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18 01:27:10
每經編輯 王毅
王毅
其實,在以電力為代表的壟斷行業里,員工過于高昂的薪酬收入,已經不是什么秘密。早在若干年前,有關某電力公司抄表員年薪十萬的新聞,已經是一個很好的例證。那么,為什么在廣東省的電價聽證會上,該省電力行業的高昂薪酬依然遭到了炮轟?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透過電力行業過高薪酬的表象,人們看到的是一個缺乏制度約束的國企本質。
舉例而言,此次廣東省階梯價格聽證會上,電力公司出具的成本監審報告,就是非常不專業的,由于完全是自己提供的數據,缺乏第三方機構的監督與審核,因而其準確性與科學性必然要招致公眾的質疑。而事實上,幾乎在國內所有行業的價格聽證會上,成本監審報告都缺乏第三方機構的監督與審核,幾乎都是在自說自話,這使得所謂的成本監審報告極易成為隨意擺布的橡皮泥,想變成啥樣就能變成啥樣。
此外,這幾天有關山東濱州魏橋自備電廠電價比國家電網低1/3的報道,也引起了熱議。雖然國家發改委價格司負責電價的有關人士表示,“電網企業需要承擔社會責任,而企業自備電廠不必考慮這些,它只要高出自己的發電成本價就可以售電。”電網企業需要承擔什么社會責任、成本是多少,這些也不能總是糊涂賬。否則,老百姓看到的只是,由于增加了電網企業這個環節,國家電網比自備電廠價格就高了1/3。
可想而知,當對企業的成本監控完全是形同虛設,或者是根本就無法監督時,所謂的企業成本就不過是一堆隨意性極強的數字,完全可以根據具體的需要來改變。實際上,也正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監督,才導致一方面電企喊虧,一方面電企員工的薪酬卻遠遠高于社會平均水平這樣一個事實。
顯而易見,缺乏有效的監控與監管的體系下,諸如電企這樣的國企,已經成為一匹脫韁的野馬,無論企業的業績如何,都不會影響企業員工的高薪收入。這顯然是不符合現代企業的管理制度的,更與我們一直倡導的市場經濟規則背道而馳。
不是說電力行業就不能漲價,但透過廣東省階梯電價聽證會上的這番炮轟,有關部門理應看到,雖然美其名曰為價格聽證,但成本監審的缺位,讓電力公司出具的成本監審報告變成了可信度極低的一組數字。公眾對電力行業漲價之所以紛紛予以炮轟,其原因正在于電力行業的出具的相關數據缺乏透明性與公信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