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IPO

每經網首頁 > IPO > 正文

內需對亞洲通脹影響力上升

證券時報 2012-07-09 08:59:39

 

自去年以來,通脹問題一直困擾亞洲經濟。盡管目前亞洲的消費價格指數開始回落,令貨幣當局有更多空間可以放松銀根應對經濟挑戰,但對亞洲而言,弄清楚通脹的成因仍非常重要,因為這樣未來的貨幣政策才能對癥下藥、有的放矢。

過去人們常常以為,亞洲的通脹問題源自供應短缺,所以,各國政府和中央銀行能采取的辦法相當有限。但最新有研究發現,由于亞洲經濟快速增長以及越來越融入環球經濟,貨幣供應的意外變化以及供應短缺對通脹的影響力已有所降低,而內需壓力的重要性則不斷上升。

這份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現時對于亞洲國家而言,逾60%的通脹變化來自內部因素,尤其是那些內需基礎較大以及經濟較為發達的國家,內部因素的作用就更加顯著。

在其余的通脹波動中,30%來自環球因素,10%來自地區因素。不過,如果包括亞洲需求對商品價格的間接影響,地區因素的影響力可能高達20%。事實上,在需求對世界燃油價格變化的影響中,亞洲需求約占45%;而在食品價格變化中,亦有30%來自亞洲需求。

隨著亞洲需求對環球商品價格走勢愈來愈舉足輕重的影響,商品價格又反過來對亞洲通脹產生著重要作用。

近年來,亞洲各國政府在政策、經濟建設、貿易及金融結構方面各自發展,通脹成因的構成也逐漸發生改變。例如,產出缺口在推動通脹的各種因素當中正變得日益重要。最近10年,新興亞洲經濟體的核心通脹與產出缺口之間的相關系數達到0.7,而這項系數在此前20年僅為0.2。與此同時,最近10年的通脹波動中約有20%來自產出缺口,但此前10年卻只有約5%的通脹波動由產出缺口所造成。

與之相反,貨幣供應意外變化的影響力正在逐漸降低,尤其是印尼、泰國、韓國和菲律賓等國,貨幣政策的目標相對清晰,匯率制度也較為靈活,因此貨幣供應形勢對通脹變化而言已不再重要。

此外,中國對亞洲區的整體通脹形勢也會帶來間接影響。

綜上所述,由于內需因素對通脹形勢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未來各國決策當局可能需要把措施重點放在控制通脹而非刺激增長。同時,隨著貨幣供應變化的影響力逐漸降低,如果今后各國的貨幣政策能夠更加透明,亦將有助進一步控制通脹波動。

(作者系摩根資產管理執行董事)

責編 何劍嶺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