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09 01:14:02
第一提案人:李書福
界別:工商聯
希望辦理的承辦單位:國家環保部、衛生部、人社部、質檢總局
提案日期:2012年2月29日
提案正文:
近期,關于中國是否應該進行PM2.5顆粒檢測和城市空氣污染成為一個社會熱點問題。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汽車社會已不可逆轉的到來。汽車給人們帶來方便與效率的同時,也給環境造成了污染。
汽車污染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汽車排放的尾氣污染物和噪聲對車外環境的污染;二是車體材料釋放有害物質造成的車內環境污染。對于汽車排放污染和噪聲污染,國家已經制定并發布了相關法律和一系列汽車大氣污染物、噪聲排放標準,并實施了汽車型式核準、生產一致性檢查和在用車排放檢查制度,對控制汽車外部環境污染發揮了重要作用。
對于車內環境污染,世界衛生組織已明確將其與高血壓、艾滋病等共同列為人類健康的十大威脅之一。而人們在購車時,除對汽車的品牌、型號、外觀、特性等比較關注外,往往會忽視車內空氣污染對人體的傷害。實際上,在車廂這一狹小的空間內,存在著大量有害氣體。一直以來,國內對于車內空氣質量一直無法規、無標準、無監管,眾多車主對于新車撲鼻的異味,只能忍耐。“新車味”一度成為人們對于車內空氣污染的一種無奈表述。近年來,媒體曾報道過多起因車內空氣污染傷人致死的事件,由車內空氣污染引發的糾紛、訴訟也日漸增多。前不久,中國科學院所屬中科理化環境分析研究中心進行了一次調研。該機構在檢測過程中選取了50款市場上常見的車型,行駛里程從10000km到270000km不等,針對其車內空氣質量情況進行檢測,最終發布了權威性的 《國內汽車空氣質量報告》。結果表明,車內空氣健康狀況極不容樂觀。其中車內空氣中所含的TVOC與室內空氣質量標準比較平均超標30%;菌落總數與室內環境質量評價標準1級參照對比平均超標77.65%,與新加坡室內空氣質量標準比較平均超標255.30%。長此以往,人類的健康就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難以估量的危害。新車車內空氣污染主要來源有三個,第一個是車內各種配件,如隔音墊、密封件、橡膠件、塑料件、坐椅等不環保化學配方設計;第二個是車內飾,如車內地板、門內護板、車頂棚襯里、窗簾等;第三個是生產中使用的油漆、稀釋劑和黏合用的膠水油漆等。德國最早開始關注車內環境污染控制,并頒布相關法規政策;美國從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關注車內環境污染,對材料進行法律化約束要求。但是,由于中國沒有這一套控制標準,所以導致了大量外國品牌汽車在中國投放的產品與在歐美投放的產品標準不一致,嚴重影響了中國人民的身體健康。
近年來,國內自主品牌車企逐步開展了車內環境污染控制工作,不少自主品牌車型已超過眾多合資品牌車型,達到汽車行業領先水平。但是,由于沒有統一法規要求,各汽車企業結合自身情況及銷售區域,衍生出不同的測試方法及管控手段,其車內環境品質控制技術水平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距。
2011年10月27日國家環保部和國家質檢總局聯合發布了《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規定了車內空氣中8種常見的揮發性有機物濃度的設定限值,自2012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該指南從一定程度上使消費者在車內污染方面的維權有了依據,但該指南并非強制性標準,還沒有法律約束力,不能從實質上對車內有害物質進行抑制。
為了提升汽車行業車內空氣質量標準,防止車內空氣污染對消費者的危害,建議如下:
一、由國家環保部、質檢總局牽頭建立權威的乘用車內空氣質量檢測和發布機構,像中國新車評價規程(C-NCAP)那樣,定期對市場上的新車空氣質量進行抽檢、發布,給予消費者系統、客觀的車內空氣質量信息,使消費者真正對車內空氣污染有知情權。
二、對于各地的檢測機構必須要求通過國家的資質認證,能夠出具國家認可和有法律效力的檢測報告。
三、盡快將《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轉變到國家強制性標準。
四、以點帶面,由國家環保部、衛生部、人社部牽頭,建立健全以預防為主的國家環境與健康政策法規,重點抓監測與防范,實現源頭控制,解決危害人民群眾健康的突出污染問題,減少環境相關性疾病發生,緩解醫院就診壓力,減輕社保負擔,確保環境和健康得到有效保護,促進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