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2-07-05 16:53:22
很多企業想方設法拆分快要做大的企業,變成無數個“襁褓”企業,以回避稅收和其他負擔的增加。
盡管國家稅務總局數據要等幾天發布,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雙過半”目標,已無任何懸念。今年稅收收入目標近9.7萬億,若要實現收入過半,需入庫4.85萬億。據財政部公開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全國稅收收入完成4.58萬億,6月只要完成2600多億即可。不僅稅收增長毫無懸念,而且上半年的稅收增長度仍會是GDP的兩倍以上,少數地區甚至會在三倍以上。
按理,這該是好事。作為反映經濟活動和經濟發展水平最重要的指標之一,稅收增長快,說明經濟發展好,經濟運行質量高。但問題是,這些年持續的稅收快速增長,并非自然式增長,而是在層層級級任務指標和政績壓力下任務式增長。以經濟發展實際水平及經濟和稅收關系,稅收不可能連續18年以GDP兩倍以上的速度增長。而對于很多地方稅務部門來說,“每年遞增20%”的鐵打規律越來越無法承受。
從去年下半年以來的宏觀經濟形勢看,情況越來越復雜,企業運行越來越困難。作為調節經濟最主要的手段之一,稅收政策理應及時適當、有效調整和完善,在不影響大局、不影響社會穩定的前提下,降低稅收負擔,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減稅措施,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可是,減稅難度向來很大。2008年的5000億稅收減免任務,因為政策設計的不周密以及地方的遲遲不落實,“任務”沒能完成,之后的兩年多,由于政府投資和房地產帶來的經濟“虛假復蘇”,稅收減免連“口號”也沒有了。直到去年下半年經濟快速下行,減稅話題才重提。如上調增值稅、營業稅起征點,給小微企業減稅等。
照例,這些政策的實施,理當對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擺脫困境能起一定促進作用。但事實并非如此。一方面,與客觀經濟形勢要求以及實際狀況相比,這些政策力度遠遠不夠;另一方面,這些政策大多還被地方政府通過多種渠道漸漸消弭。
如果真的全面實施了減稅政策,在多數中小企業生存面臨危險的境況下,稅收就不可能保持這么快的增長勢頭,更不可能繼續以GDP兩倍以上的速度增長。更何況,一些地方的GDP還存在不小的水分。近一段時間,江蘇等地就有納稅人反映,在國家出臺減稅政策后,稅務部門反而調高了稅收定額,稅負較原先增加了兩倍多。有學者甚至認為,“讓稅務部門主導設計并執行減稅方案,如同讓貓設計一條不吃魚的方案一樣”。
說實話,把稅收不減反增的板子打在稅務部門身上,既不冤枉,也冤枉。不冤枉,是因為稅務部門作為稅收征管和執行稅收政策的職能部門,理應嚴格按照國家法律和規范以及政策規定,依法、合規、有序地進行稅收征管,并將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減稅政策落到實處。否則就是不稱職,甚至失職。中央要求減稅,稅務部門卻在增稅,這樣的行為,已夠得上失職了。所以,把板子打在稅務部門身上完全有理由,也很實事求是。但是,由于稅務部門也是政府職能部門,必須受制于地方政府。若地方政府不愿減稅,不愿意放慢稅收的增速,并將稅收增長作為考核稅務部門工作的最主要指標,而上級稅務部門也不可能不“尊重”地方政府的意見。在這樣的情況下,把不減反增的板子打在稅務部門身上,似乎又不太合理。
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很多企業都在研究該不該做大做強、該不該上市、該不該加大技術研發的問題。因為,一旦企業要想做大做強,除非能在一個晚上變成央企、變成具有世界知名度的跨國公司、變成地方政府和稅務部門不敢“惹”的巨無霸,不然,就會頻繁受到稅務部門的特別關照。既然如此,還不如讓企業活在“襁褓”中,還能得到某些格外的呵護。
正因為如此,很多企業想方設法拆分快要做大的企業,變成無數個“襁褓”企業,以回避稅收和其他負擔的增加。更有一些企業,以不斷變更注冊和投資地點來逃避稅收或獲得某些優惠。這不僅極大干擾了企業發展、技術研發、市場研究,更造成資源的巨大浪費,稅收秩序的嚴重混亂。
也許是大魚越來越少、大魚也把自己分割成若干小魚的緣故,稅務部門不只把“挖掘”增收潛力的目光盯在大中型企業身上,很多地方開始“挖掘”零散戶、零散稅的潛力了,上半年以來,稅務部門對小微企業征管的力度也明顯加大。這樣的結果,不僅此前出臺的給小微企業減稅的政策難以落實,而且小微企業的負擔又加重了。以至于稅務部門也不得不承認,年年挖潛,總有飽和的時候。而事實上,中國企業特別是實體企業,今天何止是飽和,早就超負荷了。
在持續不斷的“挖掘”稅收增收潛力中,不僅稅務部門與企業的關系越來越緊張,政府與企業的關系也越來越微妙。人們看到,一些投資人寧可讓手中的資金貶值、寧可向外轉移資金,也不愿投資實業。而不少民企則能轉行的轉行、能減產的減產、能關閉的關閉,企業的發展基礎已相當脆弱。
說到底,稅收是否能夠增長、增長多少,且不論經濟景氣還是不景氣,都只能“依法”,而不能靠“挖掘”。無論如何,啟動減稅,已是眼下最為緊迫的課題了!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