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20 02:24:21
每經編輯 劉旭 每經記者 祝賀 發自北京
劉旭 每經記者 祝賀 發自北京
經過2011年車市的洗禮,自主品牌企業在2012年伊始紛紛展開新一輪攻勢。在北京車展之前,比亞迪、海馬等自主品牌企業紛紛推出新品,而吉利汽車已經將“技術吉利”作為企業的戰略方向。
與自主品牌的“集團軍”不同,民營自主品牌企業面臨資金短缺、技術短缺以及由此帶來的人才短缺等一系列問題。對此,“自主品牌處于生死關頭”的論斷從去年開始就不絕于耳。
“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機會在民營企業,對于他們而言,生存壓力讓他們發展更快,也更加符合市場規律”,汽車行業分析師賈新光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時至今日,經過一輪淘汰和篩選,自主品牌雖然依舊困難,但是已經從一味的價格戰,轉型到對于品牌、車型甚至設計上的追求,發展方向經過多輪調整,已經從“求大”回到“做強”的發展路徑上。
“一直到2013年,自主品牌的日子都不會好過,”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市場對于自主品牌的調整存在一定時間的接受期,同時,自主品牌自身的技術升級還在進行中。因此,2012年,對于這些自主品牌企業而言,仍將是臥薪嘗膽的一年。
自主品牌組合拳技術升級+品質先行
四年十萬公里,是大多數合資企業都沒有提出過的保修期限,但這一次被一個自主品牌企業提前發布,這個企業正是此前出現品質控制問題導致市場風波不斷的比亞迪。
2012年4月9日,比亞迪總裁王傳福表示:“比亞迪過去一直是高速成長,在成長過程中,公司也犯了一些錯,借著2011年的市場調整期,比亞迪狠抓品質,不斷去改進和優化。今天發布的質保政策,不只是一個承諾,更是自主品牌的信心。”
同時,王傳福將此前定位三年的調整期提前一年完成。他介紹道,“今年是調整期的最后一年”。此前,比亞迪預計,在經歷一系列風波后計劃調整期要到2013年才結束。
無獨有偶,在比亞迪發力品質保障之時,此前與之競爭最為激烈的吉利汽車早已將汽車戰略重點轉移到對技術的追求。從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汽車就是四個輪子加幾個沙發,再加一個車殼和發動機”的論斷,到帝豪EC7以四星成績創造了自主品牌在歐洲進行碰撞測試的最好成績,吉利汽車對于技術升級的追求有目共睹。
吉利集團副總裁趙福全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作為自主品牌的吉利汽車,安全作為賣點之一已經成為企業戰略。在自主品牌汽車企業面臨品質和品牌雙重困境的當下,來自成熟汽車市場的肯定使得吉利信心倍增。同時,“安全吉利”的營銷,成為吉利汽車的新賣點。
從“逆向研發”開始的中國自主品牌企業經歷了多年摸索才逐步走正向研發的道路。眾所周知,正向研發的投入高、見效慢,同時存在較大風險性,因此,對于成長初期的自主品牌企業而言,并沒有能力從事正向研發的工作。
然而,逆向開發的劣勢也非常明顯,造車的流程和體系、實驗的項目、實驗的標準、選用的材料、制作的工藝、控制質量的手段、供應商的水平等等,這些東西則難以模仿。當市場成熟度提升到一定程度,逆向研發將無法支撐市場需求。
目前,眾多自主品牌企業已經意識到核心技術的研發與質控對于企業的重要意義。“就動力總成來說,奇瑞、眾泰、比亞迪等企業都已經相對成熟,相比于外購或者借鑒合資企業核心技術的集團旗下自主品牌,長期看來,優勢明顯”,一位資深汽車行業人士如是說。
小型車市場仍是重點呼吁出臺扶持政策
在喪失中高端汽車市場話語權后,自主品牌在低端小型車的優勢陣地上也面臨危機。大眾、豐田等眾多企業已經敏銳感覺到,隨著中國汽車市場日漸成熟,新一輪汽車市場的增長點將會集中在B級車以下的中小型細分市場上。
對此,賈新光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強調,小型車市場對于自主品牌企業而言仍將是最為重要的細分市場,此前,在這一市場積累的產品優勢和價格優勢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是自主品牌的生存保障。
他分析道,目前自主品牌在小型車這一市場也在面臨巨大挑戰。一方面,在加大當地采購比重的情況下,跨國公司已經可以在中國造8萬元以下的汽車了,如賽歐、雨燕、瑪馳等,隨著合資自主車型的陸續推出,這類車型會越來越多,對自主品牌會形成越來越大的壓力。
另一方面,國內自主品牌正熱衷于提升產品檔次,紛紛向中級車市場進軍。前些年,李書福稱:“我們不會再造4萬元以下的便宜車。”但是自主品牌車型向上走的努力非常吃力,很難打破10萬元的天花板,只能以較低的價格銷售。
數據顯示,2011年,1.6升及以下排量車型占轎車國內銷量的72%,仍然是轎車市場的主力。中國地區差異很大,一線市場購買力強,產品價位較高,但是三、四線市場相對購買力較弱,需求以經濟型轎車為主。
因此,對于自主品牌而言,長期以來在小型車市場積攢了一定優勢。在提升品牌、向上拓展細分市場的過程中,保持在小型車市場的優勢更是尤為重要。
董揚也表示,2011年自主品牌的鼓勵政策到期以后,對于自主品牌市場產生了巨大影響,與此同時,對于汽車市場的整體結構也產生了較大影響。中汽協的數據顯示,2012年第一季度,1.6升及以下的轎車銷售179.84萬輛,同比下降4.3%;1.6升及以下轎車占轎車總量比重70.2%,比上年同期下降1.5個百分點。
因此,董揚認為,通過出臺政策的方式,鼓勵小型車發展,對于市場環境以及自主品牌的生存發展都是有利的。
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同比呈現持續下降狀態。1~3月,自主品牌乘用車銷售161.78萬輛,同比下降8.1%,降幅高于乘用車總體6.9個百分點,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2.9%,占比同比下降3.2個百分點。
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分析稱,“今后10年自主品牌發展會面臨非常嚴峻的形勢。因為世界上所有品牌在我國幾乎都占有一席之地,競爭越來越激烈,特別是從今年以來自主品牌企業面臨非常嚴峻的環境因素挑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