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機構

每經網首頁 > 機構 > 正文

上市退出路難行 北京設立PE二級市場聯盟

2012-06-29 01:18:05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胡群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胡群 發自北京

單純依靠上市來實現退出越來越難,PE機構開始尋求新的退出渠道。6月28日,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以下簡稱北金所)與北京產權交易所、北京股權投資基金協會、北京股權登記管理中心共同發起設立“中國PE二級市場發展聯盟”,以完善PE退出渠道,在確保參與者私密性的前提下,規范PE基金份額及PE基金所投項目的交易行為,保障交易雙方的合法權益,并提供最大的流動性。

北金所副總裁于波向記者指出,目前聯盟已在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備案,并將盡快在民政部門注冊,下一步根據民政部門提議,再按照其要求決定如何辦理其他手續。北金所將利用原有PE交易平臺,運作二級市場;下一步還將培育幾只專注于二級市場的基金,以促進交易的完成。

退出渠道不完善

目前,我國PE投資的退出主要以IPO為主,占到披露案件的70%以上,而在美國等金融發達國家僅為10%~15%。隨著今年新股IPO價格大幅下降,PE投資回報率明顯回落。在深圳中小板和深圳創業板退出案例的平均賬面回報率分別只有3.79倍和2.91倍,而在去年同期這兩組數據分別為4.88和6.53。

“雖然也有一部分以回購等形式退出,但通過掛牌轉讓更現實。”九鼎投資董事長吳剛表示。

“假設4000家PE,每家投資兩家企業,則有8000家企業,顯然只有少數才能通過IPO退出。”于波說道。

隨著中國企業海外上市難度日益增加,單獨依靠IPO退出形式在基金存續期實現高額回報已非常困難,必然需要其他多元化退出渠道將賬面盈利轉化為現實盈利。

受歐債危機和全球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整個PE市場在2011年三四季度開始呈現緊縮跡象。今年一二季度私募股權市場整體繼續降溫,募資、投資及退出活動無論同比或環比均呈現下滑。伴隨著市場上募資難、LP(有限合伙人)承諾資金不到位以及IPO退出案例減少等情況的出現,PE市場已面臨發展的拐點。

“我國的PE二級市場尚處于嬰兒期。私下的交易客觀存在,但是私下存在和有了聯盟和交易平臺狀況不同。” 深創投董事長靳海濤稱。

LGTCapitalPartners(Asia-Pacific)Limited執行董事周冰茹指出,歐美地區的PE二級市場已有30年歷史,市場占有量約占總交易量的5%,2011年我國PE行業全年投資總額達2542.81億元。

交易機制待完善

深創投靳海濤董事長指出,中國PE機構眾多,GP(普通合伙人)水平參差不齊,僅深圳市目前就有2000多家注冊機構,但絕大多數是中小機構,它們將是平臺上的潛在賣家,而如深創投等國內大型PE機構則對買入更有興趣。

當然,平臺并非不向個人投資者開放,為了優化資產配置和改善流動性,大量LP需要出售基金份額,可以通過公共交易平臺幫助實現相關供求信息的高效配置。

北金所還將設立幾只專注于二級市場的基金以促進交易完成。“非連續性、非標準性交易市場,更需要做市商去推動,沒有買家就沒有賣家。我們要設立三到五家基金,現在已和社保基金理事會接觸,希望他們扶持二級市場。”北金所副總裁于波表示。

但并非所有人都覺得PE二級市場風光無限,清科集團研究總監段寧寧則判斷需要防范三大風險:信息不對稱,賣方參與項目經驗較少,買方則尚未建立完善的信息儲備系統;二級市場專業人才匱乏;以及相對缺乏可用投資工具,目前中國法律框架下對于這一類投資工具尚屬空白,這無疑將加大交易中法律風險。

然而,靳海濤則認為,即使是問題項目,也是機會,正如當年巨額不良資產催生了四大資產管理公司,有問題的項目在二級市場平臺上也有其商業價值。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胡群發自北京 單純依靠上市來實現退出越來越難,PE機構開始尋求新的退出渠道。6月28日,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以下簡稱北金所)與北京產權交易所、北京股權投資基金協會、北京股權登記管理中心共同發起設立“中國PE二級市場發展聯盟”,以完善PE退出渠道,在確保參與者私密性的前提下,規范PE基金份額及PE基金所投項目的交易行為,保障交易雙方的合法權益,并提供最大的流動性。 北金所副總裁于波向記者指出,目前聯盟已在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備案,并將盡快在民政部門注冊,下一步根據民政部門提議,再按照其要求決定如何辦理其他手續。北金所將利用原有PE交易平臺,運作二級市場;下一步還將培育幾只專注于二級市場的基金,以促進交易的完成。 退出渠道不完善 目前,我國PE投資的退出主要以IPO為主,占到披露案件的70%以上,而在美國等金融發達國家僅為10%~15%。隨著今年新股IPO價格大幅下降,PE投資回報率明顯回落。在深圳中小板和深圳創業板退出案例的平均賬面回報率分別只有3.79倍和2.91倍,而在去年同期這兩組數據分別為4.88和6.53。 “雖然也有一部分以回購等形式退出,但通過掛牌轉讓更現實。”九鼎投資董事長吳剛表示。 “假設4000家PE,每家投資兩家企業,則有8000家企業,顯然只有少數才能通過IPO退出。”于波說道。 隨著中國企業海外上市難度日益增加,單獨依靠IPO退出形式在基金存續期實現高額回報已非常困難,必然需要其他多元化退出渠道將賬面盈利轉化為現實盈利。 受歐債危機和全球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整個PE市場在2011年三四季度開始呈現緊縮跡象。今年一二季度私募股權市場整體繼續降溫,募資、投資及退出活動無論同比或環比均呈現下滑。伴隨著市場上募資難、LP(有限合伙人)承諾資金不到位以及IPO退出案例減少等情況的出現,PE市場已面臨發展的拐點。 “我國的PE二級市場尚處于嬰兒期。私下的交易客觀存在,但是私下存在和有了聯盟和交易平臺狀況不同。”深創投董事長靳海濤稱。 LGTCapitalPartners(Asia-Pacific)Limited執行董事周冰茹指出,歐美地區的PE二級市場已有30年歷史,市場占有量約占總交易量的5%,2011年我國PE行業全年投資總額達2542.81億元。 交易機制待完善 深創投靳海濤董事長指出,中國PE機構眾多,GP(普通合伙人)水平參差不齊,僅深圳市目前就有2000多家注冊機構,但絕大多數是中小機構,它們將是平臺上的潛在賣家,而如深創投等國內大型PE機構則對買入更有興趣。 當然,平臺并非不向個人投資者開放,為了優化資產配置和改善流動性,大量LP需要出售基金份額,可以通過公共交易平臺幫助實現相關供求信息的高效配置。 北金所還將設立幾只專注于二級市場的基金以促進交易完成。“非連續性、非標準性交易市場,更需要做市商去推動,沒有買家就沒有賣家。我們要設立三到五家基金,現在已和社保基金理事會接觸,希望他們扶持二級市場。”北金所副總裁于波表示。 但并非所有人都覺得PE二級市場風光無限,清科集團研究總監段寧寧則判斷需要防范三大風險:信息不對稱,賣方參與項目經驗較少,買方則尚未建立完善的信息儲備系統;二級市場專業人才匱乏;以及相對缺乏可用投資工具,目前中國法律框架下對于這一類投資工具尚屬空白,這無疑將加大交易中法律風險。 然而,靳海濤則認為,即使是問題項目,也是機會,正如當年巨額不良資產催生了四大資產管理公司,有問題的項目在二級市場平臺上也有其商業價值。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