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09 00:59:10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梅俊彥 發自深圳
每經記者 梅俊彥 發自深圳
離央行再次推進利率市場化已經2個月,銀行間存款利率的競爭究竟呈現怎樣的態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抽取了部分銀行調查了其存款定價情況。
調查發現,部分城商行在第一次降息后將一年期以上定存利率上浮至基準利率的1.1倍,但是在第二次降息時順勢取消了同等期限利率的上浮,執行央行基準利率。
國有大行的定期存款基本表現一致,一年期以內(含)定存利率比基準利率有所上浮,但是上浮不足10%,一年期以上定存利率則執行央行基準利率。部分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將一年期以內(含)定存利率上浮到頂,一年期以上利率則也上浮到頂或者執行基準利率。
三大定價類型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調查統計,中國銀行業目前的存款利率可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種以國有大行為主,短期存款利率有所上浮,但不足基準利率的1.1倍,長期存款利率執行基準利率。
比如說中行、建行,三個月、半年和一年期定存利率分別為2.85%、3.05%和3.25%,比央行基準利率2.6%、2.8%和3%稍高。而兩年、三年、五年期利率則分別是3.75%、4.25%、和4.75%,為央行基準利率。
第二種類型是全部一浮到頂至基準利率的1.1倍,比如廣州銀行、天津銀行、成都銀行和渤海銀行。其三個月、半年、一年期定存利率分別為2.86%、3.08%和3.3%;兩年、三年、五年期利率分別是4.125%、4.675%和5.225%。
第三種類型是短期利率上浮到頂至基準利率的1.1倍,長期利率執行基準。其中包括北京銀行、哈爾濱銀行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北京銀行和哈爾濱銀行的營業網點了解到,在央行6月份第一次降息后長期存款利率曾上浮至基準利率的1.1倍,但是到了7月份第二次降息時,這兩家銀行便把同期限利率改為基準。
央行近日公布的 《2012年第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表示,從存款定價情況來看,主要呈現兩個特點。一個特點是存款利率并沒有全部一浮到頂,而是初步形成了分層有序的定價格局。
第二個特點則是部分銀行根據本行存款期限、客戶結構等采取了更加精細的定價策略。如一些區域性中小型銀行根據存款金額、客戶類型區別確定存款利率,部分外資銀行在區分金額、客戶定價的基礎上對部分長期存款執行下浮利率。
央行指出存貸款基準利率及其浮動區間的調整,有利于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有利于促進金融機構加快完善定價機制建設。下一階段要繼續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加快培育市場基準利率體系。
銀行偏好短期存款
為什么部分銀行在第二次降息后會停止長期存款利率的上浮呢?
理財產品設計師姜龍君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一些銀行可能會不愿意吸收存款期限特別長的資金,因為下一步可能還會有降息,這可能會產生利率倒掛的情況。”
“比如說外資銀行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它們不是靠存款利差來賺錢,而是靠中間業務收入。它們的存款可能來自于拆借,如果吸收了成本高的長期存款,就可能讓他們的經營出現利率倒掛。”姜龍君說。
因此,姜龍君表示,部分銀行可能為了不影響經營,會用價格作導向,鼓勵客戶做短期存款。
另外,一位銀行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幾乎所有的銀行對長期存款都不太敏感。“一年期以上的存款比較小眾,比如說中年人,不太會存一年以上存款,而會選擇國債或者其他產品;老年人需要較強的流動性。年輕人投資的選擇會更多,極少會考慮做長期定存。”
“一些小的要上市的銀行可能想要把規模做大,所以長期存款也上浮到頂。但是一些規模較大的銀行,存款規模已經達到相當穩定的狀況,在結構上對長期存款也不敏感,所以根據自己情況作微調也不成問題。”上述人士說。
大行優勢抵消利率劣勢
在目前的存款定價格局中,國有大行長期存款為基準利率,短期存款也并未上浮到頂,利率上跟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商行有差距。經歷了兩次降息,三個月以來國有大行的存款定價思路都非常堅定。
“從我的新客戶的情況可以反映出國有大行的確存在存款流失的跡象。我不少客戶是從國有大行轉過來的。”一家各期限存款利率都上浮至1.1倍的城商行人士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為什么五大行仍在存款利率上堅持低價路線?姜龍君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五大行有品牌、產品、網點優勢,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在價格上的劣勢。
“比如說中行客戶,對于中行的產品和報價是非常熟悉的,不會因為利率差一點點放棄這么多年養成的習慣。比如說國外有親屬或者企業的,很可能會選擇留在中行。工行的網點密度非常大,普通百姓可能不會因為利率差,就會去找小銀行存款,這樣會很不方便,比如說去停車和找網點,耽誤時間有些不劃算。”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