滄州明珠,最有可能看中的是鋰電池隔膜。滄州明珠在年報“董事會報告”中披露,公司經過兩年多的研究與開發,鋰離子電池隔膜產品已經實現穩定量產,并形成批量銷售,該產品將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
滄州明珠的確很早就在從事鋰離子電池隔膜的研發工作,采用的是干法工藝,公司董秘辦工作人員昨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試驗生產線只有一條,產能約為500萬平方米/年,去年下半年實現穩定量產。”記者詢問該隔膜制造的電池是用于3C產品還是電動自行車?工作人員回答是用在電動汽車上,并確切地稱已交付比亞迪試用成功。
隨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曾試圖向比亞迪證券事務代表張燕求證此事,其回應:“不太清楚,要去問一問其他部門”。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