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18 01:27:39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劉林鵬 發自成都
每經記者 劉林鵬 發自成都
隨著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在去年底戛然而止,正規廢舊家電拆解企業瞬間陷入了尷尬境地。
“我們公司的舊家電拆解生產線已經全面停產了。如果沒有補貼,拆解一臺電視要虧損60多元,我們虧不起呀。”5月16日,西南地區一家舊家電拆解企業的負責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停產并不鮮見,所有正規廢舊家電拆解企業都處于停產觀望狀態,只有極個別企業還在零星生產。
生產線的終日轟鳴恍如隔世,廢舊家電拆解企業目前能做的只有在焦慮中等待新政策的出爐。
備受矚目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以下簡稱基金征收辦法)為何五易其稿目前仍未面世?廢舊家電背后有著怎樣的利益博弈?
昨日 (5月17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相關渠道獲得的一份《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中明確提出 “本辦法自2012年7月1日起執行”。據了解,這份文件目前僅在幾個部委及少數幾家核心家電處理企業中流傳。
基金征收辦法成為廢舊家電拆解企業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另外,國務院剛剛啟動的新一輪節能家電補貼政策,料將撬動3000億元的消費,而家電拆解新政的出爐,亦將推動家電行業良性發展。
停產與亂象
自2009年開始,為了拉動內需,我國開始啟動家電“以舊換新”試點,這也催生了廢舊家電拆解企業的發展,一度出現多達105家處理廢棄家電的“正規軍”。
“以舊換新”政策也推動了廢舊家電回收處理產業的發展。據國家發改委數據,我國已開始進入家用電器報廢的高峰期,每年的理論報廢量超過5000萬臺,且以20%的速度增長,預計到“十二五”末期,年報廢量將達到1.6億多臺。
去年底“以舊換新”政策退出到現在已5個多月,這些原本活得不錯的家電拆解企業正如坐針氈。
“我們選擇停產實屬無奈,如果沒有國家的補貼,正規廢舊家電拆解企業根本競爭不過小作坊。我們公司具備每年100萬臺舊家電的拆解能力,目前舊家電拆解線全處于停產狀態,我們現在還得給上百名工人發工資。”前述廢舊家電拆解企業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納入家電“以舊換新”拆解企業資格名單的企業現在的日子都不好過。
“目前三個拆解基地都已經停工半個月了,員工將近500人,按每月工資2000元/人算,一個月就要100萬左右。”湖南萬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鵬飛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表示,現在企業經營壓力很大。
“正常情況下政策應有延續性,現在拆解企業已經難以為繼。”長虹集團旗下的回收處理公司長虹格潤總經理吳章杰對記者說。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北京市發改委唯一指定的電子廢棄物回收處理企業——華新綠源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煎熬。3年前,為配合家電“以舊換新”政策發展契機,華新綠源把原有每年20萬臺的處理量提升到每年120萬臺,一線工人增加了近兩倍。但是目前,它也難逃限產乃至停產的命運。
家電“以舊換新”政策退出,困擾廢舊家電拆解企業的不僅是補貼的消失,還有貨源的斷流。即使正規的廢舊家電拆解企業選擇不停工,也會面臨“無米下鍋”的窘境。
值得注意的是,在原有“以舊換新”政策下,廢舊家電的回收產業鏈相對簡單:消費者將舊家電交給指定銷售企業(如家電連鎖賣場),銷售企業搬給回收企業,回收企業再轉給指定拆解企業進行環保處理。而現在,這條流水線出現斷層。當“正規軍”全部歇業,廢棄家電就堂而皇之地流向了小作坊,不但造成了資源浪費,更重要的是造成了環境污染。
綠色和平污染防治項目主任馬天杰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大量廢棄電器通過小販流入了小作坊,廣東貴嶼就是此類小作坊的集聚地,這些小作坊通過原始露天焚燒的方式獲得黃金、銀等金屬并獲利。但是,焚燒所產生的有毒致癌物直接危及人體健康,比如一種名為鎘的重金屬對人的神經系統及兒童發育危害極大。
“單純用行政手段去治理這些小作坊只是治標不治本,因為這些小作坊是受利益驅動的。”前述西南一舊家電拆解企業負責人表示,廢舊家電拆解處理行業要想健康發展,建立起正規化、規模化、市場化的拆解企業,離不開國家的支持,提高廢舊家電的回收價格,這些小作坊就會因無利可圖而主動退出市場。
此外,多家廢舊家電拆解企業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為了保證穩定的貨源,它們正謀求建立自己的回收網絡。
“難產”緣于利益博弈
早在十多年前,我國就已著手廢棄家電回收的立法工作,到2009年2月,國務院正式頒布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然而,基金補貼配套政策遲遲未能出臺,處理廢棄家電的基金從哪兒收、怎么收、收多少,一直未有定論。
“基金管理辦法的思路是家電生產企業補貼拆解企業,在生產企業和拆解企業之間就會有利益博弈。”前述舊家電拆解企業的負責人說,基金征收辦法幾經修改仍未出爐,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基金征收辦法修改了5遍,每一遍變化都很大,主要就是對收費標準、補貼標準爭論很大。”
今年4月份,《財經》報道稱,在基金征收辦法第三稿中,家電生產企業在鏈條中仍占主導地位。第三稿明確提出,處理企業可作為基金補貼對象,同時提出,由生產企業將回收的廢棄家電交由處理企業拆解,雙方按照市場方式支付相應費用——這意味著掌握貨源的生產企業擁有較強的話語權。但第四稿,卻刪除了“廢棄家電交由生產企業回收”等描述。
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得的最新版的基金征收辦法中,未提及“廢棄家電交由生產企業回收”。
家電生產企業顯然不甘于僅僅扮演“埋單者”角色。記者注意到,有家電生產企業公開表達了不滿:在“以舊換新”的政策下,生產企業、回收企業、處理企業都受益,而現在的回收政策是處理企業獲益,生產企業埋單,強制生產企業承擔廢棄家電的處理費用。
事實上,“生產者責任制”是國際通行做法。最早探索電子產品回收的歐盟,其頒布的《報廢電子電氣設備指令》被稱為全球最嚴厲的環保法令,宗旨也是“誰生產誰負責”。
“西方國家的電器生產商在銷售的時候就包括了回收的費用,我們也要借鑒他們‘誰生產、誰銷售、誰回收、誰受益’的方法。”家電行業資深觀察家劉步塵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的廢棄家電回收拆解需要規范,首先要保證拆解公司的合理利潤,“拆解企業的投資是很大的”;其二是要規范收購渠道,比如讓家電專賣店承擔起廢棄家電回收的任務,以保證拆解企業的收購量。
基金征收辦法或7月1日起執行
昨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相關渠道獲得一份 《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第二章中明確表示,電子電器產品的生產者、進口電子電器的收貨人或者代理人應該按照規定履行基金的繳納義務。其中,電子電器產品的生產者包括自主品牌生產企業和代工生產企業。
基金征收辦法稱,電子電器產品生產者應繳納的基金由國家稅務機關負責征收,進口電子電器產品的收貨人或代理人應繳納的基金由海關負責征收。不過,該辦法亦指出,電子電器產品生產者和進口電子電器產品的收貨人或代理人所繳納的基金計入生產經營成本,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盡管如此,寄望在廢棄家電回收產業中分一杯羹的家電生產企業,對于自己出局仍感不滿。
中國家電商業協會營銷委員會副理事長洪仕斌公開表示,健全廢舊家電產品回收體系的關鍵環節在于市場驅動,家電企業的參與始終是產業發展的重心。他指出,家電企業在新產品的制造過程初始就必須考慮到未來回收的需求,盡可能利用可再生資源,從源頭保證未來回收產業有利可圖。
基金征收辦法顯示,納入征收范圍的電子電器產品,第一批包括: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房間空調器、微型計算機。補貼標準為:電視機85元/臺,電冰箱80元/臺,洗衣機35元/臺,房間空調器35元/臺,微型計算機85元/臺。
“按上述標準,廢舊家電拆解企業處于微利狀態。”長虹格潤總經理吳章杰表示,他也從多方聽說基金征收辦法已經上報國務院了,今年7月1日起執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該基金征收辦法中也看到,其第38條明確表示,“本辦法自2012年7月1日起執行。”
那么,哪些廢舊家電拆解企業將能享受新政策的紅利?
2009年,商務部、財政部等部委推出“以舊換新”政策后,國內出現了多達105家處理廢棄家電的正規企業。
多家廢舊家電拆解企業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目前包括財政部、環保部在內的多個部委正在對上述企業進行資質審核,并在5月底最終確定入圍名單。
值得注意的是,基金征收辦法中稱,按規定取得廢棄電子電器產品處理資格的企業,對列入《目錄》的廢棄電子電器產品進行處理可申請基金補貼。基于基金補貼的處理企業名單,由財政部會同環保部、發改委、工信部確定,并向社會公布。
公開報道顯示,按照10~15年的使用壽命計算,我國每年有500萬臺電視機、400萬臺冰箱、600萬臺洗衣機要報廢,500萬臺計算機、上千萬部手機進入淘汰期。
3月26日,人民日報刊文稱,家電回收政策的出臺已是迫在眉睫。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發達國家早就開始了廢棄家電的回收立法。例如,歐盟在上世紀90年代即開始對廢棄家電回收立法;日本在10年前實施了《家用電器回收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家電再生利用法律,提出了廢舊家電“再商品化”,即從“生產、使用、廢棄型”的傳統模式轉向“生產、使用、回收、再利用”的循環型模式,它不僅明確了家電回收再商品化制度,也為可持續循環體系提供了法律依據。
據悉,日本明確規定,對電視機、洗衣機、空調、冰箱必須再利用。生產廠家對電視機的資源再商品化率必須在55%以上,洗衣機、電冰箱的資源再商品化率在50%以上,空調再商品化率則要超過60%。消費者每丟棄一臺舊家電,都要繳納相應費用,如果隨意丟棄或是私自拆解,將受重罰。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日本這種廢舊家電回收處理模式,或將成為今后發展的方向。
(實習生熊玥伽對本文亦有貢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