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31 01:46:40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王硯丹
每經記者 王硯丹
2011年已經過去三個月,清明小長假之后,2011年年報披露即將掀起最后的高潮。從目前情況看,A股上市公司總體來說經營良好,成長穩健。
截至本周五(3月30日),滬深兩市已有1272家上市公司正式公布了年報。據巨靈統計顯示,這1272家公司去年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3.15萬億元,較2010年增長26.2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7萬億元,同比增長14.24%。
盡管以上數據看起來很美,但A股去年的“熊樣”和近期反彈一步三回頭,都與眾公司靚麗的業績相悖。
市場走勢反映了一切基本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研究后發現,上市公司一派喜氣的年報中,蘊含著重重隱憂,這或許是A股市場走勢不佳的原因之一。
/隱憂篇/
兩極分化+現金流萎縮困擾A股上市公司
隱憂一:20家大公司賺走73%的利潤
A股上市公司年報第一大隱憂,是明顯的兩極分化。
巨靈數據統計顯示,截至3月30日,1272家已經公布利潤的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13.15萬億元,同比增長26.2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7萬億元,同比增長14.24%。其中,凈利潤排名前20家公司,總共實現凈利潤1.15萬億元。
也就是說,這二十強企業每天可實現凈利潤31億元,相當于一些中小板、創業板企業幾年的營業收入。這二十強的盈利占比也出現上升跡象。2010年,上述1272家公司盈利最多的前20名企業共實現凈利潤9823.34億元,占比71.29%。
從榜單來看,金融行業,特別是銀行業占據了凈利潤二十強的大半江山,共有10家銀行、1家券商、兩家保險公司入圍。前五名公司中除了第三名中國石油外,四大國有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緊跟其后。
被稱為 “全亞洲最賺錢銀行”的工商銀行2011年實現凈利潤2082.65億元,同比增長26.10%,相當于1272家公司凈利潤總和的13%。
二十強中的實業企業也多以資源類為主。中石油、中石化去年各實現凈利潤1329.84億元和716.97億元,“兩桶油”一天可賺5.61億元,稱得上“日進斗金”。
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師指出,雖然現在還有一半上市公司沒有披露年報,但是從統計數據和多種跡象來看,這種“國進民退”以及金融與實業之間的失衡已經愈發嚴重。“金融侵蝕實業的利益。銀行利潤高增長靠的是不斷消耗資本金,或者說是自己通過發放貸款等來制造貨幣、制造利潤。而長期來看,金融如果失去實業支持,遲早會對經濟造成硬傷。從歐美情況來看,下一次大的經濟騰飛,將來源于以Facebook、谷歌為代表的科技創新,它們是人類的明天。但中國這種銀行靠吃受保護的利差、資源類公司靠壟斷來實現增長的模式,一旦打破則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如果A股盈利二十強的榜單中,能出現哪怕一家科技企業,都是個好的信號。可是至少現在,看不到一丁點這種跡象。”
隱憂二:賺了利潤不賺錢
A股上市公司第二大隱憂,是凈利潤與現金流的不對等。換句話說,很多上市公司賺的是賬面利潤,而不是實實在在的金錢。
巨靈財經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1272家上市公司在凈利潤增長14%的情況下,經營活動現金流卻僅同比增長8.79%,為2.59萬億元。
關鍵問題是,除了金融、資源等壟斷企業外,許多公司經營現金流出現萎縮,甚至是巨額凈流出。
現金流榜單中,工行依舊雄踞榜首,去年經營現金凈流入3481.23億元,平均每天凈流入9.54億元。其次是中石油,全年經營現金凈流入2901.55億元,平均每天流入7.95億元。而排名前20的公司去年共實現經營現金凈流入2.38萬億元,占比高達91.89%,高于凈利潤前20名占比18個百分點。
上述20家公司之外的1252家公司,2011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僅為2198.16億元,同比下降49.83%。其中,有370家上市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為負數。
應收賬款大幅增加、存貨高企是占據上市公司現金流的重要原因。截至12月31日,1272家公司應收賬款凈額為1.26萬億元,較年初增加5095.21億元,增幅高達68.32%;存貨賬面價值2.47萬億元,較年初增加5542.63億元,增幅達到28.98%。
地產公司是現金流出的大戶,也是存貨積壓的大戶。巨靈財經統計數據顯示,已經公布年報的61家從事房地產開發的上市公司(證監會行業分類)2011年年底賬面存貨已經達到6838.05億元,較年初增加2094.64億元,平均每家房地產公司積壓存貨超過100億元。按照61家公司2011年總營業成本1345.25億元估算,即使不再開工新項目,舊項目也不再增加新投入,這61家公司平均也需要5.08年才能將現有存貨全部消化。
一些中小板、創業板企業的存貨絕對金額雖然沒有房地產公司那么嚇人,但是它們也飽受存貨占用資金之苦。
如湯臣倍健去年存貨余額達到1.14億元,較2010年年末增加70.20%,而2010年存貨余額為6709.48萬元,較2009年年末增加100.60%。
應收賬款對企業盈利的侵蝕更加明顯。特別是已經陷入行業寒冬的企業,即使通過承受壞賬風險來保證收入,有時也無法扭轉盈利下滑、甚至虧損的局面。
如光伏行業的超日太陽,去年一直因高企的應收賬款,受到市場詬病。公司一季報顯示,2011年初應收賬款余額約6.50億元,到去年一季度末增至9.92億元,去年中報時暴增至19.26億元,已經超過了上半年17.98億元的營業收入總額。到三季報時,應收賬款增至20.35億元。對此,公司表示,前三季度銷售客戶基本集中在光伏電站建設商,其建設運行機制導致回收期較傳統零售客戶更長。
今年1月31日,超日太陽修正了業績預告,表示去年業績同比下降35%~65%,原因之一就是“滾動的應收賬款總額同比有較大幅度增加,計提壞賬準備同比也有較大幅增加”。
某券商策略分析師指出,應收賬款和存貨大幅增加,一是反映一些上市公司為了實現收入,不惜采用更加寬松的信貸政策,承擔壞賬風險;另外也反映了實體經濟活力下降。“現在貨幣政策并未實質性寬松,而企業通過正常經營獲取現金的能力在下降,這將減弱上市公司抗風險能力,同時會引發上市公司再融資的需求。一旦無法再通過犧牲現金流來獲得利潤增長,上市公司業績下滑是最自然的結果。”
/怪狀篇/
業績優良股價不漲分紅新政肥了大股東?
怪狀一:高成長不受捧 股價頻跌
自從2007年大牛市以后,工行基本沒有像樣的行情;今年3月以來,其跌幅超過2%。招行、興業等規模較小的銀行跌幅更大,招行3月以來下跌近8%,興業下跌近7%。
“兩桶油”的股東更加郁悶。中石油2007年上市之初48元的天價早已成為市場調侃的對象;中石化也好不到哪兒去,目前僅7元出頭,而2007年一度接近30元。似乎“兩桶油”無論業績好壞,都不會對其股價有絲毫影響。
某策略分析師指出,無論是銀行還是 “兩桶油”,業績優良、股價不漲,而且是幾年如此,說到底還是在于基本面的隱憂。投資者對這些公司能否維持高成長,或是高盈利充滿懷疑。如果說工行、“兩桶油”等因流通盤太大,在現在的市場環境下難有起色尚屬情有可原,那么一些相對規模較小、業績成長良好的公司,股價也不上漲,就更加耐人尋味了。黃金股是最典型的例子——去年金價上漲了一年,黃金上市公司業績卻遭遇冷眼。3月29日,山東黃金發布年報,去年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394.15億元和19.02億元,同比增長25.07%和55.55%。
但是好的業績未必帶來
好的股價表現。2011年金價漲了一年,山東黃金股價卻下跌了46%。今年以來,隨著大盤反彈,公司股價也有所上漲,但在3月29日公布年報當天卻以下跌2.15%報收。
另外,一些明顯表現出高成長性的中小板、創業板公司也讓投資者賺了吆喝不賺錢。
光看凈利潤增長率,創業板上市的樂視網是一家絕對高成長性的公司。2009~2011年,樂視網三年的凈利潤增速不斷加快,增長率分別高達46.98%、57.63%、87.05%。樂視網在3月15日發布年報,卻在3月12日就摸到了反彈高點。發布年報前一天,樂視網大跌近7%;年報公布后又陰跌不止,截至本周五,公司股價已較3月12日下跌15.27%。
“現在A股市場上,年報好不會成為資金追捧的理由,年報差往往成為跌的理由。”上述分析師指出,“由于政府將GDP增速目標下調至7.5%,市場已經對整個實體經濟,包括上市公司盈利前景產生了疑慮。現在盈利好的公司或許有更厚的棉被可以過冬,業績差的就更難說了。”
怪狀二:A股分紅新政肥了誰?
2011年年報中另一個不得不提的情況,是郭樹清上任后推行的分紅新政對上市公司利潤分配行為的影響。
光看一些數據,上市公司正在積極實踐郭樹清提出的 “切實提高對投資者的回報”。巨靈財經統計數據顯示,截至3月30日,在已經正式公布年報的1272家公司中,共有945家公司提出了現金分紅方案,比例達到74.29%。相對于前兩年54.34%與63.26%的分紅比例,有較大幅度的提高。一些上市公司分紅比例(以每股現金股利/每股收益估算)甚至超過100%。
紫光華宇堪稱A股上市公司“派現王”。這家創業板公司去年10月底上市。春節剛過就預披露了2011年年報分紅預案:10轉10派15元。直到現在,這么高的派現紀錄還無人打破。
2011年,紫光華宇實現凈利潤8117.24萬元,凈利潤現金含量為-48.99%,但是公司每10股派現15元后將分出去1.11億元,分紅率為136.75%。
恒逸石化、民和股份、益生股份、浙江永強、湯臣倍健等8家公司緊隨紫光華宇,慷慨地提出了每10股派現金10元的分紅方案。當然,每家公司的分紅比例不盡相同。最低的是恒逸石化,分紅比例26.95%,最高的是浙江永強,達到90.09%;其余公司多在50%上下。
一些上市公司因為股息率(每股現金紅利/股價)超過定期存款而受到關注。統計數據顯示,目前股息率最高的公司為南鋼股份 (600282,收盤價2.68元),該公司2011年的分紅預案為每10股派0.7元(含稅),中期每10股派2元(含稅),按去年均價計算的股息率為6.45%;其次為寧滬高速,該公司2011年的分紅預案為每10股派3.6元(含稅),股息率為5.79%。
市場在經過年初對上市公司高派現的狂熱追捧后,現在似乎已經有降溫跡象。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或許是市場發現,郭主席所說的“提升對股東的回報”,實質被許多上市公司演繹成了“提升對大股東的回報。”
以紫光華宇為例。紫光華宇去年10月26日上市,IPO募集資金凈額5.15億元。目前總股本為7400萬股,其中流通股本僅有1850萬股,占比25%。147名原始股東、特別是董事長邵學才是2011年度高派現的最大受益者。目前邵學持有紫光華宇1813.76萬股,這次僅現金就可從公司分得約2500萬元(稅前)。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一位私募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郭主席分紅新政實施后,得到利益最多的不是中小股東,而是這些自然人大股東。名義上提升了對投資者的回報。但問題的關鍵是,這些公司將錢用于分紅后,是否有足夠的盈余留存用于未來發展?是否在分紅完了后又要向資本市場要錢,從而陷入高分紅-巨額融資-再高分紅的怪圈?這才是投資者應該重點關注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