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10 01:10:22
一直備受關注的中國債市首只C級短融,違約風險似乎迎來柳暗花明。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萬敏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萬敏 發自北京
一直備受關注的中國債市首只C級短融,違約風險似乎迎來柳暗花明。
昨日(4月9日),為保證被降為C級的“11海龍CP01”兌付工作,山東海龍如期發布兌付公告??窃谥袊鴤畔⒕W的當日公告顯示,山東海龍、恒豐銀行和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為此次付息相關機構。
由此兌付公告來看,被評為“垃圾”級的海龍短融,“違約”的警報或許得到了緩解。
利好債券持有人
山東海龍去年4月在銀行間債市發行4億元人民幣的一年期短融,將于今年4月15日到期,由恒豐銀行任主承銷商,票面利率5.80%。
由于發債主體山東海龍公司經營和財務狀況持續惡化,在發債之后,2010年山東海龍年報顯示,當年公司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變為虧損3.72億元。隨后公布的2011年一季報顯示,當季再虧5615萬元。
此后,巨額擔保、變更發債募集資金用途未及時披露等一系列問題逐漸暴露,山東海龍的主體評級和債券評級也一降再降,聯合資信評估公司此前發布跟蹤評級報告,半年內第三次調降山東海龍評級,其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由“BB+”下調為“CCC”,評級展望維持為“負面”,并將“11海龍CP01”的債項信用等級由“B”下調至“C”,以此來反映其還本付息能力很低,違約風險較高的信用狀況。
自2011年9月22日最后一筆交易后,“11海龍CP01”就一直處于零交易狀態,該短融的最新中債估值收益率破117%,為正常短融券的18倍。
“海龍發兌付公告,這對債券的持有人是個好消息。”中信證券董事總經理高占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大家還是很關注海龍的進展,畢竟連續下調評級,收益率高到一定程度,還是比較少見的。
信用債市場化違約難現
對于海龍短融出現這樣的逆轉走向,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劉俊郁表示,中國債市一直沒有違約出現,也不是一種健康的狀況,為了債市長遠發展,可能需要給市場參與者更多的機會。
此前有媒體援引該短融主承銷商恒豐銀行高層稱,正在與山東銀監局協商。可能的解決方案是由銀行提供一筆過渡資金暫時解決海龍短期融資券的兌付問題,同時濰坊市政府為這筆資金提供擔保。
對于海龍債未來的走勢,分析人士認為在政府的幫助下可能 “不了了之”。但是對中國的信用債市場來說,海龍債的兌付可能會使信用債市場繼續延續前期的牛市走勢。
“信用債市場方面,之前低評級債已經漲了不少,但海龍不違約仍對債市會有提振作用。但中國的經濟基本面還是沒有特別穩定的預期,企業盈利狀況不佳,未來的市場重點可能會由低評級品種向高評級品種轉換。”劉俊郁表示。
對此,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海龍債的如期兌付,對于債券持有人是好事,但是卻讓中國債券市場喪失了一個信用債真正市場化違約的機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