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30 01:36:40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娜 李新江
每經記者 李娜 李新江
編者按
雖然只有一把破木吉他,可覺得一切“沒那么糟”;多年以后,歲月卻帶來“更深迷惘”。
一首“春天里”唱出了許多人的心聲,似乎也是公募基金當下的心態寫照。在1998年基金業剛剛起步時,業內匯聚一批精英,這些人來來去去,經歷了百億規模的蹣跚起步,經歷了基金黑幕危機,經歷了多年熊市,也經歷了狂熱盛宴。公募基金從幾百億暴增至數萬億,誕生了如華夏、嘉實、易方達等具有實力的大型公司。
但是,伴隨著行業從弱小到慢慢立足,再到飛速發展后的沉寂——歲月,似乎確實給現在的公募基金帶來了更深的迷惘。
不過,我們也看到,郭樹清新政似乎打破了這多時的沉寂,新基金法的修改也將重定行業游戲規則——如同14年前激動人心的起步一樣,現在的公募基金業,也許正處在真正的春天里。
新政連出公募“消化不良”新基金法修改或力度更大
每經記者 李娜
對于很多基金人士而言,每天、特別是在每個周末,打開證監會的網站查看是否有新政策推出,已經成了習慣。
“上半年就感受到了證監會在不斷推出新規,下半年關注的重點就是《基金法》的修改。”一位基金業的老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事實上,管理層周末密集頒布的“新政”也讓不少基金公司從業人員大呼一時間跟不上節奏,難以適應。
近期,資本市場“新政”層出不窮,基金行業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迫切需要改革。最近半個月,證監會研究設立發起式基金、對基金專戶業務進行松綁、允許基金公司設立子公司,將業務外包等一系列政策,著實令基金公司眼花繚亂。而據業內人士透漏,新基金法的修改力度可能更大。
毫無疑問,2008年大熊市令公募基金走下神壇,隨后數年牛短熊長,基金缺乏賺錢效應,黑天鵝、老鼠倉事件也慢慢削弱了公募基金在投資者心目中的地位。在基金業資產規模停滯不前、逐漸失去投資者信任的當下,這些政策能否再次煥發出基金行業久違的春天?
郭樹清新政密集出臺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證監會主席郭樹清上任后,針對資本市場的多個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新政策,從近期開始,公募基金行業的新政策也逐漸推出。
自4月20日證監會就 《關于基金從業人員投資證券投資基金有關事項的規定(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以來,針對基金行業的新辦法、新動向等已超過10條,涉及基金公司成立、上市、股權變動以及銷售、投研等多個方面,其速度之迅速,密度之罕見,同樣也是史無前例的。
在這些新政中,行業主要關注基金募集申請從核準制向發起制轉變,對已成立三年的專戶業務進行全面松綁,拓展非公募業務投資范圍,取消投資比例限制,降低成立門檻,取消對持股5%以下基金公司股東的審核,為基金公司上市預留法律空間,基金公司從業人員持有基金期限及申報制度等。
上述一系列新政的確讓基金公司有些應接不暇。
“一到周末就五、六條新規定,有些‘消化不良’了。即使公司開會研究,也有些應付不過來了。”華南某基金公司副總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滬上某基金公司人士則對記者表示:“有些政策還只是方向,并沒有實際的操作細節。目前業內更多局限于討論階段,尚未有太多的實質性動作。”
基金法修改是重頭戲
“這些新政都還不算什么,基金法的修改才是重頭戲,那個力度才大呢!當然,由于修改力度比較大,一次性就能通過的可能性并不大。”一位合資基金公司的稽核人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
現行的《證券投資基金法》是在2004年開始實施。2008年兩會代表提交基金法修訂議案。2009年7月,全國人大財經委組建基金法修改小組,起草組開始調研工作。2011年2月,基金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出臺。
記者了解到,該草案將基金募集申請由“核準制”改為“注冊制”,并將基金管理人的股東及其實際控制人納入監管范圍,將非公募性質的基金形式納入監管范圍;修改基金投資范圍的規定,為基金投資于貨幣市場、股指期貨等提供了依據。同時,還增加基金組織形式,規定公募基金可以采用契約型、理事會型的組織形式,非公募基金還可以采用無限責任型的組織形式。
由此可以窺見,新版的基金法,對基金行業未來產生的影響也將是深遠的。
·新政速遞
對A股市場不斷推出組合拳新政的證監會,又在最近針對基金行業大出手,新政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證監會對基金行業新政策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研究發起式新基金
此前不久,證監會向基金管理公司及托管銀行下發通知,將增設發起式基金審核通道,簡化程序、優先審核;除行業ETF外,基金公司通過發起式基金審核通道申請募集的基金。
相關細則:增加基金公司用股東資金、固有資金、管理人員、基金經理等認購基金金額超一千萬且持有超三年,募集份額總額不少于五千萬份,持有人不少于兩百人等基金發行形式內容。
2、全面松綁專戶業務
針對面世近三年仍未見起色的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管理層宣布擬修改《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試點辦法》及其配套規則。
相關細則:允許開展專項資產管理計劃投資非上市公司股權、債權、收益權等資產;取消資產管理計劃投資單只股票不得超過計劃資產凈值20%以及投資單只證券不得超過10%的限制;取消費率管制,優化申購贖回費率安排,保留強制托管制度但對托管機構不再做具體要求;允許資產管理計劃份額通過大宗交易平臺轉讓;不再限制單筆委托金額在300萬元以上的投資者人數,基金專戶突破200人限制。
3、預備基金公司上市
相關細則:取消內資基金公司主要股東持股比例不超過49%的規定;明確要求基金公司的總經理必須為公司董事;取消對持股5%以下股東的審核,為基金公司上市預留法律空間。
4、鼓勵基金人士持基
鼓勵基金管理公司針對高級管理人員、基金投資和研究部門負責人、基金經理等購買本公司管理的,或者本人管理的基金份額事宜作出相應的制度安排。
相關細則:基金從業人員持有基金份額的期限不得少于6個月,高級管理人員、基金投資和研究部門負責人持有該公司管理的基金份額及基金經理持有本人管理的基金份額的期限不得少于1年,投資貨幣市場基金以及其他現金管理工具基金不受上述期限限制。在定期報告中應作相應披露。
5、設立子公司、業務外包
相關細則:擬允許基金公司設立專業子公司開展部分業務,允許基金公司將部分業務進行外包。
利好常有難擋公募落寞 基金患上“依賴癥”?
每經記者 李新江
就在近日,證監會通過推動《證券投資基金法》、《證券投資基金銷售管理辦法》、《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試點辦法》等修訂,給公募基金行業注入多重利好,除了在傳統公募業務上大大松綁,還為專戶業務進入PE行業留足空間。
在獲得更多空間的同時,不少業內人士已經提前開始期待一個全新發展階段的到來。不過,立足當下,更值得追問的則是,這一系列措施能否帶動公募行業脫困,公募基金能否如期成為全產業鏈的金融楷模,公募基金是否有能力進入一個又一個新領域與競爭對手展開競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近年來管理層針對基金業的改革后發現,公募似乎患上“依賴癥”,在政策紅利的推動下,發展依然停滯不前。
公募基金利好常有
回顧公募基金的發展史,政策紅利可謂如影隨形,從獲得社保基金管理資格、企業年金管理資格、QDII管理資格,到拿到專戶管理牌照,幾乎每兩年時間公募就會享受一次政策的饕餮大宴。
2002年底,社保基金理事會圈定嘉實、南方、華夏、博時、長盛、鵬華6家基金公司為第一批境內委托投資管理人,隨后越來越多的基金公司分享到這一紅利。目前社保基金委托基金公司管理的資金達到4000億元,占到基金公司管理資產總量的13%。
實際上這也成為基金行業旱澇保收的一塊大蛋糕,每年為基金公司貢獻數十億元的管理費收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這使得社保基金理事會選擇委托管理人資格,成為公募基金行業的大事,而在今年年初養老金傳言入市之初,就有基金公司向社保理事會提交資金管理方案,可見基金公司對于社保基金管理的重視程度。
隨后在2005年,公募基金企業年金管理放行。在這之前的多年熊市走勢讓公募基金難以突破,監管層再度給公募行業資金來源打開一個窗口。目前公募基金公司管理的企業年金大約有1000億元,占到基金公司管理規模的3.5%。記者了解到,目前企業年金超過1萬億,真正讓公募基金受益的只有一成左右。
2007年9月的大牛市之中,基金公司雄心壯志的海外之旅開始。南方全球精選配置基金正式獲準發行,成為公募行業首只QDII產品。從此公募基金成為投資者最容易借道投資海外的投資標的。但是,包括南方全球精選配置在內,首批出海的QDII基金全部折戟海外,慘淡的凈值表現至今令人心有余悸。
2008年1月,面對私募基金咄咄逼人之勢,監管層再度出手相助,公募專戶“一對一”開閘,隨后公募基金又推出“一對多”業務,公募基金獲得“私募牌照”。目前基金公司管理的專戶業務規模也有1000多億元,占到基金公司管理規模的3.5%。
但是,就在監管層百般呵護之下,公募基金行業的發展數據卻令人瞠目結舌。從2007年以來,幾乎所有的資產管理行業規模都在增長,只有公募基金的規模在縮水。單純將原因歸咎為行情因素顯得難以成立。
北京某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行業外的人或許覺得公募基金還是挺舒服的,坐享政策紅利,收取固定的管理費、旱澇保收,但是作為我們從業人員來說,真的覺得繼續這樣下去,危機重重。”
基金業發展遲遲不前
盡管公募基金行業人士多樂觀認為,中國公募行業用8年時間走完了美國40年的歷程,但是近五年來公募基金規模不斷縮水,尤其是賺錢效應缺失導致市場認可度不斷降低,公募基金的受信任度一直在下降。
從規模數據來看,2007年末,基金行業管理的資產規模是3.28萬億,現如今只剩下2.2萬億,縮水了三分之一。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同期銀行理財產品、券商集合理財產品、保險和陽光私募等均獲得數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增長。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末,中國私人財富擁有量超過了65萬億元。擁有65萬億的中國老百姓這幾年都是怎么理財的呢?
第一大類別是銀行理財產品,2007年銀行理財產品的市場規模大概是1萬億,到2011年全年發行規模已經高達17萬億,存量規模約5萬億,公募基金明顯退出了第一陣營。同期保險行業總資產也由2萬億元增長到6萬億元。
信托業的信托資產規模由2007年的0.95萬億,增長到2008年1.22萬億,到今年1季度末是5.3萬億,大有趕超保險,成為繼銀行理財產品之后的第二大理財行業之勢。
與公募基金專戶業務有相同目標群體的陽光私募這幾年也是風生水起。2007年初的時候,陽光私募行業的規模只有10億元,到2011年末規模已經達到1600億元。券商集合理財產品在2007年大牛市時是900億的規模,截至目前也已經有超過1500億的規模。
北京某基金研究人士認為,公募基金突破2萬億規模的速度太快,需要時間消化這種“不正常”的增長。公募基金行業的發展主要集中在2007年,在2002年-2006年,公募基金行業規模由513億份增加到5410億份,而在2007年一輪大牛市之中,公募基金管理規模很快達到2.2萬億份,資產管理規模超過3萬億元。
在政策紅利接連推出的背景下,公募基金行業另一組數據也是不折不扣的涼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顯示,目前市場上在職的727名基金經理中,平均任職年限僅為2.46年,且從業不滿一年的新手基金經理占比高達25.31%。這也說明,在監管層不斷扶持公募基金行業的同時,大部分業內的老人已經告別這個行業,在基金經理信心尚難保障的背景下,又如何保證基民對基金行業的信心?
探尋公募突圍之路修煉內功是王道
每經記者 李新江
在付出更多精力爭奪各種經營牌照的同時,基金公司管理能力下滑,或許是基金行業近年來發展停滯的原因之一。如何帶動行業發展?探尋公募基金突圍之路變得至關重要。業內人士認為,修煉內功,才能在目前的改革大潮中脫穎而出。
修煉自身賺錢能力
北京某合資基金公司總經理日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我們看到監管層對于資本市場采取了一系列銳意改革的舉動,對于長期困擾市場發展的一些重大問題也已經開始著手解決。隨著一系列創新制度和機制的出臺,基金行業將面臨一個更加開放的時代,我們有理由期待,不久的將來基金公司在組織形式、業務范圍、投資領域、商業模式等方面的管制都會大大放寬。”
但是,在一連串的利好政策出爐過程中,此前發展滯后的基金公司則很難分享到其中的奶酪。包括新華基金、東方基金、益民基金和浦銀安盛基金公司等中小基金公司,仍然未突破幾年以前制定的百億發展目標。
曾有一家基金公司主管曾抱怨,在養老金入市上未拿到參與資格。這也凸顯出政策紅利讓部分基金公司受益的同時,也客觀上拉大了行業內的貧富差距。
上述基金公司總經理認為,65萬億的居民財富實實在在的擺在那里,基金行業規模卻在不斷縮水,關鍵原因就是:基金這些年缺乏賺錢效應。基金投資是在整個社會的財富創造和分配鏈條中,基金管理公司通過運用自己的專業和智慧,讓持有人更好地實現財富保值增值的過程。說到底,基金行業的根本就是要給客戶掙錢,創造財富,這樣才能夠生存、發展。
模仿跟風難杜絕
除了業績之外,創新是拉開互相差距的主要方式。在近年來競爭環境更為嚴酷的基金行業,基金公司自發進行的創新行為也日新月異,不僅僅是在產品設計和投資決策上,包括品牌搭建、營銷策劃和經營模式的探索也頻頻出現新的探索。
不過,北京某基金公司高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曾經引以為傲的制度優勢、人才優勢正在逐步喪失,許多制度創新紛紛被其他行業所仿效,甚至超越,而其他行業所擁有的組織機制、投資領域、業務范圍等方面的靈活性和優勢,基金行業卻不能效仿。
同時,其他行業創新形成的發展優勢又吸引了大量公募基金人才外流,造成公募基金投資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嚴重不足,優勢地位進一步下滑,這種循環往復的此消彼長,削弱了基金的競爭優勢。
銀河基金研究中心胡立峰認為,一只基金、一家基金公司、一家銀行的所謂創新性突破,很大程度上可能僅僅是同業之間的價值騰挪,如果上升到行業高度,就平均化了或者沒有實質性價值創造。例如基金銷售中的“贖老買新”,實質性價值創造不多,而且加重了投資者的費用負擔。
業內人士認為,這更凸顯基金公司著眼業績的重要性。相對營銷,投研實力更是一家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在業內,如華夏、興業等受到尊敬的基金公司,均扮演了投研的領軍角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