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IPO

每經網首頁 > IPO > 正文

交行報告:商業銀行面臨重大挑戰 轉型刻不容緩

上海證券報 2012-08-09 08:53:55

2012-2013年商業銀行經營業績展望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課題組

課題組負責人: 連 平 周昆平

執 筆: 

今年下半年貸款需求可能回穩并略有上升,其中中長期貸款占比將保持較高水平。這種需求結構的相對單一,對銀行長期風險管理提出了挑戰。

連續兩次降息后,商業銀行凈息差將下降20個基點左右。預計2012年商業銀行凈利潤增長會降至10%左右的水平。如果再降息一次或不良貸款率出現0.1%以內的小幅上升,則2013年銀行業凈利潤可能出現負增長。

銀行業可通過降本增效和收入結構調整等措施實現凈利潤的基本穩定。如果再次降息和不良貸款率增長0.2%以上的情況同時出現,則銀行業2013年凈利潤負增長的可能性較大。

2012年上半年,我國商業銀行增長動力趨緩,不良貸款余額小幅增長,預計利潤同比增速下降至17%-20%的溫和增長區間。下半年乃至未來一個時期,商業銀行將面臨息差逐步收窄、存款增長乏力、貸款審慎投放、資產質量壓力和中間業務發展受限等方面的嚴峻挑戰,盈利增速將進一步顯著減緩。特別是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實質性提速,對商業銀行構成現實、全面和深遠的挑戰。如何切實解放思想、實施改革創新,更好更快地推進戰略轉型,已經成為關系到銀行生存和發展的重大課題。

表1 2012年商業銀行盈利增長驅動因素分解及預測

數據來源: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

一、上半年業務發展出現分化,銀行利潤增速小幅回落

上半年,我國商業銀行資產和利潤增長較為穩定,其中一季度資產規模和利潤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18.8%和23%。隨著二季度一系列貨幣政策和金融改革措施的推出,上半年利潤增速預計會小幅回落至17-20%的水平。總體來看,上半年在利潤增速有所下滑的同時,各項業務的發展狀況也出現了分化,呈現以下幾個方面的主要特點。

一是存款業務壓力持續加大。受到我國經濟穩步下行、市場流動性整體偏緊、年末沖存款擴大基數和一般存款分流等因素的影響,商業銀行上半年存款增長乏力,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壓力。其中1-5月金融機構存款減少3927億元,僅靠6月份2.68萬億元的爆發性增長才實現同比略有多增的目標。

二是貸款增長前低后高。上半年貸款增長一改往年首月投放較多的情況,前兩個月貸款發放同比大幅減少近2000億元,3月份起才快速回升,至6月末同比多增6833億元。這一方面反映了市場需求不足,另一方面也和年初存款回落后中小銀行存貸比受壓而減少投放有關。

三是同業業務規模快速增長。受到存款增長緩慢和貸存比指標的制約,商業銀行常規的資產規模擴張方式受限,為保持業務增長和流動性指標穩定,各行均加大了同業業務發展的力度,同業資產規模的增速普遍高于總資產的增速。一季度末,上市銀行同業資產和同業負債的占比均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至18.09%和21.36%的歷史最高水平。

四是手續費收入增速大幅放緩。隨著貸款需求的下降以及有關部門對商業銀行收費行為的進一步規范,以融資顧問為主的收費收入增長受到較大的遏制。一季度上市銀行手續費收入同比增長17%,與2011年的39%增速相比出現了大幅回落,是近五年來增長水平最低的季度。

五是凈息差環比小幅回落,同比略有擴大。一季度起,商業銀行凈息差再次出現了季度環比回落的情況,其中上市銀行凈息差較2011年四季度下降7個基點,凈息差水平持續回落的趨勢基本確立。

六是不良貸款余額小幅增長。上半年,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占比繼續回落,但不良貸款余額則延續了2011年四季度小幅增長的態勢。一季度,除大型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略降外,其他類型銀行不良余額均出現不同程度增長,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增長103億至4382億元。

七是不同類型機構間發展仍不均衡。雖然受到存貸比和資本充足率監管的影響,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商行資產規模依然實現了20%以上的超行業平均增速。大型商業銀行由于規模增速明顯低于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商行,市場占比由年初的47%下滑至5月末的45.6%。

二、年內貨幣政策、信貸增長和利率市場化改革走勢

今年6-7月,央行連續降息并加速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步伐,主要目標是穩增長。2012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8%,其中二季度增速為7.6%,已經連續六個季度回落,并創下十三個季度以來的新低。經濟增長低于預期的事實也得到印證。6月份,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雖然同比多增,但對公中長期貸款增量與上月基本持平,占比則進一步下降,可見政策效果尚未充分顯現,信貸需求未見明顯回升。

盡管二季度GDP增速較低,但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響,貨幣政策調整的空間也相對有限。一是在刺激政策的作用下,未來經濟增速有望溫和反彈、不會持續大幅回落,且GDP增速目標值已經進行了調整,沒有必要持續出臺貨幣政策進行調控;二是四季度物價漲幅可能小幅回升,中長期通脹壓力猶存,大幅調整貨幣政策釋放流動性不利于控制未來通脹預期;三是國際經濟形勢仍不穩定,不能排除外匯占款增長的可能性,要把貨幣增長控制在設定目標范圍內,應當保留一定的貨幣政策操作空間,不宜在短期內進行大力度的操作;四是2008年年底開始實施的寬松貨幣政策雖然短期內有助于宏觀經濟快速企穩,但后續的負面影響也逐步開始顯現,對這一輪貨幣政策放松幅度和頻率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預計下半年貨幣政策維持穩健基調,操作上朝著合理增加流動性并促使市場利率下降的方向繼續微調。

在利率走勢方面,經過兩次降息后目前存款利率基本處在過去十年來的中性水平上,貸款利率則已明顯低于中性水平。而今年全年的CPI漲幅也不會明顯低于3%。未來存款利率實質性下調的空間并不大,貸款基準利率也就沒有大幅下降的可能。但從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平衡銀行和實體經濟之間利益關系的角度來看,加之三季度物價漲幅繼續回落,不排除年內再次降息的可能。但應該不會出現類似2008年下半年那樣持續、大幅降息的情況。

在準備金率方面,主要為應對外匯占款增量下降的影響,同時也為配合銀行信貸投放,加強對實體經濟的支持,預計年內準備金率還將適時適度下調1-3次、每次0.5個百分點。在年度M2調控目標降為14%的情況下,存款準備金率也沒有大幅多次下調的空間。

下半年,我國將適當加大政策預調微調力度,穩定投資增長,預計相關措施對貸款需求的帶動作用將進一步顯現,樓市成交量回升對個人貸款的拉動也將逐步顯現,政策向松微調情況下銀行的信貸供應能力也較強。但政策不會大幅放松,總體信貸環境也不會過于寬松。綜上,預計下半年貸款增量較為平穩,新增中長期貸款占比有望回升,貸款結構有所優化。維持全年新增貸款8-8.5萬億、余額增速較上年略有下降的判斷。

年內利率市場化將較為審慎地推進。從監管者角度看,與6月初同時擴大存貸款利率浮動區間不同,7月初存款上限并未進一步擴大。這表明央行吸收了上次擴大存款上浮的經驗,考慮了當前存款市場競爭激烈情況下、存款利率上限擴大對市場的可能沖擊,未來推進利率市場化的態度將保持審慎。

從商業銀行的角度看,利率市場化改革對原有的經營理念和定價模式會產生根本性的沖擊,有逐步適應改革進程的客觀需要。同時,短期內各種不利因素的過度疊加也不利于商業銀行發揮支持宏觀經濟保持穩定的作用。因此,未來一個時期,利率市場化可能還會按照“先貸款、后存款,先長期、后短期,先大額、后小額”的快慢順序漸次推進。短期來看,綜合考慮宏觀經濟運行狀況和央行近期態度,預計下一步將選擇合適的時機進一步提高期限較長(2年以上)的定期存款利率的上限。

考慮到當前實際執行貸款利率上浮占比較高的實際情況,且允許下浮到基準利率的0.7倍已經給銀行足夠的定價空間,似乎貸款利率下限進一步擴大意義不大。然而,由于設定一個貸款利率的具體下浮底限反而不利于銀行定價,因此也不排除貸款利率浮動下限加速放開的可能。從中長期來看,除按照上述原則漸進推進外,預計在市場化條件下的利率定價協調機制、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完善金融機構退出機制等方面也將有實質性的舉措。

三、下半年商業銀行面臨的四重不利因素

下半年,除了貸款供求形勢改變、基準利率下調和利率市場化改革導致凈息差顯著收窄的負面影響外,商業銀行還要妥善應對貸款投放較為審慎、存款競爭依然激烈、不良資產小幅反彈和中間業務增長受限等四方面因素的考驗。

1、貸款增長的風險與機遇同在。

針對上半年經濟增長減速和信貸需求下滑的情況,中央政府已經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在二季度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貸款增速出現回升。預計下半年,貸款需求仍將有所回升,商業銀行貸款基本可以按照3:3:2:2的季度節奏進行投放,全年貸款符合預期的增長是支持商業銀行利潤增長的主要因素。

下半年貸款需求可能回穩并略有上升。一是穩定投資的政策將提升基建類貸款需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是中央對沖經濟下滑的最有效手段,未來對于交通設施、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等領域的投資將加大力度,從而有效促進相關貸款需求的增加。二是房地產市場出現階段性活躍的跡象。雖然商業銀行對開發貸款仍相對謹慎,但個人按揭貸款將隨著房產成交量的提升而增速加快。

然而,貸款需求結構的相對單一性也對銀行風險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戰。下半年貸款需求的增長很大程度上仍是投資拉動的結果,來自制造業企業的有效需求增長的情況還有待觀察。不能排除下半年貸款增長集中于“鐵公機”和房地產投資領域,重現2008-2009年信貸增長結構的可能性,商業銀行將面臨短期增長與長期風險如何平衡的戰略選擇問題。在這種形勢下合理確定貸款的行業投向,選擇符合自身風險偏好的項目進行投入,以降低未來的潛在信貸風險,仍將是商業銀行面臨的重要課題。

2、流動性狀況的改善不足以改變存款競爭激烈的局面。

下半年,在貨幣政策微調、外匯占款略增、貸款穩定投放和存款分流作用減弱等因素的影響下,市場流動性狀況將得到一定改善,商業銀行負債業務的經營環境會稍有好轉,但存款資源的爭奪依然是商業銀行競爭的重點,未來存款競爭加劇的局面不會改變。

四方面的正面因素會促使商業銀行存款增長的壓力稍有改善。一是貨幣政策微調的因素。在上半年存款準備金率調整的基礎上,預計下半年還有1-3次的下調空間。二是下半年外匯占款增長可能略有好轉,預計今年全年的外匯占款增量在1萬億左右。三是貸款的持續投放和分流因素的減弱有助于存款增長的回升。四是下半年存款增長任務一般低于上半年水平(實際運行結果也是如此,如2011年上半年金融機構存款增長6.8萬億元,而下半年僅2.3萬億元),業務考核基數對存款拓展的增量影響相對較弱,有助于減輕經營機構存款競爭的壓力。

但即使整體流動性狀況好轉,存款競爭的格局也不會因此緩解,競爭態勢甚至可能會更加激烈。首先,存款仍是商業銀行成本最低的資金來源,是穩定息差水平的重要資源,必然成為同業競爭的重點。其次,只要存貸比指標繼續作為流動性指標進行監管,就必然推動中小銀行進一步加大對存款資源的爭奪。再次,隨著對存款利率上浮限制的放松,價格因素對存款競爭的影響越來越大,大銀行網絡和渠道方面的優勢將被弱化,存款的穩定性會逐步降低、競爭更為激烈。

3、資產質量仍將受到不良貸款小幅反彈的挑戰。

未來房地產貸款、政府融資平臺和小微企業貸款的走勢仍是決定商業銀行資產質量的關鍵因素,而其中小微企業貸款在下半年面臨的不確定性因素最多,可能推動不良貸款余額的繼續反彈,控制小微企業貸款風險將成為下半年商業銀行重中之重。

當前外部宏觀經濟環境是引發今年小微企業信貸(包括經營類個貸)新增逾期和不良貸款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小微企業貸款質量有較大的反彈壓力,雖然小微企業貸款在商業銀行中占比仍相對較低,但短期內不良余額的明顯增加會對整體貸款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在政策環境保持不變的情況下,房地產和平臺貸款未來走勢相對平穩,短期內不會出現大的資產質量波動。房地產和平臺貸款仍是決定中期商業銀行資產質量的關鍵因素。

根據測算,在現有存貸利差的情況下,資產質量變化是決定凈利潤增長的決定性因素。雖然2012年資產質量整體將繼續保持穩定,但如果未來兩年不良貸款率在現有基礎上提升0.2%以上時,就會使銀行業2013年的凈利潤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

4、中間業務增長普遍乏力。

下半年,隨著供需環境的改變和監管政策效果的深化,以理財產品為代表的代理收入和以“息改費”業務為代表的顧問收入增長均將出現大幅減速。

2012年一季度,在顧問類收入增長難以為繼的情況下,上市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季度增幅同比下降超過6個百分點至20%左右。雖然部分新興業務仍會較快增長,但由于缺乏新的收入增長點,未來中間業務很難再現前幾年整個行業30%以上增幅的情況,增長乏力的中長期趨勢基本確立。由于各中間業務板塊所受影響不同,業務增長將由新興業務推動轉變為以傳統收費業務推動的發展模式。

總體來看,隨著未來經濟增長目標的調整,以及保持穩健基調、向松微調貨幣政策的持續推進,商業銀行下半年所面臨的不利因素可能延續到2013年。

四、兩次降息和利率市場化對銀行盈利帶來現實挑戰

1、兩次利率調整對商業銀行利差和利潤的影響

近期的兩次利率調整,分別采取擴大存貸款定價浮動幅度和非對稱降息且有擴大貸款利率下浮空間的模式,對各項業務的影響有所不同。綜合連續兩次降息的影響,靜態降低商業銀行凈息差20個基點左右,預計全年商業銀行凈利潤增長會下降至10%左右的水平。

具體分析以下幾點:一是存款成本小幅下降,按五大行調整后的價格計算,預計存款成本會下降10-12個基點。二是貸款收益下降較大。由于貸款供求關系不利于銀行提高利率,未來要求利率下浮的企業會明顯增加,推動貸款收益下行。三是其他業務收益所受影響較小。由于市場利率更多受到供需狀況的影響,因此資金交易等業務的收益短期不會有大的波動。

2、年內繼續降息對銀行凈利息收入影響的情景分析

根據我們的測算,在商業銀行資產規模仍維持15%增速的情況下,2012年經過兩次降息及利率市場化改革措施和兩次調整準備金率后,全年凈利息收入會較2011年增長12%左右。

由于今年的兩次降息及利率市場化改革措施均在年中時推出,對全年的綜合影響相對不大;在重定價及時間因素的作用下,預計對2013年業績的影響大于2012年,2013年凈利息收入僅會比2012年增長3.67%。如果下半年繼續推出與這兩次降息及利率市場化改革措施效果相近的措施,則對2013年凈利息收入增速負面影響更大。

表2 再次降息對未來兩年凈利潤增長的影響

3、未來兩年商業銀行利潤增長的情景分析

綜合考慮降息、利率市場化和資產質量的變化,在假設未來兩年不良貸款率分別上升0-0.2個百分點的三種情況下,商業銀行凈利潤將出現以下的變動趨勢。

第一,2012年銀行業仍能實現凈利潤增長,無論繼續降息與否,只要資產質量不出現超預期的劇烈變動,2012年銀行業凈利潤均將維持增長的格局。

第二,2013年可能成為銀行業凈利潤增長與否的分水嶺,在經濟和政策環境沒有出現根本性變化的前提下,2013年銀行業將會出現凈利潤負增長。

第三,未來凈息差和資產質量的變動狀況將取代資產規模增長,成為決定銀行業利潤走勢的決定性因素,規模增長帶來的“以量補價”和“不良資產攤薄”效應難以持續。

表3 降息及不良資產波動對商業銀行凈利潤增長的影響

注:假設未來兩年不良貸款增長中的10%分布在2012年下半年,其余90%在2013年內出現

總體來看,如果保持現有利率水平,且資產質量相對穩定,2013年銀行業凈利潤預計可以與2012年持平;如果再降息一次或不良貸款率出現0.1%以內的小幅上升,則2013年銀行業凈利潤可能出現負增長,但銀行業仍可以通過降本增效和收入結構調整等措施,實現凈利潤的基本穩定;如果再次降息和不良貸款率出現0.2%以上較大上升的情況同時出現,則銀行也2013年凈利潤下滑的可能性較大。

五、商業銀行應加快轉變經營模式、有效推進戰略轉型

面對周期下行、金融改革和監管加強 “三碰頭”大潮的環境,我國商業銀行應直面現實、與時俱進、解放思想、更新理念,摒棄自滿意識、畏難情緒、陳舊思路和僵化做法,以差異化戰略引領轉型發展,以金融創新驅動轉型發展,以體制機制改革助推轉型發展,顯著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能力。

1.建設科學、精確的定價管理體系,發揮價格杠桿對轉型發展的調節作用。綜合考慮戰略需要、競爭態勢和成本因素,科學、靈活地進行存貸款業務定價。深化應用管理會計手段,更加準確、多維度地分攤營業成本,為合理定價創造條件。

運用風險調整的資本收益率工具(RAROC),精確計量資本成本和客戶貢獻,為準確定價提供有力的工具。優化內部資金轉移定價方法(FTP),有效調整資產負債業務結構,引導資產負債業務的發展策略。

2.實施差異化業務策略,贏得轉型發展的主動權。商業銀行應從市場定位、商業模式、產品創新、金融服務等方面入手,落實適合自身特色的差異化發展策略,鞏固和強化核心競爭力,在轉型過程中贏得主動權,避免新一輪的“同質化轉型”。

對于大型銀行而言,差異發展的重點在于進一步發揮綜合經營的協同效應、積極穩妥地“走出去”、發揮低成本負債的優勢、提高金融服務水平和產品創新能力;對于中型銀行而言,戰略轉型的重點在于發揮機制靈活的優勢、突出在局部業務領域的特色;對于小型銀行業金融機構而言,則應立足村鎮或者社區,聚焦小微企業和“三農”等領域,夯實客戶基礎、穩定核心負債,提供快捷靈活的金融服務。

3.積極優化客戶結構,夯實轉型發展的經營基礎。對企業議價能力強的大型國有企業和政府背景項目區別對待,對其中一些綜合效益較差的客戶和項目采取相對謹慎的態度,盡量降低利率下浮貸款的占比,減少為搶規模而放棄收益的現象。

在有效管理風險的前提下,通過創新商業模式和優化配套機制,更加重視發展客戶忠誠度較高、交叉銷售機會多、綜合貢獻度大的中型企業和小微企業客戶,通過提高綜合收益緩解息差收窄的負面影響。

4.大力發展新型業務,帶動和加快轉型發展。在我國仍可能繼續降低存貸款基準利率和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情況下,存貸款利差收入對利潤增長貢獻度降低將是一個中長期趨勢。

我國商業銀行一是應深度對接金融市場,提升交易、投資、代理、資產管理和金融衍生品等業務收入的占比;二是在公司機構金融業務領域,加大投入、高效激勵、銳意創新、協同經營,重點拓展增長空間巨大、銀行有相對優勢的現金管理、貿易融資、投資銀行、金融機構、離岸金融、跨境人民幣等新型業務,以此為抓手有效加快公司金融業務的戰略轉型步伐;三是在個人金融領域,重點提升產品創新能力和增值服務水平,大力發展私人銀行、財富管理、個人貸款、信用卡等業務。

5.提升風險管理能力,為轉型發展保駕護航。根據利率市場化環境下經營風險發展變化的新特征、新要求,全面提高銀行的風險管理能力。順應銀行信貸客戶結構的新變化,處理好風險、創新和收益的關系,著力優化小微企業信用風險管理的流程、方法和技術。研究改進利率市場化背景下優化利率風險管理的新方法、新技術和新系統。嚴守流動性底限,高度重視并切實做好流動性風險的監測和管理工作。

6.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引導、推動轉型發展。在利率市場化環境下,業務效率和服務水平是銀行實施非價格競爭、打造差異化優勢的重要手段。

銀行一是應健全境內外機構之間、各分行之間、銀行和子公司之間的聯動機制,提高對客戶的境內外一體化服務能力;二是應穩妥、深入地加強條線運作管理,探索實施利潤中心模式或者事業部制改革,為高效傳導轉型提供體制保證;三是更新管理理念、優化管理方法,提高戰略連接度和管理精細化程度,引導和帶動轉型發展。

例如,更加準確地核算經營單位、條線和員工的經營業績,及時、高效地開展激勵;加強成本管控,優化資源配置,健全以戰略為導向、投入產出匹配、激勵約束到位的成本管理機制和資源配置機制;優化引人、選人和用人機制,做好利率市場化環境下各類緊缺、核心人才隊伍的建設工作,等等。

責編 何劍嶺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