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20 01:08:56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張昊 吳豐恒
每經記者 張昊 吳豐恒
蝦夷扇貝,是獐子島(002069,收盤價23.37元)最主要的產品,其貢獻的利潤占總量的七成以上。同糧食作物類似,蝦夷扇貝的畝產量,直接決定了獐子島的收成以及收入規模。從歷史數據不難發現,蝦夷扇貝畝產高的年份,正是獐子島業績爆發的年份;反之,畝產低則會導致業績下降。
今年一季度,獐子島蝦夷扇貝單位畝產急劇下滑至80公斤左右(2011年為110公斤),由此導致業績大幅下滑27.57%。對于畝產急劇降低,公司方面的解釋是由于養殖深度增加,敵害海星大面積爆發引致。
不過,對于獐子島上述解釋,業內資深養殖人士予以了否認。
獐子島蝦夷扇貝畝產降低的原因在哪里?公司一位離職高管指出,公司內部人貪污苗種才是罪魁。
畝產突然大幅下滑
2009年、2010年蝦夷扇貝畝產的大幅提高帶來了獐子島業績爆炸式增長,當時,業內已普遍認為,獐子島采取嚴控投苗密度和規格,消除投苗密度過高和克服部分貝種質地退化等負面因素,以及使用高性能采捕工具提高回捕率的背景下,未來獐子島蝦夷扇貝保持高畝產水平將是常態。
然而,這樣的情景自2011年起轉變,2011年全年獐子島蝦夷扇貝產量接近6萬噸,當年蝦夷扇貝底播實際收貨面積約為42萬畝,測算出獐子島2011年蝦夷扇貝單位畝產已由2010年160~170公斤下滑至110公斤左右。
獐子島蝦夷扇貝畝產的下降仍在延續。
2012年一季度,獐子島實現凈利潤8035萬元,同比下降27.57%,據業內專家測算,這對應的是一季度獐子島蝦夷扇貝單位畝產急劇下滑至80公斤左右,這一數據也得到了獐子島公司方面的確認。
獐子島:業績下滑因水深、新海
對于蝦夷扇貝畝產的下降,獐子島的說法是,“2008~2009年底播投苗海域水深,隨著養殖深度增加,苗種在存活率、生產速度等方面指標也趨于下滑。”另外敵害海星大面積爆發也是造成蝦夷扇貝畝產降低的因素之一。
就畝產下降的具體細節,《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聯系了獐子島董秘孫福君(以下簡稱董秘)進行了解。
NBD:今年一季度蝦夷扇貝畝產下降到80公斤,這是什么原因?
董秘:我們整個海區,水深、水溫、底質都有差異,隨著我們大陸架方向,越往南水越深,深水貝類長勢緩慢。我們后期確權的海,一是跟著大陸架方向,一是我們獐子島小陸架方向相對而言都要深。我們今年捕撈的比例較大是2009年確權的海,相當于是水比較深的海占比較大,扇貝成長慢一些。從我們整個情況看,資源的情況沒有發生實質性變化。
NBD:這相當于是2009年投的苗,當時水深有多少?
董秘:對,40米以上。
NBD:畝產下降最主要的因素還是水深?一個是新海,一個是水深?
董秘:對。
前高管:“苗種貪污才是罪魁”
“今年一季度獐子島蝦夷扇貝畝產下降有上述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公司前年的投苗不足。”獐子島前高管A先生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獐子島公司治理混亂,下面業務員違規操作,才造成了今天的結果。”
在獐子島內部,老板吳厚剛(1964年生)的哥哥吳厚敬 (1958年生)負責整個鮑魚業務,弟弟吳厚記(音)主要負責收購扇貝苗。
“扇貝苗采購是在個體戶中以稱斤的形式。”A先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一筐稱的重量是100斤,然后點其中扇貝數目比如1000個。然后以此為標本,即100斤是1000個扇貝。”
“問題就出現在這里。”A先生表示,“由于公司對下面業務人員管理不善,業務人員與賣苗個體戶達成協議,即在先前確立100斤1000個扇貝的基礎上,后期每100斤都算1000個貝,但是在每框里面都壓著磚頭,因此后面100斤實際已經沒有1000個苗,而最終的比例是,每一個億的扇貝苗,實際上最多只有6000萬元苗,換言之給上市公司報10個貝,實際上他弟(吳厚記)只給6個貝。”
“海域里面本沒有投入那么多東西,2~3年后又如何獲得捕撈量?產量的大幅降低也就不足為奇。”A先生告訴記者,“獐子島投苗作假涉及公司內部人員的貪污情況,該事件已經在長??h引起轟動,當地公安局年初已經成立專案組,公司內部已有兩人被抓,但是至今仍未調查出結果。”
業內:自然條件非減產原因
至今,關于獐子島2012年一季度畝產下降的原因,無論是獐子島公司層面還是資本市場中,都認為水深是導致畝產下降的最重要的因素。但A先生的說法直指獐子島的減產非“天災”,而是內部治理混亂的“人禍”。
針對雙方截然相反的解釋,記者在大連調研期間聯系上了獐子島另一位前任高管B先生,B先生常年從業水產養殖,經驗豐富。
B先生告訴記者,“決定底播蝦夷扇貝畝產的因素包括苗種、環境、海域,這三項對獐子島而言,目前都沒有發生本質的改變。”
首先看苗種情況,苗種在上述三個影響畝產的因素中是唯一可以人工控制的環節。近幾年苗種發展非常快,質量也得到大幅提高,從獐子島公司情況看,這些年確實也在苗種改進上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全部用活體船運輸,苗種存活率提高,因此可以看到的現象是從2005年起,獐子島的扇貝畝產一直呈現上升趨勢。
其次是海域,海域是影響底播蝦夷扇貝畝產最重要的因素。B先生告訴記者,這個好比陸地種玉米,好的土地一畝可以產1000斤,但是貧瘠的土地可能一畝就只得500斤。蝦夷扇貝是從日本引進的低溫種,從80年代開始培育,真正形成規模生產是2000年后,在長??h、獐子島進行馴化,夏天最高溫不超過25度,且持續時間不超過一周,一周以上很危險,因此蝦夷扇貝的生物特性決定了其養殖范圍很狹窄,往北丹東也養殖,但效果非常不好,因此只有長??h擁有我國底播蝦夷扇貝最好的海域,而在長海縣這些適合底播蝦夷扇貝的海域里面,獐子島公司所擁有的300萬畝海域面積,是其中的集大成者。
再就是環境,長??h自然環境優越,清澈海水是環境沒有污染的體現,就今年底播扇貝的捕撈情況看,包括獐子島在內的其余底播扇貝企業捕撈中,災害海星的數量并不多,此外從底播蝦夷扇貝畝產情況看,除獐子島公司外,其余企業畝產水平并未出現大的波動,這也印證了環境不存在根本改變。
B先生告訴記者,除上述三個因素外,自然災害、臺風、赤潮、溢油等可以說對底播蝦夷扇貝沒有任何影響。
當記者問及水深對底播扇貝的影響時,B先生表示,“水深對底播扇貝有影響,但比較小,可以忽略。北海道水深自10米到80米都有底播蝦夷扇貝的分布,不過20~30米水深是底播蝦夷扇貝生長最好的,而獐子島海域的水深就在這個水平,且最深海域不超過40米,因此都是獐子島適合的海域。”
而對于投苗密度對蝦夷扇貝的影響,B先生稱,“扇貝投在海里面后,它會移動,因此在好的地方你可以看見有些地方聚集了大量的扇貝,而有些地方聚集了很少的扇貝,因此說投苗密度對畝產有影響是不準確的。”
“決定畝產水平的就是環境、海域、苗種三方面。除這三個因素外,自然災害、臺風、赤潮、溢油、投苗密度及水深等可以說對底播蝦夷扇貝沒有任何影響。我們是做生產的,上市公司證券辦關于生產這塊信息都是從我們這些行業人士中了解,他們根本就不了解這些。”B先生告訴記者。
畝產水平與業績高度相關
從獐子島歷史經營情況看,2003~2006年,獐子島主營業務收入、利潤和凈利潤指標均保持快速增長;2006年9月,公司登陸中小板。不過經過前期的快速增長后,2007~2008年上半年,獐子島陷入業績的泥淖,其中2008年上半年凈利潤甚至出現48.67%的跌幅。
2007、2008年公司陷入泥淖主要因為蝦夷扇貝收獲面積增長放緩和產品規格下降,直接反映指標是單位畝產的下降,比如2006年蝦夷扇貝產量為80公斤/畝,2007年下降至75公斤/畝,2008年進一步下降至70公斤/畝。
2008年歷史低谷后,2009年獐子島業績開始進入爆發式增長,其中2009年凈利潤增速達到64.98%;2010年增速達到104.64%,直接反映指標是畝產大幅上升,比如2009年單位畝產水平約140公斤,相比2008年的70公斤/畝提高了1倍,2010年單位畝產水平達到160~170公斤。
到了2011年,獐子島蝦夷扇貝單位畝產下降至110公斤,2012年一季度畝產進一步急劇下滑至80公斤,接近于歷史最低水平,當季獐子島業績大幅下滑27%。
上述歷史數據表明,獐子島蝦夷扇貝畝產水平高低與公司業績存在正相關關系,單位采捕量下降造成單位成本提高,毛利水平下滑進一步加速公司盈利能力的下滑。
由于底播蝦夷扇貝一般生長2~3年,如果獐子島2009年苗種投放量真的嚴重不足,那么,即使現在開始補救投苗也要等2~3年,即到2014~2015年才能恢復至正常水平。
還有一個問題在于,如果2009年投苗不足,是只包括目前捕撈海域,還是當年所有投苗海域?如果是后者,那較低的畝產水平將持續到2012、2013年。
對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的情況,獐子島又是如何解釋的?
公司董秘:不清楚具體情況
NBD:我們了解到的情況是,因前期投苗不足,導致如今畝產下降。
董秘:日本的畝產基本上都在300公斤左右。日本的吊籠50厘米直徑,國內一般是30厘米,人家放30個扇貝,我們放60個,但是日本的成活率高基本上不死,我們扇貝的存活率就在20~30之間。如果你問我們下面的工人,肯定會有他們直觀的想法,播10個是不是比8個剩的多?這個是不符合日本經驗的一個想法。
我們現在是5500枚(每畝)的界率,你要播8000枚我想兩三年之內沒啥問題,但是五年之后呢?十年之后呢?中國不是在漁業里邊有五大浪潮嗎?從對蝦開始,到扇貝,到一些海帶,到海水魚,乃至現在的海參,在北方養都出現了大量死亡的情況,它實際上就是對生態尊重的問題。
NBD:我們說的投苗不足,是指投放量被人為偷漏了,比如2009年、2008年的投苗,實際投放量遠少于賬上的投放量,當然到后來產量就不行了。說個比例吧,比如正常賬上投了十個貝,實際只投6~7個貝。
董秘:就是公司每畝本應該投5500枚,最終沒有投那么多?
NBD:對。
董秘:這個情況我還真不了解。
NBD:公司畝產下降的事情,在長海縣引起轟動?
董秘:對。
NBD:為什么會引起轟動?
董秘:畝產下降是一個直接的現象,肯定要引起轟動,因為大家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資本市場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NBD:我們指的轟動是因為前期投苗不足導致畝產下降,并且公司有人也因此事被抓到公安局了,孫總能不能從公司方面來講下是什么情況?
董秘:你現在說的是,我們公司規定投5500枚,但可能過程里邊有徇私舞弊、偷工減料的情況。我客觀地說這個事情,因為具體的我不了解。我從去年1月18號正式任命以來,這個信息我確實是不掌握的,而且我想如果是有徇私舞弊的情況,大面積的海投不足5500枚,那就不是一個人兩個人的問題了,是不是?因為整個播苗,比如今年要播50萬畝,那就不是一艘船天天去播,同時多艘船、多個位置同時下去播,你要說一個人、一個船出問題,那可能是有點問題,但是另外呢,苗上船的時候,不是都要過數量的嗎?
NBD:過數量完全可以摻假啊。
董秘:這個信息我確實不掌握。
NBD:吳厚剛還有個弟弟是不是?
董秘:對,他有一個弟弟叫吳厚記(音),他主要負責技術和海域確權這些事情,但具體的情況不清楚。
NBD:苗種采購這塊他當時有沒有負責?
董秘:這個事情我是說不好的,我只知道2008年、2009年的時候應該是徐勤山在養殖事業一部那邊。
NBD:對于苗種采購這塊,公司有沒有什么規劃,什么制度,嚴格改進這些有沒有?
董秘:我們收苗一直在改進,不是大苗小苗不一樣嘛,我們現在正在請人幫我們研發一些機器,以前可能更多的是手工來數,準確性受人的因素影響,現在是要研制一些機器,用機器進行識別。
NBD:主要是研究機器來區別于人工采購苗?
董秘:對。
NBD:以前用人工是什么形式?秤的?
董秘:都是要秤的。機器也要。
NBD:一筐一筐地秤?
董秘:對。
NBD:人工里面是否出現壓磚頭這些現象?
董秘:這個問題就相當于任何領域都會有犯罪,自動化控制風險就少,人工控制和自動化控制是有差異的。
NBD:主要是杜絕采苗過程中一些不規范?
董秘:最重要是兩個因素,一個因素是提高效率,另外一個提高機械化程度是可以降低風險的。第一你們說的情況我沒聽到過,我相信是沒有達到信息披露級別的事情,第二我個人認為不可能有這種因為徇私舞弊導致上億價格的苗出現問題的。
NBD:我們了解到沒有上億。
董秘:我們現在要收70萬畝,目前大約收了20萬畝左右,你說20萬畝都出現由于那個(投苗不足)影響畝產,這是難以想象的一個事,而且它這個環節特別的多,有收苗的環節,還有驗秤的環節,還有播苗的環節,可能偶爾一個環節,比如收的時候可能四公分的,三公分放里邊去,這可能不好分,你要說大量放磚頭在里面,這怎么可能?
NBD:對于公司員工因為貪污苗種被逮到公安局去,從你這個角度講,你不清楚?
董秘:不是不清楚,是我不了解這個情況,或者是我不知道有這個情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
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