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26 01:10:57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新江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李新江 發自北京
改革切不可人云亦云。浮動費率之所以引發行業熱議,是因為之前的固定費率制度已經適用長達14年,而且在海外共同基金中,普遍也實行固定費率制度。浮動費率到底好不好?業界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質疑方
一、在引入海外基金管理經驗的過程中,對沖基金為應用浮動費率較為廣泛的基金,A股市場的公募基金實際上類似于海外的共同基金,貿然引入對沖基金慣用的制度,是否適用于公募基金?
二、從市場數據來看,浮動費率反而增加了管理費,給了基民更大的負擔。根據銀河基金研究中心的數據,按照基金當年業績為負收益時,下調30%的水平收取下一年度管理費,反之按上調30%的水平收取下一年度管理費的原則,對2005年到2011年的管理費進行了計算,并且與現有固定模式進行比較。測算大致結果為2011年基金管理費收入是298.59億元對283.58億元,從2005年到2011年為1737.6億元對1530.95億元。
三、要求利益捆綁,主要是因為有罪推定。人們認為如果利益不捆綁,就難以調動基金公司的工作熱情。但目前基金公司的持續營銷主要依賴業績,尤其是長期業績與口碑的積累,對于基金公司已經存在隱性的利益激勵,是否還需要更多的利益激勵和懲罰進行捆綁?
四、近年來黑馬基金頻頻出現,這些黑馬基金短期輝煌之后,吸引大量資金進入,次年業績變臉,套牢不少投資人。如果根據前一個會計結算期的業績決定后期的管理費水平,豈不是更嚴重的套牢這部分投資人?
五、基金經理激勵與懲罰并不缺失,目前大部分基金公司為基金經理設置了非常嚴苛的考核標準,部分基金甚至實行末位淘汰制。一旦基金經理的賺錢能力和基金公司的收入水平掛鉤,基金公司考核壓力加大,可能會造成基金經理壓力增加,是否會增加基金經理離職情況?
贊成方
一、對沖基金等私募基金近十年來蓬勃發展,證明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浮動費率沒有“姓私姓公”的出生論,只要是好的制度就可以借鑒。
二、管理費增加的背后是收入分化,是資源向績優基金集中的過程。相對好的基金管理人獲得更多回報,有助于促進相對差的管理人從完善公司治理,夯實投研實力等各個方面增強自身實力。
三、業主和代理人的信息不對稱,以及代理人的道德風險,是資產管理業難以回避的現實問題。浮動管理費制度,是對基民 “用腳投票”機制的完善。
四、從美國公募基金經驗來看,投資業績與基準應在一段預設的期間進行比較,一般為三年。短期業績波動不應該導致管理費的大幅波動,這將助長管理人的短期冒險行為。
五、人才流動優勝劣汰。實際上,如果基金經理離職后去私募,同樣也會面對浮動費率制度。
除了上面這些業界爭論焦點以外,浮動管理費在實施中的細節問題仍然很多。例如,業績比較基準如何合理、有效的制定?基金公司是否會選擇一個較低的業績比較基準?如果管理層統一規定一種或一類比較基準,那是否又會抹殺基金多樣化的投資策略,導致基金嚴重的同質化?
也許,更為穩妥的方式是摸著石頭過河,先試點,再推廣。幸運的是,大成、博時基金已經做了吃螃蟹的人;上海基金公司也將上報一只浮動費率基金;管理層也鼓勵基金公司摸索,而非強制實行。
其實,浮動管理費僅僅是基金改革的一個方面。管理層正在研究的基金經理持基,管理層股權激勵等制度,正在從多方面保護基民利益,同時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業內動態
滬基金公司上報浮動費率基金封閉式產品先試先嘗
每經記者 李新江 發自北京
與基金業績掛鉤的 “浮動管理費”取代一直以來的“固定管理費”制度,在獲得監管層支持以后,已經有基金公司上報浮動費率產品,而公募基金行業管理費率改革也成為證券市場制度變革大幕下的重要改革。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渠道人士處獲悉,上海某基金公司已經上報浮動費率的基金產品,這也預示著這種創新的基金產品,或將在下周首次面世。
據了解,該公司申報的為一只創新型封閉基金,通過累計收益率與業績比較基準的比較來決定管理費水平。
浮動費率基金或將面世
通過做大規模謀求賺錢效應的發展模式,一直是基金公司發展的主要思路。隨著證監會推動“浮動管理費”取代一直以來的 “固定管理費”,這一盈利模式或有望有所轉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渠道人士處獲悉,上海某小型基金公司已經上報一只浮動費率基金,該產品系一只創新型封閉基金,通過比較基金累計凈值與業績比較基準,來設置基金的管理費水平。目前該基金還在審核期,基金設計的細節尚未公布。
在證監會的推動下,浮動費率制度已經成為近期行業熱議的焦點。不過在熱議之下,對于如何公平合理地設計“浮動管理費”條款目前仍是眾說紛紜。
不少業內人士對此表示歡迎。對于公募基金來講,當基金業績表現出眾,達到某些條件時,管理人可以獲得一定比例的獎勵;而在業績落后時,管理人從管理費中掏出部分錢來補償,有利于基金公司利益與基民利益進行綁定,對基金利益進行有效的激勵。
傳統的基金采用固定管理費率制,不過,由于近年來市場環境影響,公募基金賺錢效應缺失,對于基金業在熊市虧損時依舊能收取大筆管理費的“旱澇保收”模式,公眾的質疑聲越來越高。正是在此背景下,監管層提出了管理費率與業績基準掛鉤的新模式。
封閉式基金先試先嘗
北京某基金研究人士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盡管監管層有意將管理費率的設置權交由基金公司決定,但是在推廣之初,管理層將對浮動費率的適用范圍,以及適用細節推出一定的標準,作為指導性意見。
在推出“浮動費率”基金的過程中,封閉式基金有望成為最先嘗鮮的基金品種。大成優選的管理人按比例計提基金超額收益的條款,即是封閉式基金在激勵方式改革中的創新思路。
“在封閉式基金引入浮動管理費率,有利于封閉式基金的創新進程,有望改變近年來封閉式基金發展的頹勢。”北京某基金研究人士指出。
據知情人士透露,相關基金公司之所以首先在創新封基中引入浮動費率制度,主要是考慮到在開放式基金運作中,基金份額每日在變化,如何兼顧公平性、易操作性的同時,合理地設計業績報酬條款這個難題。
記者了解到,之前在基金合同中寫入管理人“提成”方案的大成優選封閉式基金,就是因為考慮到開放后的管理費提取問題,已經在封轉開的轉型方案中刪除該條款。
由于老基金涉及到修改基金契約以及召開持有人大會等事宜,浮動費率在新基金中更容易試點。根據監管部門的思路,擬建立的基金業績比較基準約束機制并非強制性手段,決定權在基金公司。
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員胡立峰認為,基金管理費改革要注意尊重股票投資運作的規律,避免在解決舊問題的同時產生新問題。
據基金業內人士分析,推出浮動費率基金,有利于基金公司通過利益捆綁吸引部分投資者。近年來公募基金行業賺錢效應缺失,已經導致公募行業的公信力大幅下降。通過利益捆綁來緩解基金公司的不信任感,亦是行業發展的當務之急之一。
·案例分析
浮動管理費基金待出爐大成、博時樣本分析
每經記者 李新江 發自北京
在國內公募行業,早已有管理人業績激勵的先行者,大成優選和博時價值增長就是兩個案例。
大成優選:管理費對稱浮動
大成優選在2007年8月份成立之初首次引入管理人提取業績報酬的方案,曾給市場人士以期待——這種獎懲機制可能會促進基金業績的提升。截至本周四,目前大成優選累計凈值0.87元。
根據大成優選基金招募說明書,大成優選在設計上引入管理人業績提成方案,除了管理費收入,在業績好的年份還將計提一定比例的收益。業績報酬每年提取一次,在每個會計年度結束后30個工作日內提取前一年業績報酬,由基金托管人從基金財產中一次性支付給基金管理人。
這一思路與目前推出的公募基金浮動費率有異曲同工之效。大成優選的管理人計提模式采用了激勵和懲罰的對稱設置,而且通過與業績比較基準的差額作為參考,這也是目前浮動費率設置的重要思路。
不過在五年的運作期之后,大成優選未能交出可觀的答卷。截至本周四,大成優選累計凈值只有0.87元。在2007年基金成立后,大成優選在2008年和2011年業績表現排名在后1/4,2009年和2010年排入前1/4,業績波動較大。
“從大成基金的案例來看,考核更為嚴苛使得管理人追求絕對業績的動力更大,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大成優選并未取得優于同類基金業績。”上述基金分析人士指出。
大成基金是否將相關收益用以激勵相關基金經理,大成人士并未對此作出回應。不過業內人士認為,基金經理與基金業績掛鉤是基金公司慣常的設計方式,通常通過浮動薪酬調節。
在管理人業績“提成”和風險準備金對稱設置的背景下,雖然大成優選運作五年仍然虧錢,而且基金業績稍遜于同類基金表現,但是2010年滿足提取業績報酬的條件,并在2011年年初提取2010年度業績報酬約4200萬元。2011年滿足風險計提條件,基金業績風險準備金賬戶應計提金額合計2300萬元,合計仍然比同類基金多賺了1900萬元的管理費。
博時價值:管理費最低為零
博時價值增長則是開放式基金中為數不多的浮動管理費案例之一。與大成優選不同,博時價值增長的激勵設計并非對稱設置,而是通過業績落后時返利投資者。
博時價值增長招募說明書中約定,博時價值增長在基金單位資產凈值跌破價值增長線水平期間將暫停計提基金管理費。2008年6月24日由于博時價值增長基金單位凈值低于其約定的價值增長線而暫停收管理費,直至2009年博時價值增長基金凈值高于凈值增長線后,才開始提取管理費。
“這無疑是基金公司向基民進行讓利,在業績弱于相關比較基準時,通過停收管理費反饋相關持有人,這也是基金公司對業績負責任的表現。”業內人士指出。
Wind資訊統計數據顯示,博時價值增長目前累計凈值3.24元,是目前市場上賺錢效應最為明顯的基金之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2007年以來雖然博時基金一度停收管理費,不過歷任基金經理業績仍然優于同類基金表現。余洋和楊銳組合自2007年2月份至2008年底擔任博時價值增長基金經理期間,任期回報率12.01%,高于同類基金11.71%的收益率,夏春自2008年12月接任基金經理職位,任期回報率31.15%,也高于同類基金28.31%的回報率。
博時價值增長二號沿襲了博時價值成長的思路,在基金設計上也獲得了不少持有人的認可。
實際上圍繞基金管理費率改革,目前市場上呼聲最高的是降低基金管理費率,以及對申購和贖回費率進行調整。自2005年以來,7年間基金整體盈利3163.64億元,收取的管理費為1563.13億元,占比達49%。基金的盈利近半支付了基金管理費,加上基金申購贖回費用,最后基金持有人得到的收益還達不到盈利的一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