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20 01:21:10
每經編輯 黃俊玲 每經記者 劉鋒發自北京、成都
黃俊玲 每經記者 劉鋒發自北京、成都
昨日,保監會網站發布了《關于貫徹落實〈“十二五”期間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暨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保險業深入學習、貫徹國務院《醫改“十二五”規劃》,大力發展商業健康保險,積極服務國家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同時,《通知》表示,保監會將探索保險公司興辦醫療機構、參與公立醫院改制重組的可行性和有效途徑,延長健康保險產業鏈。
鼓勵企業和個人參與商業健康險
保監會在《通知》中表示,“在鼓勵健康保險發展的政策支持方面,《醫改 “十二五”規劃》提出要完善健康保險產業發展政策,積極發展商業健康保險,滿足多樣化的健康需求;制定稅收等相關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個人參加商業健康保險及多種形式的補充保險。”
某險企的林先生在與記者交流時表示,通過稅收優惠的方式來鼓勵企業和個人購買商業健康險,他覺得是件好事,但希望能落到實處。他介紹稱,商業健康險包括四大險種,疾病保險、醫療費用保險、護理保險、失能保險。目前很多老百姓對于購買醫療費用保險的積極性并不高,而護理保險和失能保險銷售就更加不理想了。
事實上,來自中國人壽、中國平安等上市險企去年的年報顯示,保險公司銷量排名前五的保險產品中,只有中國人壽的一款重大疾病保險名列其中,而其他公司銷量排名前五的保險產品均是分紅險。
中央財經大學郝演蘇教授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通過稅收優惠政策來鼓勵企業和個人購買商業健康險的做法,實施起來會有難度。就拿現在呼聲最高延稅型養老保險來說吧,因為經他測算,延稅型養老保險最低的延稅金額至少需500元,而在提高個稅標準之后,如果購買延稅型養老保險產品,每個月延稅的金額很少的話,就沒有必要了。他經過測算得出,如果購買延稅型養老保險要達到每月延稅金額500元的話,其月工資需達1萬元,而這類人群只占全國勞動者的5%。
鼓勵保險公司投資醫院
《通知》對保險業提出六點建議,一是加快健康保險業務創新,發揮保險業在風險管理方面的優勢和特長,在基本醫保之外提供優質的健康保險產品和服務,簡化理賠手續,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保障及服務需求。
二是積極穩妥參與各類醫療保障經辦管理服務,不斷提升管理服務水平,豐富經辦服務內容,切實保護參保群眾合法權益。積極探索和完善利用基本醫保基金購買商業大病保險和各類補充保險,提高基金使用效率,提升參保群眾保障水平。
三是大力發展重特大疾病保險,提高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緩解重特大疾病患者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四是積極探索發展長期護理保險,鼓勵將護理保險和護理服務相結合,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護理保障需求。
五是加強健康保險信息系統建設,逐步統一健康保險數據標準和信息系統接口,爭取與醫療機構和社保部門實現互聯互通。認真開展數據積累和分析工作,提升健康保險風險管控能力,夯實健康保險發展基礎。六是探索保險公司興辦醫療機構、參與公立醫院改制重組的可行性和有效途徑,延長健康保險產業鏈。
事實上,鼓勵保險公司投資醫院的提法,在2006年國務院下發的《關于保險業改革發展若干意見》中也有提到。而且目前中國平安也在深圳作了嘗試。中國平安在去年與深圳市龍崗區政府簽署協議,共同合作建立龍崗區中醫院項目。但一年多過去了,其他的保險公司并未在這一領域有實際行動。
上述林先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保險公司為何沒有行動,其主要原因是醫院的投資過大,而平安目前仍處于嘗試階段。他認為,投資一家具備一定規模的醫院至少2億元左右,所以一般的保險公司會三思而后行。
郝演蘇教授認為,保險公司投資醫院對壽險公司和健康險公司是重大利好,有利于延長其健康產業鏈。此外,保險公司投資醫院不僅涉及保監會,還涉及衛生部,他建議盡快出臺相關細則來支持保險公司投資醫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