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28 01:20:22
4月27日,證監會網站顯示,國內4家期貨交易所宣布降低所有期貨交易品種手續費標準,各品種降費比例從12.5%到50%不等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張昊
每經記者 張昊
4月27日,證監會網站信息顯示,國內4家期貨交易所宣布降低所有期貨交易品種的手續費標準,各品種降費比例從12.5%到50%不等,期貨交易所手續費水平整體下降30%左右,調整后的手續費標準將從6月1日起執行。
該信息還顯示,有關降低股票交易費用,減少股票交易成本的事宜,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和審核之中。
“股票交易費用”詳解
目前,A股市場的股票交易費用包括印花稅、傭金、過戶費、其他費用等。
印花稅是在股票(包括A股和B股)成交后,對買賣雙方投資者按規定稅率分別征收的稅金。目前由向雙邊征收改為向賣方單邊征收。上證所和深交所股票交易均按實際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一支付,此稅收由券商代扣后由交易所統一代繳。債券與基金交易均免交此項稅收。
傭金是指投資者在委托買賣證券成交之后,按成交金額的一定比例支付給券商的費用。此項費用一般由券商的經紀傭金、證券交易所交易經手費及管理機構的監管費等構成。
證券監管費約為成交金額的0.2‰,實際還有尾數,一般省略為0.2‰。
另外還有證券交易經手費。A股按成交額雙邊收取0.01475%;B股按成交額雙邊收取0.0001%;基金按成交額雙邊收取0.00975%;權證按成交額雙邊收取0.0045%。
最后來看過戶費(僅上交所收?。?。過戶費是指股票成交后,更換戶名所需支付的費用。由于我國兩家交易所運作方式不同,上交所采取的是“中央登記、統一托管”,所以此費用只在投資者進行上交所股票、基金交易中才支付此費用,在深交所交易時無此費用。此費用按成交股票面值(以每股為單位)的千分之一支付,不足1元按1元收。
長線投資免征印花稅?
證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證監會一直致力于推動降低期貨交易成本,提高市場效率,便利現貨企業廣泛參與,服務廣大投資者。近年來各期貨交易所從服務投資者和提升自身競爭力出發,已經陸續下調了部分品種的手續費。此次期貨交易所對所有品種手續費進行較大幅度的下調,是進一步降低期貨交易成本,提高市場服務國民經濟能力的重要舉措,將對期貨市場下一步的改革、創新和發展發揮積極的作用。
那么,證監會所說的降低股票交易費用,可能會從哪些方面入手呢?在上述A股市場的交易成本中,印花稅及費用無疑是構成投資者交易成本最大的兩塊,證監會稱“考慮降低股票交易費用”,是否會從這兩個方面入手?
Wind資訊統計顯示,從2001年至2010年的10年間,滬深兩市上市A股通過IPO首發、配股、增發所募集的資金為3.15萬億元,而從2001年至2010年的年度累計分紅總額約1.95萬億元。這10年間分紅總額與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的加權平均比率為27.8%。
另外從最近3年印花稅的收取來看,2009年證券交易印花稅收入完成510.47億元,2010年完成544.17億元,2011年完成438.45億元。
某大型券商研究所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上述融資、印花稅對市場的抽血比例,遠遠高于A股市場的投資者分紅。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真正讓投資者賺錢,鼓勵長期價值投資,降低股票交易成本勢在必行。證監會新主席上臺后,鼓勵上市公司分紅,這也是增添市場吸引力的主要特征。
上述負責人表示,盡管印花稅目前已經下降至單邊征收千分之一,但仍然是股票交易的主要成本之一。如果從政策鼓勵價值投資的角度考慮,比如對長期持有股票而非短線頻繁交易的投資者,那么建議免征或少征印花稅;同樣從鼓勵價值投資者的角度來考慮,上述傭金,證券監管費、證券交易經手費、過戶費等,也存在針對特定對象降低的可能。
下調哪些項目最實惠?
周五晚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系上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教授。
董登新告訴記者,降低股票交易費用,減少股票交易成本,應主要從印花稅和傭金考慮。但是,經過此前的熊市,A股市場印花稅多次下調,由雙邊征收到單邊征收,目前印花稅一買一賣僅為千分之一。董登新認為,如此低的印花稅,幾乎沒有下調空間。
在傭金方面,董登新認為,目前券商最高的傭金上限一買一賣為千分之六,因此相比印花稅千分之一,下調的可能性最大。不過,目前券商業務比較單一,主要靠傭金吃飯,傭金又靠天吃飯,因此即使本次下降,下調的空間也不會太大。另一方面,從交易成本轉嫁的角度看,交易所向券商收取的手續費也有可能降低。
董登新還認為,傭金下調可能只是短期心理層面的利好。上述千分之六是上限,但是對于不少大戶,傭金可能只有千分之一、甚至萬分之五以下。因此,降低傭金的上限,可能僅對投資者產生心理上的影響。
證券監管費、證券交易經手費、過戶費也存在下降甚至取消的可能。董登新認為,如果有關部門從這些方面來考慮,對市場的實際影響效應會更大,利好也更直接。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