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17 01:41:41
我初中的地理老師給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喜歡上他的地理課,并不是我對地理知識有濃厚興趣,主要還是喜歡聽他侃大山,所以我地理學得并不太好。
說到地理知識,最近兩年它可是在股市派上了大用場。記得從2009年開始,海南國際旅游島、福建海峽西岸、天津濱海新區等振興規劃相繼出臺,相關區域上市公司遭遇輪番炒作。
而進入今年4月,各地接力推出金融改革方案,再度引爆市場的眼球,先是溫州金融改革,然后是深圳前海概念,再到上海本地概念。本周一,天津濱海新區概念股全線啟動,多只天津本地上市公司漲停,同時,重慶、四川等多個板塊都出現漲停股,再度復制了之前炒作區域振興概念時的輝煌。我相信,接下來各大區域板塊很可能會進一步表現,不論這些區域是否真正推出了金融體制改革,或者改革是否會對區域內上市公司市場帶來實質性業績提升。因為在炒作的最初階段,概念是王,等待這一波過去后,市場才會冷靜下來,才會有時間反思這種瘋狂炒作的意義。
我在上周六訪談中談到金融體制改革是當前市場主線,而改革必然產生紅利,也就是給二級市場帶來機會。從上周末消息面來看,新一輪匯改已經啟動,加之部分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率先下調,使得降準預期進一步增強。雖然經濟面上并不樂觀,但是政策面上則是紅利不斷,特別是金融體制改革和匯改的多重利好,不斷帶來新的投資機會。所以研究大盤指數在當前的參考價值已經降低,沒必要過于關注大盤,而應該把焦點放在學習地理知識上。
我準備在這幾天晚上重溫地理知識,希望在我研究地圖小有所成之前,這波行情不要結束。
(張道達)
道達郵箱:daoda@263.net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