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24 00:37:43
本報對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的投資人目前的情緒和投資意愿進行了調查對當前理財產品升溫后的投資策略進行分析。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徐皓 李新江 董華
深圳
偏股基金遭“信任危機”投資傾向逐漸轉變
最能佐證權益類基金不受歡迎的是,今年股指頻頻走高之際,偏股型基金仍持續遇冷,今年已成立新基金32只,首募規模達到20億元的5只基金中,4只基金屬于固定收益型基金,偏股型基金只有一只。
在深圳,《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投資者同樣更喜歡收益得到保證以及存續期更短的產品。
深圳某基金公司銷售經理向記者指出,通過近期和客戶經理的溝通交流,了解到現在銀行的理財產品銷售不錯,大家對基金有很大的抵觸情緒,銷售很難,主要是因為購買基金的很多客戶都虧損了,沒有收益。現在客戶購買基金,大部分都是希望在保本的基礎上實現穩健收益。
《每日經濟新聞》連續跟蹤深圳多家銀行網點的投資案例還了解到,產品的“流動性”也成為中等資金投資客戶選擇的重要標準之一,因此對于持續的本金安全要求也越來越高。
深圳基民質疑股票型基金
上述基金公司銷售經理表示,“盡管有些基金業績排名較高,但是收益率仍然是負值,持續虧錢令很多投資者投資意愿收到重挫。”
在這時,銀行理財產品給人的“保本”印象卻深入人心,其中建設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至今沒有虧損記錄,而且頗高的年化收益率對其他產品的沖擊力也較大,這與長期虧損的偏股型基金相比,更容易獲得普通投資者的信任。
“銀行理財產品大多承諾收益并具有保本條款,符合中國投資者的心理預期,這是其近兩年廣受追捧的重要原因之一。”
實際上最能佐證權益類基金不受歡迎的是,今年股指頻頻走高之際,偏股型基金仍持續遇冷,今年已成立新基金32只,首募規模達到20億元的5只基金中,4只基金屬于固定收益型基金,偏股型基金只有一只。
深圳某基金公司銷售經理指出,通過近期和客戶經理的溝通交流,了解到現在銀行的理財產品銷售不錯,大家對基金有很大的抵觸情緒,銷售很難,主要是因為購買基金的很多客戶都虧損了,沒有收益。現在客戶購買基金,大部分都是希望在保本的基礎上實現穩健收益。
一位長期在深圳從事基金銷售的人士頗為不平,“這實際上是投資誤區,銀行理財產品并非完全保本的設計,標出的年化收益率也不一定真正實現。”
投資思路出現轉變
與此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深圳投資者的成熟度已經較高。記者了解到,目前一些投資客戶,對投資產品“流動性”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少有鎖定期的理財產品頗為尷尬。
“這似乎并不能說明隨時可以贖回的公募基金更受歡迎,實際上,面值安全現在變得十分重要,一些客戶因為急用錢,贖回所持有的理財產品時,如果凈值虧損,這些客戶將很難維護。”深圳某銀行理財人士指出。
“包括一些年齡較大的投資者,愿意接受的投資周期越來越短,更喜歡可以隨時取出來的理財產品。”深圳中行某網點理財人士告訴記者。盡管公募基金能夠提供這一投資的便利,但是由于近兩年證券市場波動劇烈,很多客戶在權益類基金投資中并沒有盈利,導致基金銷售仍然頗冷。
某銀行客戶經理說,現在來銀行咨詢的客戶大多數都對銀行理財產品比較感興趣,許多市民將購買理財產品當作主要投資渠道,雖然去年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有所下降,但客戶仍然對期限在半年以內的短期理財產品非常熱衷。
“目前客戶購買基金的積極性可以說是年年創新低,造成這種結果,客戶、銀行、基金公司都要承擔責任。基金公司的主因就是盲目發行產品,以資產規模作為衡量公司業績標準,從不主動要求客戶贖回基金獲取穩健收益。這其中的最大原因就是:基金公司以資產規模為衡量標準,而不是以給客戶收益的標準為衡量標準。”深圳某銀行理財人士說。
包括基金公司和商業銀行在內,對于投資者的教育也開始有所傾斜,目前銀行對于客戶購買基金的建議主要圍繞5方面,一是市場行情回暖;二是基金公司多出穩健回報產品,而不要盲目追求高收益高回報的風險產品,基金公司績效指標不能單一地以公司資產規模來進行排名;第四,證監會對基金審批門檻提升,對產品品種風控加強;第五,銀行和基金公司共同挽救被套牢基金客戶,實實在在地進行贖回操作等方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