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美對華光伏反傾銷稅初裁高得不公平 中國14家企業擬報團應訴

每經網 2012-05-21 13:11:26

5月17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對華光伏電池及組件的反傾銷稅初裁結果,反傾銷稅率達31.14%至249.96%,加上之前的反補貼稅率,雙反稅率累積達34%以上。

林曉晶 每經記者 趙鵬 發自上海

繼美反補貼中國光伏產品之后,5月17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對華光伏電池及組件的反傾銷稅初裁結果,反傾銷稅率達31.14%至249.96%,加上之前的反補貼稅率,雙反稅率累積達34%以上。這無疑對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火爆開幕的光伏展澆了一大盆冷水。如果該初裁在三至六個月后最終實行,中國光伏產業將在美國遭遇前所未有的政策性寒冬。

稅率高于預期  若實行在美將失競爭力

5月17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對中國光伏電池及組件的反傾銷稅初裁結果,認定中國向美國出口晶體硅光伏電池及組件存在傾銷行為,反傾銷稅率達31.14%至249.96%,加上之前的反補貼稅率,雙反稅率累積達34%以上,如此高的復合稅率下出口的中國光伏制造產品成本優勢將喪失殆盡。

此次反傾銷稅率與之前反補貼的輕重大相徑庭,不予應訴的企業反傾銷甚至高達249.96%。對于這一初裁結果, 在18日的上海光伏展上,眾多廠家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該反傾銷稅率對于市場影響太大:“之前三月份裁定的反補貼稅率還是較為溫和,但這次的反傾銷稅率實在不合理,甚至可以說是非常不公平的。”

今年早些時候(3月21日)美國公商務部公布了對中國光伏企業初步征收的反補貼稅,整體范圍在2.9%至4.73%,該稅率低于普遍預期,也令很多國內業主對反傾銷稅抱有幻想。但結果卻大失所望。如按此稅率征收,中國光伏產品在美國的競爭優勢將喪失。

歐洲政策尚不明確

在對美國反傾銷稅初裁結果失望之外,另一令人揪心的當屬歐盟的態度。一位在美上市的光伏企業法務人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來看,歐盟估計短期內不會提出(反傾銷),因為不想引起貿易沖突。”目前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等歐洲市場是中國光伏產品的最大目標市場。此前,德國保守派提議的從4月開始削減上網電價補貼高達20%到近40%的計劃沒有得到足夠的支持可能推遲數月。

在得知初裁結果后,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17日連同國內14家企業已經開始抱團應訴,在其17日發表公開聲明中提到:“(1)中國產品的競爭優勢和傾銷無關、(2)中國相關應訴企業沒有得到應有的保障及、(3)征收反傾銷稅的初裁結果損人不利己。”

如同許多制造業產品一樣,中國輸往美國的光伏產品不完全都是“中國制造”,其中往往還附帶了高附加值的“美國制造”痕跡。光伏產業也如此,上述聲明稱,為了生產晶硅光伏電池,中國每年從美國進口20多億美元的多晶硅、EVA、漿料等原材料。如果中國相關產業真的在美國市場被完全隔離,美國在中國相關企業的利益也將必然受到牽連。

18日,上海光伏展還安排了海峽兩岸光伏企業共同舉辦“百萬屋頂計劃”研討會。也許,在產能過剩、國際貿易關系趨緊的大環境下,夯實國內市場,深化研發和公司管理才能使光伏產業的寒冬稍微好熬一些。

責編 劉小英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林曉晶每經記者趙鵬發自上海 繼美反補貼中國光伏產品之后,5月17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對華光伏電池及組件的反傾銷稅初裁結果,反傾銷稅率達31.14%至249.96%,加上之前的反補貼稅率,雙反稅率累積達34%以上。這無疑對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火爆開幕的光伏展澆了一大盆冷水。如果該初裁在三至六個月后最終實行,中國光伏產業將在美國遭遇前所未有的政策性寒冬。 稅率高于預期若實行在美將失競爭力 5月17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對中國光伏電池及組件的反傾銷稅初裁結果,認定中國向美國出口晶體硅光伏電池及組件存在傾銷行為,反傾銷稅率達31.14%至249.96%,加上之前的反補貼稅率,雙反稅率累積達34%以上,如此高的復合稅率下出口的中國光伏制造產品成本優勢將喪失殆盡。 此次反傾銷稅率與之前反補貼的輕重大相徑庭,不予應訴的企業反傾銷甚至高達249.96%。對于這一初裁結果,在18日的上海光伏展上,眾多廠家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該反傾銷稅率對于市場影響太大:“之前三月份裁定的反補貼稅率還是較為溫和,但這次的反傾銷稅率實在不合理,甚至可以說是非常不公平的。” 今年早些時候(3月21日)美國公商務部公布了對中國光伏企業初步征收的反補貼稅,整體范圍在2.9%至4.73%,該稅率低于普遍預期,也令很多國內業主對反傾銷稅抱有幻想。但結果卻大失所望。如按此稅率征收,中國光伏產品在美國的競爭優勢將喪失。 歐洲政策尚不明確 在對美國反傾銷稅初裁結果失望之外,另一令人揪心的當屬歐盟的態度。一位在美上市的光伏企業法務人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來看,歐盟估計短期內不會提出(反傾銷),因為不想引起貿易沖突。”目前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等歐洲市場是中國光伏產品的最大目標市場。此前,德國保守派提議的從4月開始削減上網電價補貼高達20%到近40%的計劃沒有得到足夠的支持可能推遲數月。 在得知初裁結果后,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17日連同國內14家企業已經開始抱團應訴,在其17日發表公開聲明中提到:“(1)中國產品的競爭優勢和傾銷無關、(2)中國相關應訴企業沒有得到應有的保障及、(3)征收反傾銷稅的初裁結果損人不利己。” 如同許多制造業產品一樣,中國輸往美國的光伏產品不完全都是“中國制造”,其中往往還附帶了高附加值的“美國制造”痕跡。光伏產業也如此,上述聲明稱,為了生產晶硅光伏電池,中國每年從美國進口20多億美元的多晶硅、EVA、漿料等原材料。如果中國相關產業真的在美國市場被完全隔離,美國在中國相關企業的利益也將必然受到牽連。 18日,上海光伏展還安排了海峽兩岸光伏企業共同舉辦“百萬屋頂計劃”研討會。也許,在產能過剩、國際貿易關系趨緊的大環境下,夯實國內市場,深化研發和公司管理才能使光伏產業的寒冬稍微好熬一些。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