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10 01:08:31
“絲寶系”入主ST邁亞已4年有余,公司股價從12.25元跌到4.16元,市值縮水66.04%,此時撤退可能虧本。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趙陽戈
每經記者 趙陽戈
ST邁亞(000971,收盤價4.16元)在4月6日復牌后已連續收獲兩個漲停,這或與其4月6日發布的一則實際控制人可能將易主的公告有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從“絲寶系”入主ST邁亞至今已4年有余,公司股價從12.25元跌到4.16元的水平,市值縮水66.04%,絲寶系如果此時撤退,有可能是以虧本的姿態來完成。而即便ST邁亞易主成功,但準新東家安徽藍鼎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藍鼎集團)卻是以房地產開發為主的企業,在房地產調控政策未見松懈的背景下,ST邁亞的前景依然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
絲寶系或巨虧出局
4月6日ST邁亞稱,公司實際控制人絲寶集團和絲寶實業正與藍鼎集團協商,擬將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毛紡集團100%的股權轉讓給藍鼎集團,消息一出,ST邁亞連續兩日均“一”字漲停。
歷史信息顯示,絲寶系于2007年底入主ST邁亞,以6.268億元的價格拿下了毛紡集團100%股權,繼而以29.9%的持股數間接控股ST邁亞。絲寶系入主時有一系列承諾,比如將“選擇合適時機和適當方式”向ST邁亞“注入其他優質資產”等。
資料顯示,絲寶系業務橫跨衛生用品、藥業、旅游業、房地產等產業,但隨著2008年8月、2010年3月、2011年7月重組傳聞被ST邁亞一次次澄清,絲寶系直到如今都沒有相關的資產注入動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前2007年底絲寶系用了6.268億元獲得毛紡集團100%股權,而毛紡集團的核心資產正是ST邁亞,但當時ST邁亞股價高達12.25元,截至2007年11月19日(評估基準日)的所有者權益也為6.27億元。而4年過去,ST邁亞昨日收盤價僅為4.16元,截至2011年9月30日的所有者權益也只有5466.3萬元。市值縮水66.04%,所有者權益更縮水超9成。
“準新東家”主業為房地產開發
既然ST邁亞發公告稱實際控制人或將改變,那么潛在的新東家藍鼎集團又能給ST邁亞帶來什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藍鼎集團的官網中看到,該集團成立于2006年,注冊資本為1億元,是一家以房地產開發綜合運營為主的多元化集團,主業包括高端住宅、城市綜合體、寫字樓開發、五星級酒店建設和運營等多個領域。其官網稱,藍鼎集團2011年以25億元的房地產銷售總額稱雄合肥。
華安證券分析師張兆偉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繼“史上最嚴”的房地產政策執行以來,監管層對涉及到房地產業務的上市公司重組、再融資都暫緩審批,期間不乏有重組、融資計劃的上市公司在嘗試中碰壁,截至目前,政策方面未現實質性的松動。由此來看,假設由藍鼎集團接手毛紡集團后,短期內注入自身房地產資產的可能性較小。ST邁亞公司工作人員則表示,還沒有藍鼎集團資料,也不太清楚大股東的交易進程,不過公司房地產方面項目“御臺公館”和“公園世家”已進入預售階段,一切正常。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