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2-03-10 01:26:28
在筆者看來,中國經濟在2012年仍然是有驚無險,增速應為前低后高,轉危為安是大趨勢。
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把2012年經濟增速調降到7.5%,這是8年來GDP增長指標首次破“8”。7.5%這個數據不僅成為“兩會”的一大熱點,也令全球市場對中國經濟可能硬著陸表示擔憂。筆者注意到,溫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還沒有作完,股市就以下跌響應,第二天繼續下跌,幅度不小。不僅A股下跌,全球主要國家股市都跌。很明顯,市場已經解讀為中國經濟“不再保8”,而如果中國經濟真的硬著陸,對全球經濟復蘇將構成負面影響。
表面上看,中國經濟不再“保8”,多年來形成的基礎產能必將大量閑置,房地產業將更加清冷,投資率也會大幅度下降,中國經濟有可能硬著陸。但在筆者看來,中國經濟在2012年仍然是有驚無險,增速應為前低后高,轉危為安是大趨勢。
首先,7.5%是經濟增速最低線,而不是最高線。當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很大,歐債危機、美債危機都可能爆發,發達國家經濟低增長甚至出現輕度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很大,這對中國經濟將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因此,國家不宜確定太高指標,讓地方被迫層層加碼,最后陷入被動;二是中國今年將下決心調整經濟結構,適度地“國退民進”,適度地減少大型基本建設項目的開工量,這會引起GDP總量的向下調整,對此必須提前預估;三是經濟發展方式需要進行調整,更加注重GDP的含金量,中央政府要率先放棄以GDP為綱的考核模式,減少命令經濟的比重;四是今年慢一點,是為了今后快一點。因此,7.5%不是一個單純的減速指標,而是個加快改革的指標,是提高增長質量的指標。
按照經濟學理論,GDP有可再生GDP和低效率GDP之分。無效的GDP如同凈消費,它的功能只在增加就業機會,多開支了一些人工費用,但不會產生GDP滾動,即生產型GDP。過去多年,中國的GDP主要靠投資拉動,靠基礎建設拉動,投資占GDP的比例接近46%,在全世界首屈一指。投資水平如此之高,實體經濟未必就好,相反虛擬經濟的泡沫在增大,物價接近失控。這種增長方式需要實質性改變。而主動地將GDP指標降低一點,有利于創造提高GDP質量的大環境,有利于提高生產型GDP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衡量經濟是否真的增長,健康與否,關鍵不在GDP,而在就業率提高,勞動者收入提高,企業注冊數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感增強。如果做到了這幾點,GDP增速低一點反而是好事。
當然,一定量的GDP增速是必須的。從宏觀上看,沒有一定量的GDP,沒有均勻的GDP減速,不僅投資率肯定下降,宏觀經濟有可能失速。實際上,當GDP一下子調整很大時,實體經濟一定萎縮,而蛋糕不做大,消費率也上不去,經濟轉型成為空談。企業利潤率與GDP是有一定比例關系,目前企業利潤率已經出現急劇下降趨勢,低于7.5%的經濟增長率風險很大。
國家副主席習近平最近談到,中國經濟絕不會出現硬著陸。實際上,就是指經濟增速不可能大幅度下滑。如果考慮到過去幾年中國經濟的實際增速是12%以上,一下子調整到7.5%就是硬著陸。而從“兩會”分組討論情況看,各地對此十分清醒,都在制定實事求是的經濟發展目標。總的看,減速是一致的,但同時也在強調提高增長質量,同時保持合理增速。
正是因為對7.5%有著正確的認識和解讀,A股市場才在下跌調整兩天后,于半年線上方結束調整,在“兩會”召開的關鍵時點出現大幅度反彈。筆者堅持年初的判斷:今年有牛市;“兩會”前建倉,之后闖關,滬指突破2500點;大膽地布局2012年,逢低就買,調整反而是機會。只有堅定信心,才能收獲未來8年。
中國經濟是需要調整的,那是為了它更健康。股市也需要調整,但滬指在2500點以下,很難出現大幅度的調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