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10 01:00:49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胡群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胡群 發自北京
8月9日,銀監會非銀部主任柯卡生在 《中國信托業發展報告(2012)》(以下簡稱報告)發布會上表示,雖然個別公司的個別項目存風險隱患,但房地產信托引發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不大。
中國信托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6月末,房地產信托余額為6751.49億元,占全行業受托資產總規模的12.81%,占比已明顯減少。預計近期房地產調控仍不會松動,房地產企業現金流將進一步緊張,在無法獲得大量信貸支持的情況下,信托依然是重要的輸血通道。
明年上半年迎兌付高峰
自2011年下半年以來,房地產信托風險已成為市場關注焦點,部分項目現風險苗頭。開發商不能按期償還信托融資,信托公司被迫注入新的流動性,或引入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和地產基金“接盤”。
銀監會對房地產信托業務的監管力度也一再升級,去年下半年以來,先是要求所有房地產信托項目實行逐筆“事前報備”并逐個監測,要求信托做到對項目兌付風險 “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
今年7月26日,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在相關會議上強調,繼續扎實推進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風險管控;堅決貫徹落實國家房地產調控政策,繼續強化房地產貸款風險防控,加強房地產信托風險管理。
銀監會對房地產信托的密切關注不無道理,房地產信托產品期限一般為2年,而房地產信托密集發行期主要在2010年及2011年上半年。據中信建投證券分析師分析,今年將有2000億至2500億元房地產信托到期,其中3月、6月和9月為兌付高峰期。時至8月,市場擔心的情況并未出現,但今年還有最后一個兌付高峰尚未到來。
近年來,房地產信托發展勢頭迅猛。2010年一季度末,房地產信托余額僅2351.29億元,截至2012年6月末,已達6751.49億元。
據報告課題組測算,房地產信托兌付高峰在2013年上半年,屆時,房地產企業與信托公司將承擔巨大壓力。
目前風險總體可控
雖然房地產信托到期規模巨大,但各類保障措施較完善,行業無整體性風險。
平安信托董事長童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就房地產信托風險控制而言,從平安信托本身分析,整體房地產所有投資到目前為止運轉基本正常,并未出現兌付困難問題。原因在于,平安信托通過三種方式控制風險,即合作伙伴基本上都是實力較強的地產商,對項目本身有準確的分析把控和充分的抵押。
“如果交易對手選錯,風險勢必較高。目前行業里出現一些困難,主要還是流動性的問題。如能把流動性問題處置好,從長期來看,這個項目應該說不會有太大的問題。”童愷表示。
國泰君安研究報告也持類似觀點。房地產信托項目設計之初就包含較為完善的保障措施,債權類抵押率通常在50%左右、股權類通過結構化分層設計,劣后資金占比30-50%,且監管部門、信托公司已提前認識到即將到來的風險,預防措施也較充分。
國泰君安還認為,在房地產企業大量破產的極端假設下,各類保障措施基本可承受房價、地價30~50%的跌幅,保證信托資產安全;即使以自身凈資產墊付信托款,目前信托公司資本實力已較強,大多可承受5個以上項目同時出現問題。但是,個別項目或個別注冊資本較少、風格偏激進的信托公司遭遇流動性風險的可能也存在。
“雖然個別公司的個別項目存在風險隱患,但引發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不大。一是,房地產信托規模僅占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對房地產行業融資的6.1%,占全國信托公司受托資產總規模的12.62%,且規模、占比均呈下降趨勢,對整個房地產行業影響比較有限。二是,房地產信托項目實行單獨建帳,單獨核算,項目之間相互獨立,風險不會彼此傳遞。三是,合格投資者制度的建立使理性投資者增多,清算壓力比過去有所緩解。尤其是,300萬元以上的高端投資者認購金額占自然人認購總規模的78.4%,具有較高的風險意識和承受能力。”柯卡生稱。
柯卡生還強調,銀監會對房地產信托業務風險防范采取了比較嚴格的監管措施,包括加強風險提示、日常監測、加強信息披露、提前關注重點公司及重點項目、制定風險處置預案、對新項目實施事前報告制度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