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22 01:31:27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娜
每經記者 李娜
本周三,光大保德信基金推出的添天利季度開放基金成立,其首募金額僅約為8.24億元,著實令業內人士有些意外。近日,匯添富30天理財債基遭遇160億元贖回的消息也廣泛流傳。《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6月底,銀行攬儲進入尾聲,公募基金的銷售又開始“讓路”。
銀行攬儲是理財債基近期短期遇冷的客觀原因之一。但短期理財債基的誕生,是否能真正迎合投資者需求,是否能視為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創新產品,更值得業界思考。短期理財債基銷售的忽冷忽熱,背后原因何在?
理財債基發行降溫?
周三,光大保德信添天利季度開放基金成立,其首募金額僅約為8.24億元。在本次首發過程中,光大保德信基金公司認購了4500萬元。
如此的募集戰績,讓光大保德信基金公司員工有些吃驚,也讓正在摩拳擦掌準備進入理財債基市場的基金公司著實意外。
“早就知道它們(理財債基)賣得不是很好,但總想著也得有四五十億,這個量確實太少了,連目前普通債基銷售的一般水平都沒有達到。”滬上一家基金公司的銷售人士如此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公開資料顯示,與其同日成立的易方達永旭添利債基募集規模為16.85億元,農銀匯理信用添利債基,募集金額將近10億元。
時間退回至5月9日,首批短期理財債基金匯添富理財30天和華安月月鑫掀起破百億的銷售熱浪,募集金額總計超過400億元。隨后兩家基金公司趁熱打鐵,華安季季鑫又吸金超過50億元,而匯添富理財60天產品也成功募集資金超過160億元。
相比之下,同是短期理財債基的光大保德信基金,則傳遞出冷熱不一的信號。
發行拼銀行渠道
作為市場正熱的品種,光大季度理財債基,卻并沒有達到市場預期的募集規模。從光大季度理財債基拿到批文到正式發行有一個星期的時間,這和前兩家基金公司行動的速度相差并不大。
而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番了解,絕大多數基金業內人士都將其歸咎為銀行實力不夠且發行時機選擇不當。
“離銀行6月底考核期,只剩最后一個星期,它們都忙著攬儲呢,不會大力推銷基金。以往這個時候,貨幣基金被贖回的比例都明顯放大。”上述銷售人士進一步表示。
某合資基金公司的營銷人員如此告訴記者:“我覺得很大程度上,理財債基銷售成績取決于基金所在的托管行。或者說,公募基金銷售時,托管行一般占據基金銷售總量的50%~60%。而理財債基比傳統的公募基金更依賴托管行,這個比例會更高。”
據了解,銀行1個月理財產品被叫停后,公募基金推出相應的理財債基,得到了銀行的支持,從而幫助銀行留住客戶。
“由于短期理財債基主要投資于協議存款,而銀行也不愿意讓自家的存款流到別的銀行。對于托管行不在自家的,往往賣得也沒有動力。目前基金公司選擇合作的銀行也往往選擇具有實力的大型銀行。”上述合資基金公司銷售人士表示。
同時,據證監會公開資料顯示,上周申報四只短期理財債基,也都選擇傳統國有銀行作為托管行。華夏基金理財30天和國泰基金6個月理財債基托管行均為建設銀行,融通7天理財債基的托管行為工行,而此前匯添富申報的28天理財債基的托管行為交行。統計表明,在目前已申報過的理財債基中,除光大季度理財債基的托管行為光大銀行外,其余的選擇為工、建、中、農和交行。
滬上一位正在設計相關產品的人士則對記者表示,理財債基的銷售最主要的還是拼銀行渠道的關系,還有就是基金公司的整體實力,而在產品投資等方面差距并不是很明顯。
而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光大保德信基金相關人員則表示,募集結果不理想,主要是因為公司產品不湊巧趕上銀行6月考核,同時近期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加速下滑,對發行規模也有一定的影響;其次,華安、匯添富具有先發優勢,已形成一定口碑,對后來公司產生了較大壓力,同時,光大銀行的客戶結構也有問題。
“虛胖”的理財債基
近段時日,匯添富30天理財債基遭遇巨額贖回,贖回金額在160億元至180億元。
目前,國內幾家在固定收益方面投研實力居前的基金公司的投研人士都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不會馬上申報此類 (理財債基)項目,此類債基的運作效果還有待觀察,理財債基的規模穩定性也同樣需要考察。
與此同時,很多基金業內人士也將短期理財債基規模的縮減歸責于銀行。事實上,從產品設計來看,短期理財債基的投資范圍與傳統貨幣基金一致,更多是在產品流動性上有所改變以迎合銀行客戶的需求,首期運作的收益率也并沒有太多優勢。業內人士表示,換個角度看,短期理財債基的誕生,是否能真正迎合投資者需求,是否能視為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創新產品,才更為值得思考。沒有實質性創新的產品,沒有收益優勢的此類產品,在銀行攬儲時刻來臨時,往往只有受傷的份兒。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