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06-27 23:15:37
近日,上海銀監局發布《2011年上海銀行業創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評估了去年87家上海主要銀行業金融機構推出的690項金融成果,認定上海銀行業有著較強的創新能力。
每經網6月27日上海電 每經記者 裴文斐 發自上海
近日,上海銀監局發布《2011年上海銀行業創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評估了去年87家上海主要銀行業金融機構推出的690項金融成果,認定上海銀行業有著較強的創新能力。
“創新說到底還是產品。”上海銀監局局長廖岷指出,“2011年上海銀行業創新主要集中在三個領域:支持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兩個中心’建設以及上海銀行業監管。”
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創新占比高
《報告》綜合分析了上海銀行業金融機構在2011年推出的690項創新成果,重要創新為177項,占25.65%。
“我們將690項成果分為2個級別:重要創新,在國內銀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一般創新,主要包括系統內的改良和優化,對本系統有良好的效果。”上海銀監局局長廖岷介紹。
《報告》統計,上海銀行業的重要創新項目主要集中于三個領域,其中:“支持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34項,占重要創新項目的19.2%;“支持走出去戰略”的17項,占9.6%;“金融市場和衍生產品”相關的18項,占10.2%。
上述三個領域內的創新成果占重要創新的近40%,充分反映了國家政策導向、上海發展戰略和比較優勢對銀行業創新的引領作用。
《報告》顯示,中資銀行創新取得顯著進步,在部分領域中,體現了市場引領者的地位。按金融創新成果數量排序,排名前十位的機構全部是主要中資商業銀行。而外資銀行在其專長領域內體現創新特點,成果高度集中在金融中心建設相關領域,占該領域創新成果總數的47.61%。
690項創新成果中,支持重點行業的創新有242個,占比35.07%;改善民生服務的有134個,占比19.42%;支持航運中心建設的有93個,占比13.48%;支持金融中心建設的有221個,占比32.03%。
《報告》認為經濟轉型與民生需求為上海銀行業創新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金融與實體經濟的共生關系,通過金融創新產生了良好的互動效應。
助力“兩個中心”建設
《報告》披露了航運金融的最新發展。上海銀行業逐步建立起航運金融組織,并在港口融資、船舶、飛機抵押貸款、航運資金結算、貿易融資等各領域進行了嘗試和創新。
截止2011年末,航運授信總額為1961.39億元,客戶總數為1141家,同比增長46.85%,貸款總額達到640.32億元。航運行業劃分為水上運輸工具、港口及航道設備、航運物流及倉儲、船舶制造,其中航運物流及倉儲的授信額最大,達到713.21億元,占36.36%。
上海銀行業為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做出了貢獻,并依托金融市場,不斷拓展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廣度和深度,積極參與各種層次的市場活動。
在理財與財富管理方面,個人理財業務的產品條線、產品結構和銷售過程中不斷創新,表現出理財產品投向多元化、設計創新性和理財銷售流程規范化等特點。
2011年全年,上海市場累計發售個人理財產品25019只,同比增長95.83 %,年末商業銀行理財產品余額4190.78億元,同比增長86.59 %,占全國的12.82%。
《報告》總結出,上海銀行業的金融創新主要以簡單、實用的產品和服務為主。這由市場發展程度決定,也體現了創新的市場需求導向。立足于原有系統、產品、服務進行“邊際創新”和“微創新”是創新的主要方式。
創新不僅體現在新業務領域的開拓,也體現在對傳統存、貸、匯業務的改良和革新。從產品到后臺、風控整體地推進創新,如交易業務的平臺建設等,令人矚目。
據市場上參與機構反映,上海銀行業創新有較好的外部市場環境和監管環境。改革開放和要素市場集聚為上海銀行業帶來創新的活力和動力,豐富的機構類型創造出多樣化的金融業態,是金融創新最有利的環境。
目前,上海已成為銀行業機構類型最齊全的地區之一,呈現“三多”特點:外資銀行多、營運中心多和非銀行金融機構多。監管部門重視支持創新,重視與市場、機構的對話,重視對產品、業務的研究,關注能使銀行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的商業模式。
監管創新
《報告》介紹了上海銀監局在風險可控的基礎上,鼓勵和促進銀行業金融創新,并緊盯金融創新采取有針對性的監管措施。
2011年,上海銀監局在歷年工作基礎上,繼續優化監管組織架構和監管流程,形成以機構監管為主體,以風險監管和產品監管為重要補充,強化審慎監管和行為監管,以順應市場變化的需要。
上海銀監局局長廖岷指出,監管者除了創造好的環境助力金融創新,同時創新伴隨而來的風險亦需要警惕。
“創新的風險需要關注,通常單家企業創新沒有問題,但若眾多機構仿效會產生群體效應,例如區域性系統風險。”廖岷說道。
針對系統性風險、區域性風險具有顯著的跨機構、跨行業、跨市場的特征,在原有機構監管和風險分析的基礎上,新設7個風險小組和6個產品小組等13個跨處室工作小組,以透徹理解市場和業務,支持真正符合實體經濟需求的產品和商業模式創新。
在監管部門推動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掀開了新的篇章,重點領域金融創新比較活躍,機構網點的類型繼續得以豐富。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