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02 01:38:35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王硯丹
每經記者 王硯丹
2009年8月,光大證券(601788,收盤價12.71元)成為2003年后首家通過IPO上市的證券公司。由于正趕上小牛市末班車,光大證券幸運地募集到高達107億元資金。
時隔三年,在經歷連續暴跌后,光大證券昨日(1日)再次拋出融資方案,擬定向增發募資70億元用于補充資本金。但是弱市中市場顯然就不愿買賬了。昨日復牌后,光大證券跳空放量大跌5.50%,成兩市唯一下跌的券商股。
定增價較發行價近腰斬
根據公告,光大證券此次擬向不超過10名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不超過6億股股票,發行價格將不低于每股11.74元,募集資金約70億元。其第二大股東光大控股承諾擬以現金認購非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2000萬股。
光大證券表示,本次定增所募集資金將全部補充公司凈資本,主要用于融資融券業務、加大對直投子公司光大資本投資有限公司的投入、加大對子公司光大期貨有限公司投入,提升股指期貨等業務規模等,并強調“凈資本是公司未來發展的關鍵因素……公司在行業中的排名是第7位,與業內排名前3位的證券公司凈資本規模分別相差近357億元、170億元及83億元”。
但是相比三年前高調上市,光大證券現在在兩市19只券商股中受到的關注度明顯處于靠后水平。
2010年4月,A股市場正式引入融資融券和股指期貨兩大做空機制,受此影響光大證券高位跳水并跌破發行價,此后一直未回到21.08元的發行價之上 (不考慮除息),2011年12月甚至跌破10元大關。
今年受益于“金改”東風,光大證券也曾持續上漲,但漲幅卻遠遠落后于國海證券(000750,收盤價10.30元)、宏源證券(000562,收盤價18.94元)等板塊龍頭,甚至落后于市值巨大的中信證券(600030,收盤價12.43元)。而即使考慮到上市以來曾四次合計每股派息1.792元(稅前),光大證券本次推出的每股11.74元的定增底價,也較三年前IPO時每股21.08元的發行價下降44.31%。
募資重點轉向創新業務
今年以來,券商紛紛將寶押在創新業務上,光大證券本次募集資金投向也無一例外與創新業務有關,而其三年前IPO時,則是將發展經紀業務作為重點。某券商行業分析師指出,目前A股最重要的創新催化劑轉融通已箭在弦上,“本次定增如能順利完成,光大證券凈資本將超過200億元,行業內排名由2011年末的第7提升至第4名,僅次于中信、海通和廣發,為轉融通時代到來奠定良好基礎”。數據顯示,上半年光大證券實現融資融券利息凈收入1.28億元,同比增長61%,收入占比由4.5%提升至6.1%;包括期貨、資產管理及衍生品投資,創新收入5.5億元、同比增154%,收入占比由8.6%提升到26.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