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21 01:02:23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新江
每經記者 李新江
在半年度業績收官后不久,公募基金無疑又回到了兩難的境地。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市場大幅下滑導致基金凈值受挫嚴重,因中報業績預期向下修正個股較多,基金未來或面臨獲利盤拋售。就在本周三,上證指數再次逼近年初形成的低點2132點,市場恐慌情緒繼續蔓延。
根據滬深交易所披露的盤后數據,伺機出貨已成為包括公募基金在內的機構投資者重要的操作方向之一。但目前權重股繼續殺跌的空間已經極小,業績增速較為穩定的消費股在調整過程中不斷有接盤抄底者,顯示目前主力資金操作已現明顯分歧。
業績黑馬轉身領跌
就在本周,滬市一度逼近年初的低點2132點,中小板和創業板更是大幅殺跌。在行業分布上,只有信息和金融等行業逆市獲得正收益,此前被不少公募基金重倉的地產和食品等行業領跌,使得基金受損嚴重。
實際上,隨著證券市場進入一個長周期的弱市盤整,目前的市場下滑無疑給公募基金“當頭棒喝”。
iFind統計顯示,截至本周四,上周五以來只有QDII型基金表現一枝獨秀,大漲1.10%;貨幣型、債券型和保本型等固定收益類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分別為0.06%、-0.06%和-0.11%;偏股型基金遭受較大損失,其中混合型與主動股票型分別下跌了1.67%和1.92%,指數型基金下挫1.20%。
而重倉配置中小板、創業板,以及布局地產及大消費概念的基金,包括中歐中小盤、鵬華價值精選、易方達科翔、金元惠理消費主題等跌幅居前。其中,中歐中小盤作為上半年基金業績黑馬,由于重配地產板塊短期業績受挫嚴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二季度末時,中歐中小盤的股票倉位達到了93.35%,高過一季度末的91.93%,且重倉的房地產業有所加倉至57.25%,而對近期市場表現頗好的金融、保險業進行了減倉,由一季度末的26.44%下調至12.18%。
值得關注的是,基金重倉中小板和創業板引發基金凈值受挫。早在今年一季度末,公募基金前十大重倉股中覆蓋的中小板個股超過200只,持有中小板個股市值達到公募基金管理資產的10%,公募基金共對141家創業板公司持股,持股總量為7.17億股。
北京某基金研究人士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一市場變化可能造成未來公募基金布局思路的變化。“與其說調整不如說是回歸,公募基金近年來頻頻陷入追漲殺跌和盲目捕捉熱點的誤區,使得近年來基金與大盤整體走勢的相對收益也大打折扣,甚至很多基金跑輸大盤。基金行業目前急需調整的正是重新向價值投資靠攏。”
公募基金多空對壘
極端背后往往孕育著新一輪循環的開始。面對市場近期的慘烈下跌,多家基金公司投資部人士坦言,對于機構投資者而言,目前不失為戰略性建倉的階段時點。
從上周盤面數據看,藍籌股做空動能減弱,同時可能醞釀反彈。但是,中小盤股風險還有繼續釋放的可能,短期若無消息面的催化劑,可能還有下行風險。多位業內人士判斷,未來大盤藍籌股可能在市場反彈中扮演重要角色。
受房地產調控、通脹反彈等問題困擾,政策的穩定性方面仍有很大的不確定。我國經濟發展當前出現了一些新的階段性特征,宏觀調控面臨更多 “兩難”選擇。也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公募基金面臨投資思路的“急調整”。
不過,仍然有不少基金經理在操作上頗為保守,北京某基金經理指出,包括銀行業的利潤受到沖擊等因素表明,A股市場的根基受到嚴重沖擊,目前估值水平雖低,未來繼續承壓的可能性不容小覷。
也有折中派認為,國內經濟走勢應該令我們對市場長期行情抱有信心。南方基金楊德龍指出,從公布的一系列數據來看,我國經濟增速下滑的趨勢沒有改變,投資和消費的增速沒有亮點,出口形勢比較低迷,下半年仍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當前,歐債危機不確定性再度上升,全球經濟增長仍然疲弱,預計第三、四季度我國出口增長仍將維持偏弱格局。不過,隨著政策面頻出利好,我國經濟沒有出現市場擔心的“硬著陸”,經濟增速下滑仍在可控范圍內。
人們總是強調股市的估值水平處于歷史底部,這也是投資者為什么一直還對股市抱有希望的基礎。但現在銀行業的利潤受到沖擊,等于在動搖股市基礎,當估值優勢受到挑戰時,股市的底部就不再結實。
公募四大布局思路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多位基金經理了解到,包括非銀行類金融、地產的周期性行業,以及白酒、電力、醫藥等防御性板塊,得益于“穩增長”政策持續影響的消費型內需行業,及前期超跌股等四個投資組合機會值得關注。
易方達消費基金經理劉芳潔受訪時指出,包括啤酒、牛奶等大眾消費品中長期會持續增長,行業空間也比較大。過去二十年,國內很多消費品行業慘烈競爭之后的行業整合初見成效,但大市值的公司并不多見。
目前,消費行業里除白酒外,鮮有企業市值超過千億,未來在經濟轉型的大環境下,競爭格局趨于穩定的消費行業肯定會出現大市值公司,而對于投資者而言,選擇優秀的消費品企業仍是最重要的事情。
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成為目前不少基金經理捕捉機會的重要思路,博時創業成長基金經理孫占軍接受采訪時表示,在經濟轉型的迷茫期,投資者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穩定增長類資產成為優選,年初以來食品飲料、醫藥和餐飲旅游等表現較好就是例證。但在周期類中,仍有許多行業表現亮麗,如部分電子、裝飾類公司,受益“金改”的券商股等,所以不能簡單定論是投資消費還是周期。
博時基金石武國也指出,未來較長一段時間,中國的關鍵詞是“改革”,而金融領域的改革會是一個突破和重點,非銀行金融業未來的改革空間比較大,如保險行業未來受到的支持會比較大,值得關注。
另外,綜合判斷全球經濟低迷可能還將延續較長時間,大宗商品價格受供求影響仍會處于低位,可以關注受益于成本下降的行業,如電力板塊。其次,受益于“穩增長”政策持續影響的消費型內需行業,亦可關注,短期可能會有分化,但長期看好。
前期超跌股目前也成為不少基金經理關注的另一個焦點,建信基金人士日前受訪時表示,實體經濟在三季度有望企穩回升,四季度GDP增速也有望重回8%以上。目前A股市場已反映了對經濟的悲觀預期,未來市場進一步下跌的空間不大,可關注前期超跌的周期股可能的投資機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