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2-07-24 08:48:40
央行昨日連續第三周向公開市場一級交易商同時詢量7天逆回購、28天與91天正回購。分析人士稱,鑒于當前的資金面狀況,正回購仍可能是詢而不發,但逆回購規模值得關注。根據目前的情況綜合分析,7月或難見降準。
“央行已經連續三周進行了正回購詢量,正回購能否成行值得注意。同時,7天期逆回購利率是否繼續上漲,也需要重點關注。”一家國有商業銀行的交易員稱,7天期逆回購利率水平偏低一定程度上牽制了資金利率的攀升。現在市場資金價格的定價基本是參考逆回購利率,因為該數據顯示央行調節貨幣市場的方向和態度。
7月19日,央行將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規模由周二的200億元增至800億元,中標利率3.35%,較上周二上漲5個基點,但仍比市場低20多個基點。
央行此前已連續兩周詢量正回購,但并未展開相關操作。正回購詢而不發,被業界理解為是央行通過詢量來摸底商業銀行的真實流動性狀況,為后續政策工具的使用提供決策依據。
昨日,中國銀行(601988,股吧)間基準回購利率大致持穩,基準7天回購加權平均利率收報3.57%,較上周五收盤微降1個基點;隔夜回購加權平均利率漲21個基點至3.35%。同日,隔夜回購定盤利率大漲20個基點至3.33,Shibor隔夜利率也上漲20.04個基點至3.3275,2周和1月利率分別上漲10.5和22.71個基點已接近“4”的整數關口。這個市場動向說明,當前的資金狀況仍處于相對緊張的狀態。
分析人士稱,經過連續兩次正逆回購同時詢量,央行對市場流動性狀況想必已摸底,在當前資金面偏緊的情況下,央行隨時都有可能使用降準的手段來補充市場流動性,為穩增長提供資金動力。
但另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的交易員稱,預期高漲的降準在7月份很難達到“沸點”,這或許表明央行目前仍傾向以逆回購方式來平滑銀行間的資金需求,并不希望采取類似降準這樣的方式,而將流動性推向過于寬松的局面。
統計顯示,本周公開市場逆回購到期資金達1000億元,而可用于對沖的到期央票僅10億元,加上周三還將面臨例行繳存,銀行機構月末資金考核等均給資金面造成不小壓力。由于逆回購到期的影響,央行已是連續兩周被動的實現資金凈回籠,共計1000億元。
此外,今日財政部將進行500億元國庫現金招標,可適當補充市場流動性,同時招標情況也可反映出機構對后續資金走勢的心里預期。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